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兰县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依兰县气候概况

  依兰县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依兰县气候概况

  哈尔滨依兰县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230123

  官网:www.hrbyl.gov.cn

  地址:依兰镇通河路88号

  邮编:154800

  车牌:黑A

  电话:0451-57223924

  哈尔滨市辖县。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地理坐标处于北纬45°50′40″-46°39′20″、东经129°11′50″-130°11′40″之间。。总面积4672平方千米。总人口39万人。县政府驻依兰镇,西距哈尔滨市251千米,东距佳木斯市76千米。

  地处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张广才岭延伸地带。地势呈西南高,东北低。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四水交汇。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矿产资源主要有褐煤、油田页岩、铁、砂金、石英石等。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胜古迹有辽代五国头城遗址、金代土城子古城遗址、清代巴彦通要塞遗址、丹清河风景区、慈云寺、东山怪坡等。

  【林业资源】林地面积178426.35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38.66%。其中有林地164079.3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92%;灌木林地9,008.6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5%;疏林地923.3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6%;未成林造林地和迹地4,273.86公顷,占林地面积的2.4%;苗圃用地141.19公顷,占林地面积的0.08%。林地主要分布在南、西、北的山地,多为天然次生林,占林地的82.1%,人工林占林地面积的17.9%。在有林地中用材林占90.6%,防护林占8.9%,特殊用林、经济林占0.5%。

  【水资源】

  水域面积19,813.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9%。其中,河流面积8,811.28公顷,占水域面积的44%;水库面积1,169.91公顷,占6%;沟渠面积3,288.4公顷,占17%;水工建筑物面积1,655.55公顷,占8.4%;苇地面积72.96公顷,占3%;滩涂面积3,223.13公顷,占16.3%;坑塘面积1,592.06公顷,占水域面积的8%。这一地类多分布在东、西部和中部,其中沟渠多分布于平原区。依兰县河流较多,河网密布,有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勃利河等大小河流18条,山涧小河112条。有大小河沼、坑塘83个。地表水多年平均逕流量为9.44亿立方米。客水多年平均逕流量323.1亿立方米。

  地下水储量较丰富,埋深在5—20米,总储量为72亿立方米。其中常年可开采利用量为3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依兰县境内已发现矿产31种,产地104处。有大型矿床4处,中型矿床3处,小型矿床61处,其余为矿点。

  矿产总类有褐煤、油母叶岩、铁、砂金、石英、石棉、大理石、蛇纹岩等7种。

  黑色金属,有变质水成岩形成的铁矿,岩浆岩构成的铬铁矿。有色金属型有铜矿、砂金、镁矿。

  蛇纹岩矿、热液型石英矿、石棉矿,结晶岩体之水晶石、沉积型磷灰石、热液型滑石,沉积变质之大理石和白云岩、金云母。

  县境内埋藏着大量沉积型褐煤和油母页岩,煤炭为23,106.83万吨,油、炭页岩为7,805.58万吨,合计为30,912.41万吨。

  【植物资源】

  依兰县属于半山区、半丘陵地带,为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貌和气候条件决定了依兰县植被面积大,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林木类:有松、杨、榆、桦、桑、柞、椴、棠槭、黄菠萝、核桃楸、水曲柳等。

  花草类:花类有秋菊、丁香、月季、海棠、芍药、灯笼、乡球、对红、兰草、吊兰、玻璃翠、山玫瑰、桃柳、凤仙、牵牛、荷包、牡丹、荷莲、鸡冠、夜来香、细粉莲、步步高、虞美人、榆树梅、马兰、水梅等。草类有靰鞡草、大叶樟、小叶划樟、卷毛红、芦苇、草木犀、油包草、马兰草、野苜、香薄、锉草等。

  【行政区划】

  辖6个镇、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依兰镇、达连河镇、江湾镇、三道岗镇、道台桥镇、宏克力镇、团山子乡、愚公乡、迎兰朝鲜族乡。境内有依兰县林业局、依兰农场、松花江农场。

  【历史沿革】

  依兰原名三姓,是满语"依兰哈喇"的汉译。1616年~1620年,努尔哈赤派大臣招抚了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努业勒,卢姓,、葛依克勒,葛姓、胡什哈里,胡姓,三姓赫哲氏族,先后来古代依兰地区居住,因此该地始称"三姓"。

  周,秦时期均属肃慎族部落。

  汉,晋为挹娄部。

  北魏时代依兰是勿吉国中心。

  隋朝时勿吉改称靺鞨。

  唐时靺鞨共七部,其中粟末部日趋强大,于圣历元年,698年,创立震国,唐于开元元年,713年,册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国名渤海。

  辽继承渤海领土主权,废除州县建制。

  金设路治,称胡里改路。

  元朝建立后,依兰初属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后由开元路划出归合兰府水达达路管辖。

  明初属三万卫辖区。

  清顺治兰年,1645年,为加强三姓地方驻防兵力,将从征山东的三姓部分兵丁千余人撤回三姓。

  清康熙三年,1664年,初设三姓城。

  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撤宁古塔将军,三姓副都统改山吉林将军统辖。

  清光绪八年,1882年,设富克锦协领衙门,属三姓副都统,统归吉林将军。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置依兰府,撤三姓副都统衙门。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改革东北行政制度划分三省,依兰辖于吉林省。

  民国2年,1913年,改东北路分巡兵备道为依兰道。初辖依兰、  1945年解放后,先辖于合江省,后隶属于松江省。

  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成立黑龙江省,依兰县隶属黑龙江省。

  1991年4月1日,划归哈尔滨市管辖。

  依兰县气候概况

  依兰县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季节变化明显,天气变化显著、干渴悬殊、寒暑俱烈;春季低温干旱,多风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降温迅速,凉爽早霜;冬季严寒干燥。春、冬季节较长,夏、秋为时较短。

  依兰县年平均日照时数2,536.2小时,其中适于作物生长的日照时数(5月—9月)1,190小时,占全年日照的47%。年平均气温3.1—3.6℃,松花江以北地区较江南地区低0.5℃。无霜期141天左右。冬季平均降雪为13.0毫米,积雪深度为0.1米左右。降水量平均为555.6毫米。松花江、牡丹江流域K值(蒸发量)在0.84~0.90之间,为半湿润地区。

  全县境内江河纵横,主要有松花江、牡丹江、倭肯河、巴兰河,还有112条小沟小溪,多年平均过境客水总量343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丰富,总储量5.8亿立方米,可采量3.1亿立方米。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企业文化建设     南川手机网站开发    呼伦贝尔高端网站建设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