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市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如皋市气候概况

  如皋市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如皋市气候概况

  南通如皋市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320682

  官网:www.rugao.gov.cn

  地址:如城街道麻家巷9号

  邮编:226500

  车牌:苏F

  电话:0513-87288340

  如皋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北纬32°00′-32°30′、东经120°20′-120°50′,南临长江,与张家港市隔江相望,北与海安县、东与如东县、东南与通州区毗邻,西与泰兴市、西南与靖江市接壤。全市总面积147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20平方公里。全市耕地总面积81.67千公顷,农业人口平均耕地面积0.068公顷。境内拥有长江岸线48公里,通扬运河、如海运河、如泰运河、焦港等主要河流纵横全境,总长180.8公里。

  【自然资源】

  水资源与岸线资源:如皋引用长江水条件优越,焦港、碾砣港、如皋港三大引江口门最大引流量共达522.2立方米/秒。境内浅层地下水资源约为3.33亿立方米,水量大,水质较好,可作饮用水。深层地下水每年可开采305万立方米。如皋长江岸线全长48公里,如皋港可直接利用的长江深水岸线长20.2公里,且岸线深水逼岸,微冲不淤,河势相对稳定,可建万吨级泊位30多座,是独立开发的国家一类口岸,如皋海关(正处级单位)是江苏长江以北第二大海关)。

  动、植物资源:境内有野生植物671种,分属2门、2纲、139科。有动物资源387种,分属4门、15纲、58目;有药用植物363种、动物73种。其中,银杏、半夏、如皋三黄鸡等为闻名遐迩的地方特产。

  矿产资源:境内煤藏分布于石庄镇—郭园镇一线,但埋藏深、储量小。郭园镇、下原镇及沿江地区有沼气资源,藏于地下15米~30米的地层中,难以开采。

  【行政区划】

  辖11个镇和3个街道:城南街道、城北街道、如城街道、东陈镇、白蒲镇、长江镇、石庄镇、江安镇、搬经镇、丁堰镇、下原镇、九华镇、吴窑镇、磨头镇。

  【人口民族】

  截止2012年末,辖区总户数45.48万户,总人口142.26万人。其中:男性71.05万人,占49.94%;女性71.21万,占50.06%。男女性别比为99.67:100.年内人口出生率为8.60‰,人口死亡率为8.8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0‰。

  2012年末,全市有少数民族人口近30000人,约占总人口的0.22%,分别属于34个少数民族。

  【历史沿革】

  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前置如皋县,隋时并入扬州宁海县。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升为如皋县,隶属泰州。后历代沿袭县制,宋时为中下县,元时升为上等县。

  明清仍隶属泰州,清雍正二年(1724)划归通州。民国时为一等县,与湖南邵阳同被列为全国最大的县。

  1940年8月,新四军东进至如皋西乡,在卢港建立如皋县政府。10月,县随军继续东进至如皋东乡接管国民党如皋县政府。

  1941年3月,在如皋西乡成立如西县政府。至此,原如皋县以通扬运河为界划分为两个县。如西县隶属苏中第四行政区专员公署。

  1945年9月21日,新四军收复如皋城,如西县复名如皋县,原设于如皋东乡的如皋县更名如东县。同年12月1日,苏皖边区第一行行政专员公署于如皋城成立。

  1949年1月28日,如皋全境解放。5月12日,第一行政专员公署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如皋属其管辖,为一等县。

  1950年1月,划归苏北南通行政区专员公署,上升为特等县。

  1955年12月,如皋县人民政府改称如皋县人民委员会,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员公署。

  1968年建立如皋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复名如皋县人民政府。

  1988年3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如皋县如城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后全县乡陆续被批准对外开放。

  1991年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如皋撤县建市,同年6月1日举行建市仪式。

  2000年4月到2000年12月,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全市原53个乡镇调整为23个镇,2个开发区。

  2005年1月17日,全市原23个镇撤并为20个镇。

  2007年12月,如皋港开发区与长江镇合署办公,名称为长江镇(如皋港区)。

  2008年12月,如皋经济开发区与柴湾镇合署办公,名称为如皋经济开发区(柴湾镇)。

  2009年6月,启动如皋科技城(软件园)建设,原如城镇平明社区、建设社区、宋家桥社区、张八里社区、新庄社区,桃园镇杨华桥村7个村(社区)划归如皋科技城(软件园)。

  2010年12月,如皋科技城(软件园)与桃园镇合署办公,名称为如皋科技城(桃园镇)。

  至2010年12月底,全市辖镇(区)20个:如城镇(如皋市城区)、如皋经济开发区(柴湾镇)、雪岸镇、东陈镇、丁堰镇、白蒲镇、林梓镇、下原镇、九华镇、郭园镇、石庄镇、长江镇(如皋港区)(副县级管理权限)、吴窑镇、江安镇、高明镇、常青镇、搬经镇、磨头镇、桃园镇、袁桥镇。

  2013年3月,如皋行政区划调整,将20个镇调整为11个镇和3个街道。3个街道分别为城南街道办事处、城北街道办事处、如城街道办事处;11个镇分别为东陈镇、白蒲镇、长江镇、石庄镇、江安镇、搬经镇、丁堰镇、下原镇、九华镇、吴窑镇、磨头镇。

  如皋市气候概况

  如皋位于扬子准地台的下扬子台褶带上,为苏北拗陷中的苏南——勿南沙中新生代相对隆起区。地质构造的主要特征为:北东向切割呈带状,北西向切割成块。境内为平原地带,整体水平面高于邻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海拔2~6米),如泰运河中段两岸地势最高,沿江以东地势归低。地域酷似桑叶,地形如“复釜”。

  如皋地处北纬32°00′-32°30′,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太阳高度较大,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达120千卡/年·厘米2,常年平均气温14.7℃,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27.1℃,年平均气温在14℃以上。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200小时,无霜期约216天。近40年中最低温度低于零下10℃的只有7天,大于35℃的平均每年仅有5.4天,

  由于距海较近,受海洋调节较明显,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较小。如皋深受夏季风的影响,水汽充足,降水充沛,年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但是,由于夏季风势力各年强弱不等,因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形成了冬季低温少雨量夏季高温多雨,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春季是冬、夏季风转换的季节,冷暖气流相互争雄,彼此旋进旋退,时寒时暖,气温呈波浪式上升,乍晴乍雨,天气多变。适量的雨,有利于三麦、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和生长,以及春播作物的下种和萌芽。

  春末夏初,冬、夏季风进入势均力敌状态,由此而形成的梅雨锋面长期徘徊于如皋所在的江淮地区,形成阴雨连绵的天气,正所为“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过多的雨水会影响三麦的收割,但适量的降水对早稻、棉花、玉米、大豆、甘薯等作物的早期生长非常有利,更为伏旱季节的农田灌溉储备了水源。

  秋季,夏季风减弱,冬季风热力增强,大气层比较稳定,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形成秋高气爽的天气。这期间光照和热量充足,非常有利于秋熟作物的成熟和收摘。

  如皋市冬季吹干冷的偏北风,晴天多,降水少,气温低,每年冬季可出现几次寒潮天气,强劲的冷气流南下,温度降,常出现较严重的霜冻。在寒潮初来进,有时伴有少量降雪,给大地披上银装。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北京海淀北京大学网站设计     博尔塔拉响应式网站建设    网上商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