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年华(王祥夫)-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花样年华(王祥夫)

内容简介

《花样年华》是“锐眼撷花”文丛中的一部,收录了王祥夫创作的六篇小说:《风车快跑》《花样年华》《驴肉球》《老黄的幸福生活》《雇工歌谣》《宣传队纪事》,这些作品不单是在追求对现实做现实主义的书写,而是让它们带上现代新意,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可读性。

《风车快跑》书写主人公母亲去世后的风车出门后的一连串巧合和奇遇,作品是喜剧风格,又具荒诞效果。它的风格也大致就是这部书的风格,在现实生活中寻找荒诞的元素,表现人生荒诞,因而它追求的并非严格事件的真实,而是对人生难免的荒诞感受的传达。

作者简介

王祥夫,作品曾获鲁迅文学奖、《上海文学》奖、《小说月报》百花奖、赵树理文学奖、林斤澜

短篇小说·杰出作家奖等,著有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散文集计四十余部。

精彩书评

可以说,他的审美情感是平民化的。平民化的作品不是给人以社会性主题的图解,而是更加原汁原味地展示出生命中的本质力量,从而由低调的平民意识升华为深沉的人文关怀。

——厚圃

目录

风车快跑

花样年华

驴肉球

老黄的幸福生活

雇工歌谣

宣传队纪事

精彩书摘

晚上,金米约了琵琶郭,其实不能说是金米约,是金米答应了琵琶郭去公园看马戏。晚上去公园是多少有那么点浪漫气息,而且也容易那个。

武汉的马戏团又来了,在公园里搭了棚子演出,很热闹,人们拖家带口去了,这时的公园牡丹开过了,芍药正在开,玫瑰也跟着开了,公园里现在可真是香。许多人去看马戏实际上只是想看看那头五条腿的牛,那牛长了五条腿,它也不表演,就站在那里让人们看。人们看这样一头牛有什么意思呢?是没一点意思,有人说了,其实人们吃饭睡觉又有什么意思?难道就别吃别睡了?日子其实就是这样很没意思地一天一天过下去,但人们还是要过。人们看那头牛,牛被牵到场子里来,从它被牵到场子上来,它就一直在那里吃草,地上有草的时候它低着头吃,地上没草的时候它把肚子里的草又从胃里吐出来在嘴里慢慢嚼着吃。它活着有草吃就是因为它长了五条腿,第五条腿是长在后边两条腿之间,不好好看还会以为那是它的巨大生殖器,其实它是头母牛。马戏团几乎每年都有一些新鲜的东西给人们看,比如那一年是生了三只眼的狗,两只眼之间又长着一只。这条三只眼的狗也不会表演什么,只是被人拉着在场子上转圈儿给人们看。人们这次是看牛,看完牛再接着看那些老节目。马戏团是每年都会来一次,哪有那么多新节目。人们都奇怪表演空中飞人的那个男的怎么牙齿会有那么大的劲,他只用牙齿就把那个女的叼着在空中打转。看马戏是没人鼓掌的,再热闹也没人鼓,人们都是吹口哨,口哨声是此起彼伏,更热闹。今年人们又来看空中飞人了,都想看看那男的牙掉了没?怎么就那么结实?怎么就不掉?

琵琶郭不知是从什么地方找的两张马戏票,马戏团每到一个地方一般都是一天演两场,白天一场晚上一场,晚上的那场要比白天的好看,因为有灯,各种的灯,大灯、小灯、彩灯、追光灯和不停旋转的灯,特别的华丽。

跑马的时候有灯,空中飞人的时候也有灯,所以晚场要比白天的那场好看。可金米和琵琶郭也没怎么看,只在里边坐了一会儿,马跑的时候尘土飞起来,真是呛人。金米就和琵琶郭忙从里边出来了,不看了。公园到了晚上,这里那里的灯也都亮了,琵琶郭忽然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来一颗很大的牙齿在灯下给金米看,牙齿的根部是黑褐色的,牙的牙尖是黄色的。金米不知道这是什么牙?怎么会这么大?琵琶郭告诉金米这是公园那只狮子的牙,那头狮子不叫了,前不久死了,公园想把它拿去做标本,做动物标本的说毛不行了,都脱成这样了还做什么标本,是饿的,还是太老了?总之不能做了。那头狮子死了,琵琶郭得到了一颗狮子的牙,他想把它镶一下戴在脖子上。

琵琶郭比画着,问金米怎么样。

前言/序言

山花为什么这样红

在花开的日子用短句送别一株远方的落花,这是诗人吟于三月的葬花词,因这株落花最初是诗人和诗评家。小说家不这样,小说家要用他生前所钟爱的方式让他继续生在生前。我从很多的送别文章里也像他撷花一样,每辑选出十位情深的作者,将他生前一粒一粒摩挲过的文字结集成一套书,以此来作别样的纪念。

这套书的名字叫“锐眼撷花”,锐是何锐,花是《山花》。如陆游说,开在驿外断桥边的这株花儿多年来寂寞无主,上世纪末的一个风雨黄昏是经了他的全新改版,方才蜚声海内,原因乃在他用好的眼力,将好的作家的好的作品不断引进这本一天天变好的文学期刊。

回溯多年前,他正半夜三更催着我们写个好稿子的时候,我曾写过一次对他的印象,当时是好笑的,不料多年后却把一位名叫陈绍陟的资深牙医读得哭了。这位牙医自然也是余华式的诗人和作家:

“野莽所写的这人前天躺到了冰冷的水晶棺材里,一会儿就要火化了……在这个时候,我读到这些文字,这的确就是他,这些故事让人忍不住发笑,也忍不住落泪……阿弥陀佛!”“他把荣誉和骄傲都给了别人,把沉默给了自己,乐此不疲。他走了,人们发现他是那么的不容易,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可爱。”

水晶棺材是牙医兼诗人为他镶嵌的童话。他的学生谢挺则用了纪实体:“一位殡仪工人扛来一副亮锃锃的不锈钢担架,我们四人将何老师的遗体抬上担架,抬出重症监护室,抬进电梯,抬上殡仪车。”另一名学生李晁接着叙述:“没想到,最后抬何老师一程的是寂荡老师、谢挺老师和我。谢老师说,这是缘。”我想起八十三年前的上海,抬着鲁迅的棺材去往万国公墓的胡风、巴金、聂绀弩和萧军们。

他当然不是鲁迅,当今之世,谁又是呢?然而他们一定有着何其相似乃尔的珍稀的品质,诸如奉献与牺牲,还有冰冷的外壳里面那一腔烈火般疯狂的热情。同样地,抬棺者一定也有着胡风们的忠诚。

卖贝商城 推荐:花样年华(王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