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花缘》(李汝珍 著)

  《镜花缘》清代文人李汝珍创作的长篇小说

  李汝珍 著

  ISBN:9787806577950

  《镜花缘》于1818年问世,全书共一百回,由两部分组成。作者奇幻瑰丽的想象,首先体现在对异国动植物、异国居民的描绘之中。尽管很多描述源自于山海经的记载,但作者通过其想象把《山海经》中原本一两句简单的描述加工发挥,显得生动而活泼。如第二十回、二十一回中对鹔鹴率领众鸟与凤凰所率众鸟争斗场景的描绘,其壮阔景象犹如历史演义中所描绘之战争;又如《山海经》中对聂耳国的描述仅为“为人两手聂其耳”,《镜花缘》则发展为“耳垂至腰”,又补充说海外的附庸小国“其人两耳下垂至足,就象两片蛤蜊壳,恰恰将人夹在其中。”,趣味性大大加强。

  《镜花缘》对海外各国的描绘,不仅反映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还包含其对现实世界种种丑陋现象的辛辣讽刺。首先是用大量笔墨讽刺不学无术还骄傲自大的读书人,如白民国中教师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读成“切吾切,以及人之切”则反过来让多九公等人笑掉大牙。淑士国表面一片好学之风,人人满口之乎者也,其实则满是穷酸之气,连酒也和醋一样酸。其中一位居民在调解唐敖等人与酒保关于是酒是醋的纷争时,所说的一段话更为有趣——“今以酒醋论之,酒价贱之,醋价贵之。因何贱之?为甚贵之......跑之,跑之,看你怎么了之!”鲁迅先生《孔乙己》之灵感或许正是来源于此。

  除了对不学无术、喜好卖弄的读书人的讽刺外,《镜花缘》还通过对各个奇怪国家的描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上种种丑陋现象的讽刺,如“两面国”里人人都是一张和善之脸在前,一张阴险毒辣之脸藏在脑后;“小人国”里身材矮小的居民无时无刻不是正话反说以陷害他人……滑稽夸张的描述既让人读起来乐趣无尽,又辛辣痛快地讽刺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

  《镜花缘》的历史背景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身居帝位之时,在前五十回中,描摹了女性可以参加科举的“黑齿国”里知识渊博的女子卢紫萱、黎红薇,用药箭诛杀猛虎的女猎户骆红蕖等等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在后五十回里,武则天开设女子科举,这些奇女子纷纷参加,在朝廷宴会上大展奇才……作者笔下这些女性,谋略不输《三国演义》中的谋士,勇武不逊《水浒传》中的好汉,这样丰富的女性群体形象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可谓首屈一指,将作者男女平等的女权主义思想充分展现。

  不可否认的是,《镜花缘》一书因为时代局限性,也有诸多糟粕。但是总体而言,仍不失为一部将奇幻瑰丽的想象,辛辣痛快的讽刺与超越时代的女权集于一身的杰作,且其女权思想不局限于对个别优秀女子的赞誉,而是表达了对全体女性的同情,对性别特质来源的反思。

  作品简介

  《镜花缘》以武则天在严冬诏令百花盛开以助酒兴开篇,百花仙子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只好依令开花,因此违反了天条。接着百位花神被惩罚,贬到人间,百花仙子托生为唐敖之女唐小山。唐敖仕途不利,便随妻兄林之洋、舵工多九公航行海外。一路上,他们游历了几十个国家,见识了各种奇人异事、奇风异俗,并与多位由花神转世的女子结识。唐敖之女唐小山出海寻父,在小蓬莱巧得唐敖之信,信中让她改名“唐闺臣”,并赴才女考试。武则天开科考才女,录取百人,唐小山在其中。后与才女们相聚“红文宴”,各展其才,尽欢而散。唐小山再次出海寻父,至小蓬莱,也入山不返。作者李汝珍以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论学说艺,数典谈经”,巧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辉煌画卷。

  经典摘抄

  01

  每见世人明明放著易为之事,他却畏难偷安,一味磋跎,及至老大,一无所能,追悔无及。如果都象精卫这样立志,何思无成!

  02

  凡花有色者,往往无香,即如有翼者,皆两其足。天下之事哪能万全?

  03

  天上枝枝,人间树树。曾何春而何秋,亦忘朝而忘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