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练习(肖克凡)-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继续练习(肖克凡)

鲁迅文学奖 人民文学奖 百花文学奖 骏马奖得主携手

十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口碑力作

源自凡俗存在,标记心灵活力,求取文学审美

“锐眼撷花”文丛彰显蓝莲花盛放一般,圣洁、永不凋零、超凡脱俗的文字之美,对先锋文学以审美为重要指征的文学精神进行烽火接力。

“锐眼撷花”文丛是一种浸透生活烟火、浸润生命汁液之后,独具审美特质的文本集结。生活的物理性、心灵的空灵性汇聚在美的旗帜下,而美一如落地的种子,生气蓬勃。

“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得主,《山楂树之恋》编剧肖克凡经典中短篇小说作品精选集

在这部取名《继续练习》的小说集里,有阴差阳错的城市白领女士,艺术院校的师生,痴心钻研学术的工厂怪才,出身农村极力为父母尽孝的公司老总……堪称当代社会生活小画廊。

——程永新

坐在山楂树下守望爱情的肖克凡,以五零后“前浪”大爷的身份,写作不辍并未离场,近年不断发表中短篇小说,此次出版小说集取名《继续练习》,可谓实至名归。生活终将继续,文学不会消亡,面对复杂难料的生活,我们都将继续练习下去。

——徐坤

内容简介

《继续练习》是作家肖克凡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共收录了《别有洞天》《道场》《街灯亮了》《九朵花》《丫丫的花园》《工厂情史》《继续练习》《念》等9部小说作品。作者以细密的叙事、独特的结构形式,从现实的角度,描写生活的繁复,世事的无常,书写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触摸人生的隐痛,探究人物灵魂的奥秘。小说内涵深厚,带给人对生命与生活的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作者简介

肖克凡,天津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20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以小说为主,出版《肖克凡文库》18种,另有电影剧本《山楂树之恋》等。长篇小说《机器》获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奖、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并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生铁开花》获北京市文学艺术奖。

目录

别有洞天

道 场

街灯亮了

九朵花

丫丫的花园

工厂情史

继续练习

吉祥如意

精彩书摘

章媛只怪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光,不是早了就是晚了,反正不是好光景。年轻时话剧市场不景气,大批演员没戏可演,人荒得像野草,渐渐从野草被晾成干草,可是城市冬季不需要干草喂养牛羊,连干草也成了弃物。山不转水转,谁也没想到话剧神奇般满血复活,而且复活得很疯狂,近乎打了鸡血。尤其小剧场话剧盛况空前,一张票几十块钱算便宜的,有时打破脑袋也买不到票,养肥了城市黄牛。这种黄牛不吃干草,嚼钞票。年轻时章媛有“小刘雪华”之称,如今老得连路边积雪都化了。五十多岁的女演员,跟那些年轻导演隔着宽宽的代沟,人间代沟是难以架设桥梁的。有时在剧院里见面人家尊称“章老师”,一扭脸给年轻演员说戏去了。她只得转身走进洗手间,那里是老女人的缓冲地带。

章媛不乏自知之明,她知道即便有新戏码自己也未必演得了。她不赞成用年老色衰形容自己,年龄不是彻底葬送演员的杀器。以前讲究布莱希特和斯坦尼,强调“演员要死在角色上”。如今时代变了,一旦演员没了角色,章媛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死在谁身上。

前些年话剧市场荒芜,有人攒局邀她给电视剧或译制片配音,时不时赚些散碎银两贴补家用。包活儿的穴头说她嗓音洋气,特别适合给欧美译制片配音,多是女一号。她就成了录音棚里的常客,俗称“棚虫儿”。

那时儿子郝晓伢还小,赶上节假日她便带着孩子进录音棚。郝晓伢很乖巧,小大人儿似的端坐工作台边,隔着落地式玻璃墙听着从里面传出的人物对白与音响效果,小表情随着剧情发生变化,看着特别生动。

郝晓伢的父亲名叫郝满,如今身份是章媛的前夫。他跟章媛结婚时是剧院的布景师,后来托人调到本市中心妇产医院后勤科,当了小头目。谁都知道本市中心妇产医院是创收大户,全年流水不亚于本市肿瘤医院。树挪死,人挪活。郝满沾了妇产医院的人气,时来运转跟年轻的护士长结了婚,而且女方竟然是个没有婚史的黄花大姑娘。

这黄花大姑娘比章媛和郝满的儿子郝晓伢大八岁。郝晓伢喜欢足球,他认为父亲这次再婚明显越位却进球有效,便认为这世界没有好裁判。

一大早章媛接了个电话,这是个浑厚的男中音,明显听得出胸腔共鸣。她感觉这声音特别熟悉,无奈认识业界人士太多,她懵懂想不起这是哪位男神。

我是高尔。电话里男神露出东北口音的痕迹,章媛暗暗笑了。中国男人就是这样,他无论沉入水底憋气多久,总有浮出水面换气的时候。这个高尔浮出水面打来电话,气喘吁吁似乎不忘旧情。

好几年空窗期没有谈情说爱,她感觉心霜太厚,一时不知如何处置历史遗留问题。

以前在剧院她外号“傻姐”,做事粗心大意漏洞百出,更不懂螳螂与黄雀的关系。后来跟高尔有了婚外情变得机警起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渐渐练就地下工作者的素质。从“傻姐”进化为“精姐”,无论隐身QQ 还是化名微信,她成了颇具科技含量的女人。

那几年高尔私下叫她“老婆”,于是她被磨砺成分身有术的女人,半边枣泥半边莲蓉双重口味,家里外边均表示百吃不厌。

说是不厌,那只是情话而已。时过境迁,法定的丈夫郝满跟她办手续离了婚。非典型情人高尔,撤退了。她觉得自己既不是枣泥也不是莲蓉,已然沦为有皮没馅的月饼,硬得好像顽固的石头。

拳法不练手生,曲子不练口生。然而章媛毕竟有着谈情说爱的基本功,很快恢复竞技状态,手举电话应对着高尔。这男人急切约她会面,说几年不见很是想念。如今她是单身女士,外出赴约不用掖着藏着,于是爽快地答应对方邀请,故意提出不进快餐店的要求。

我知道快餐店是你的伤心之地。电话里高尔约了天方夜谭大酒楼。那地方她走出家门只有五分钟路程。即便天气热化了妆,也不会因为路远出汗变成熊猫眼。

放下电话略作回味,看来此次高尔善解人意,她便想起那部老电影《南征北战》里的台词:“老高,你又进步啦。”

这样想着,她忍不住咯咯笑了起来。按理说她这把年纪不应当发出这种笑声。可恨那个大胡子配音导演认为,外国电影里女人大多这种笑声,八十岁老妖精除外。就这样给她造成译制片配音的后遗症,咯咯笑声就跟母鸡下蛋似的。

明天中午天方夜谭大酒楼508 包厢。她放下电话就跟干了力气活儿似的,于是心情有些沮丧。难道我真老了?一旦遇到生活插曲便自乱节奏,好像毫无抵御风险能力。

我赴高尔约会有什么风险,他有家室我单身,他是风流才子我是良家妇女,即便有风险也是他龙体欠安,太后我无所畏惧。

既然以太后自居那便真是老了。这样想着反而没了思想包袱,精神抖擞坐到镜台前打量自己。

女人四十豆腐渣。我早就过了豆腐渣年岁。不过在豆腐渣堆里我尚有几分姿色,当然是说新鲜豆腐不是王致和豆腐乳。不由想起当年高尔给她讲解莎士比亚和凡·高的情形,感觉还是挺温馨的。高尔是她经历的极具艺术才情的男士,否则不会产生那段私情的。

傍晚时分,儿子给妈妈打来电话。郝晓伢说晚饭不回家吃了,他坐在艾客莱快餐店里听音乐呢。

她仿佛被艾客莱快餐店的招牌砸中脑袋,立即抱怨儿子说,你整天漂在外面又不是音乐发烧友,还是回家吃晚饭吧。儿子郝晓伢强调喜欢艾客莱快餐店的艺术氛围,还说点了特色套餐。

十多年时光逝去,此刻听到儿子说起艾客莱快餐店,仍然唤起她情绪记忆。人们都说这个世界很小,那间快餐店里却装着好多故事。

当天晚间她下楼外出散步。小区告示栏前聚着几个妇女,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她不愿跟她们搭讪,凑近告示栏灯光前仔细阅读“妇科免费查体通知”。

本市户籍年满五十岁妇女,凡参加年度免费妇科体检者,请于本周六下午两点到社区医院报名。本周日上午十点报名截止。

嗯,我早就年满五十岁了。前几年妇科检查有过“宫颈轻糜”。嗯,既然政府关怀免费体检,女同胞应当积极参加。

前言/序言

山花为什么这样红

在花开的日子用短句送别一株远方的落花,这是诗人吟于三月的葬花词,因这株落花最初是诗人和诗评家。小说家不这样,小说家要用他生前所钟爱的方式让他继续生在生前。我从很多的送别文章里也像他撷花一样,每辑选出十位情深的作者,将他生前一粒一粒摩挲过的文字结集成一套书,以此来作别样的纪念。

这套书的名字叫“锐眼撷花”,锐是何锐,花是《山花》。如陆游说,开在驿外断桥边的这株花儿多年来寂寞无主,上世纪末的一个风雨黄昏是经了他的全新改版,方才蜚声海内,原因乃在他用好的眼力,将好的作家的好的作品不断引进这本一天天变好的文学期刊。

回溯多年前,他正半夜三更催着我们写个好稿子的时候,我曾写过一次对他的印象,当时是好笑的,不料多年后却把一位名叫陈绍陟的资深牙医读得哭了。这位牙医自然也是余华式的诗人和作家:

“野莽所写的这人前天躺到了冰冷的水晶棺材里,一会儿就要火化了……在这个时候,我读到这些文字,这的确就是他,这些故事让人忍不住发笑,也忍不住落泪……阿弥陀佛!”“他把荣誉和骄傲都给了别人,把沉默给了自己,乐此不疲。他走了,人们发现他是那么的不容易,那么的有趣,那么的可爱。”

水晶棺材是牙医兼诗人为他镶嵌的童话。他的学生谢挺则用了纪实体:“一位殡仪工人扛来一副亮锃锃的不锈钢担架,我们四人将何老师的遗体抬上担架,抬出重症监护室,抬进电梯,抬上殡仪车。”另一名学生李晁接着叙述:“没想到,最后抬何老师一程的是寂荡老师、谢挺老师和我。谢老师说,这是缘。”我想起八十三年前的上海,抬着鲁迅的棺材去往万国公墓的胡风、巴金、聂绀弩和萧军们。

他当然不是鲁迅,当今之世,谁又是呢?然而他们一定有着何其相似乃尔的珍稀的品质,诸如奉献与牺牲,还有冰冷的外壳里面那一腔烈火般疯狂的热情。同样地,抬棺者一定也有着胡风们的忠诚。

卖贝商城 推荐:继续练习(肖克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