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崔唯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作为艺术生设计专业基础课,平面构成是造型设计入门者最先接受的构成课程。通过对形态构成概念、规律、方法等的系统讲述,引导设计初学者了解、思考如何借助造型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二维形态进行设计创新。以最基本的构成要素:点、线、面,通过渐变、重复等手段设计出变化无穷的画面。引导初学者除了运用简洁的黑、白两色来表达内容,更是逐步运用到丰富多彩的设计中。
作者简介
崔唯:北京服装学院教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001
第一节 基本概念/001
第二节?构成的历史演变/002
一、立体派/002
二、结构主义/002
三、包豪斯/003
四、欧普艺术/004
五、三大构成/005
第三节?组合方式及基本内容/005
一、形与形的组合关系/005
二、基本内容/005
第四节?学习目标/006
第二章 点、线、面构成/007
第一节?点的构成/007
一、点的现象与作用/007
二 、形态类别/008
三、构成形态/008
第二节?线的构成/010
一、线的现象及作用/010
二 、形态类别/011
三、构成形式/012
第三节?面的构成/014
一、面的概念与作用/014
二、形态类别与构成形式/014
第四节?点、线、面的综合构成/016
一、构成形式/016
二、构成方法/016
第五节?黑白灰的表现形式/019
一、基本概念/019
二、构成类别/019
第六节?点、线、面的心理反应构成/020?
第三章 基本形构成/021
第一节 分解式基本形/021
一、基本概念/021
二、构成类别/021
三、构成应用的基本形态/022
四、创作步骤/023
五、构成要求/023
第二节 群化式基本形/024
一、基本概念/024
二、构成方法/025
三、构成要求/025
第四章 骨格/027
第一节 概念及现象/027
第二节 骨格作用/027
第三节 骨格类别及与基本形的构成关系/028
一、重复构成/028
二、近似构成/032
三、渐变构成/035
四、发射构成/038
五、变异构成/041
??六、空间构成/041
第五章 肌理/049
第一节?基本概念/049
第二节?构成形式/050
??一、视感肌理构成/050
??二、触感肌理构成/053
作品欣赏/065
参考文献/102
后记/103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进入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强烈冲击下,三大构成经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传人内地的设计领域及设计教育界。在我国一些具有改革传统设计教育模式(如单一的写生变化)的专家、学者的大力倡导和大胆尝试下,对海外传来的三大构成予以20多年的修改、丰富、深化,使其逐渐成为国内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目前,国内已正式发表、出版的有关构成,尤其是平面构成方面的书籍不可胜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中国设计教育的繁荣。但是,为了适应国际设计一体化时代到来的要求,今后,我们对于国内现有的设计构成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还需要不断地向纵深发展,这才是整体提升中国艺术设计水平的重要举措。 第三节 组合方式及基本内容 一、形与形的组合关系 构成是一门主要探讨各种造型要素组合关系的学科,因此,学习者在学习平面构成的过程中就必须加强对二维空间中的形与形组合关系的了解与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其一,分离式组合。即形与形按自身逻辑定向(方向、态势的应合)组成的一种构成关系。其特点为在于形与形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其二,接触式组合。即形与形发生直接的联系,从而产生的一种组合方式;其三,覆叠式组合。即一种形覆盖于另一种形之上,从而产生一种前后关系的组合方式;其四,透叠式组合。即形与形相互遮盖而形成新形的组合方式;其五,联合式组合。即形与形相连接后产生一个较大的形的组合方式;其六,减缺式组合。即一个形被另一个形遮挡后呈现出新形的组合方式;其七,差叠式组合。即当两个形进行组合时,重叠部分被保留而非重叠部分被删除的组合方式;其八,重合式组合。即形与形交叠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合方式(图1—15)。 二、基本内容 在对平面构成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尽管每位专家学者对其内容的表述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但从本质上分析,其基本内容不外乎由两个方面组合而成:一是骨格,二是基本形。概括地讲,骨格是平面构成的形式,而基本形则是内容。
编辑推荐
《平面构成》结合笔者多年从事该领域的研究与教学的体会、思考和经验,试图通过《平面构成》能够对造型设计基础涉及的基本概念、原理、法则、技法等方面作出一个较为完整的解读,以便指导造型涉及领域的初学者能够更高效、更科学、更完整地认识和学习艺术设计基础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