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人》(【南非】J.M.库切)

  《波兰人》

  作者:【南非】J.M.库切

  译者:李鹏程

  出品方:磨铁图书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年:2024-8

  2023年,已经八十多岁的库切出版了他的新作。这本新作有点模糊不清,比如在不同的语种当中有不同的版本,有的是几个短篇的合集,有的是一个中篇《波兰人》单独出版,还有的时候短篇和中篇一起出版。但是无论如何,新作当中我最期待的就是这个中篇《波兰人》。

  小说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一个七十多岁的波兰钢琴家受邀到巴塞罗那参加演奏会,演奏会结束后,主办方董事会成员之一的中年女士比阿特丽兹礼貌性邀请钢琴家吃饭,简单聊了聊肖邦。隔段时间,比阿特丽兹陆续收到了波兰人发给她的邮件,他声称爱上了她,请求再次见面。带着狐疑和不解,各种抗拒之后,比阿特丽兹还是忍不住好奇心驱使,跟这个波兰人有了进一步的接触,两人有了短暂的外遇关系。几天后两人分道扬镳。几年后,比阿特丽兹收到消息,波兰人去世,留给她八十多首诗歌。她找人翻译了这些诗歌,慢慢了解这个在她生命中短暂出现的男人。

  这本小说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有很大的迷惑性。比如但丁和比阿特丽斯,肖邦和乔治·桑成为了小说中灵感的来源。比如这个故事很像我们熟悉的那种典型的老白男作家的意淫之作,老了老了,非要写本小黄书,满足自己无法雄起的淫心。

  但小说的主题正好相反,这个故事的主角是比阿特丽兹,她主导了一切,她理智、清醒、审慎,对浪漫的爱情已经免疫,活在现实世界。自从她与波兰人第一次见面,她一直都在吐槽这个波兰人钢琴家,她不喜欢他演奏的肖邦,不喜欢他的穿着,皮肤,味道和假牙。她家庭幸福,生活美满,怎么会爱上一个大她二十多岁的语言不通的人呢。她对别人没有兴趣,吸引她的不是那个波兰人,而是波兰人眼中的她是什么样子的。

  两人仅仅一面之缘,语言不通,国籍不同,年龄差距,各方面看都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波兰人为什么会爱上她?这个好奇心驱使之下,才让她去一点点了解波兰人留下的一切。但是哪怕是对他留下的遗产,写给她的那些诗歌,她也并非完全接受。哪怕他死后,她依然批评他写的那些男性凝视的诗歌,好像她是一个完美的沉默的客体,被写进诗歌里就应该被歌颂一样。她不喜欢被男人盯着,不觉得被凝视是一种诱惑。

  这本小说是一本颠覆之作,颠覆了作家的想象;也是一本嘲讽之作,嘲讽那些献给缪斯的写作者的一厢情愿。那些被作家和艺术家奉为缪斯的女性,她们是活生生的,有自己的思想,她们不是沉默的缪斯,不是渴望被写进经典的没有灵魂的人物。很可能你的缪斯根本没有爱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