多用靠谱的身份识别可能更有利于提升广告效果
多用靠谱的身份识别可能更有利于提升广告效果
写了这么多,大数据精准广告一无是处吗?不,怀疑真理是为了更好的应用真理。大数据广告的核心“程序化”与“定向投放”没有错,这代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也与满足特定市场、特定用户群的商品或服务广告传播需求完全匹配。问题在于目前的大数据实际能力与宣称的雄心还有巨大的差距。也就是说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好。
所以,我们更应该回归广告的本来目的——更好的沟通消费者,来看待精准投放,而不是迷信大数据精准投放这样的噱头。那么什么重要?显然不是不靠谱的协同过滤规则,也不是根本不知道原因的Lookalike,既然重要的就是到达目标消费者,那么靠谱的身份识别应该就是精准广告的核心。
什么是靠谱的身份识别?对微信而言,判断重点活动城市是靠谱的,分析性别也相对靠谱,但如果微信告诉你说能够通过社交判断该用户是中产白领还是乡村农民,那一定是不靠谱的。因为朋友圈里宣称正在法国酒庄旅游的优雅女人或许正在出门买油条豆浆。
有时候用户使用的媒体本身就透露客户的身份特征。比如经常使用理财软件的在支付能力上较为靠谱,而使用孕宝APP的80%以上应该就是准妈妈,经常使用蜜芽的一定是宝宝出生不久的妈妈。有大数据公司给出过案例,对媒体本身进行定向和综合分析定向的效果相差无几,这就说明媒体定向是有效的,但是其它需求定向都等同于随机选择。
由于大数据本身就是不关注因果,只关注相关性,如果经过大数据洞察证实的协同规则,也可以算作靠谱的规则。比如游戏付费用户群基本上可以确定为一两千万ID的重度使用用户。
而要准确识别客户身份,多数据源的汇集与综合不可避免,围绕客户身份的各种洞察、相关性分析也是能力提升的必修功课,这或许更应该是大数据广告公司应持续修炼的核心能力。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源码标签内链布局优化 app banner广告 浏阳网新闻软文发布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