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禅》释义(清)周学霆|主编:周德生//陈新宇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叔和《脉经》兵燹之余,无复睹其全本,五代迄今,千有余年,脉诀迭出,尽失《灵》、 《素》、《难经》原文。是编取缓字为平脉,以定病脉,根柢《内经》以平人定病脉之谛。其余阴阳对待,恰好安置二十七脉。一奇j偶,配合天成。 《灵》、 《素》、《难经》词旨深邃,非后学所能蠡测管窥,是编一字一句,悉宗经文。编中相为表里、六部脉位、三焦包络,极力将经文阐发明晰,以辨宋明改撺之非。 生人性发为情,情莫着于欣戚,而修仙修佛之基,以身为本,即皆寓于膻中、丹田中,从未有疏明其义,如数掌上罗纹者。是编畅发《内经》未发之旨,透写世人难写之情,而金液还丹之说,可知其非是外来。 论症首列男女异尺,剖别阴阳之蕴,即(倜易》上卷首乾坤,下卷首成恒之义。 论症自痨至咳嗽篇,溯源先天主宰,以通元之妙手,写济世之婆心。语语自圣经出,却语语从心坎中出,医见之为医,元见之为元。 论症自泄至哮喘篇,发挥后天功用,饮食劳役,病有四百四种,立论难于悉备,而大端却已括无遗。
论症自春温至温疫篇,所有外感诸症,率根据于四序乘除,五行衰旺之理,经经纬史,抉汉分章。是儒家吐属,是医家经论,是草元家用,令人把玩不尽。
书籍目录
卷一 总论 脉学源流 定脉部位
尺寸解
六部脉解
左心膻中肝胆肾小肠、右肺胸中脾胃命大肠辨 定至数 二十七脉名目 有胃气者生 脉贵有神 读缓字法 四时平脉 浮、沉、迟、数四大纲 浮 沉 迟 数 对待总论 微与细对
微……卷二卷三
章节摘录
卷一
总论
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余未及冠,因病弃儒,留心医学,研究诸书,并无一字之师,独于脉,稍得异人指示,提一缓字,而融会之,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距今四十余年,所过通都大邑,探取病情,无一不验。今不敢以自私,立为主脑,对以阴阳,注释多本古人体裁,实非臆造,就正同学,幸其教我。
脉学源流
轩辕使伶伦截懈谷之竹,作黄钟律管,以候天地之节气;使岐伯取气口,作脉以候人之动气。黄钟之数九分,气口之数亦九分,律管具而寸之数始形。故脉之动也,阳浮九分,阴得一寸,合于黄钟。黄钟者,气之先兆,能测天地之节候;气口者,脉之要会,能知人命之死生。本律管以定脉,轩岐之微蕴,诚有未易窥测者。越人着《难经》,推明十变;叔和撰《脉经》,演成十卷,而脉始得灿明于世。迄五代高阳生《脉诀》出,士大夫多议之,由是才人杰士,咸驰骤于笔墨之间,各据其理,各抒其见,而真诀几几乎晦矣。齐褚澄论脉,女子阴逆,自上生下,左寸为受命之根,心肺脉诊于两尺,倒装五脏,谬妄已极。赵维宗论脉,心肺在上,为浮为阳。肝肾在下,为沉为阴。脾居中州,半浮半沉,半阴半阳。意义肤浅,更属无稽。吴草庐宗《内经》,取之于气口,未尽《内经》之奥。朱考亭推《内经》,求之于遍身,未达《内经》之专。若二李者(濒湖、士材)将前人所流传之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