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林有声/复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图书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复旦大学中文学科建立以来包括陈望道、郭绍虞、吴文祺、张世禄、郑业建等先生关于修辞学代表性论文总三十一篇。按照论文内容,分为现代修辞学的创立、修辞学传统、修辞学理论、语体风格研究、修辞学史研究五辑。书后附有“编后记”总述本书主要内容及编选原则等。
丛书简介:《复旦中文学科建设丛书》是一套为庆祝“复旦大学中文学科百年”所出版的丛书。该丛书是一套反映了复旦中文百年学术传统、源流,旨在突出复旦中文学科特色、学术贡献的学术论文编选集。
作者简介
祝克懿,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文学博士,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修辞学、语体学、语言风格学、语篇语言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当代修辞学》主编;中国修辞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语文学会常务理事;陈望道研究会副会长。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编五部,合著五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省部级项目数项。获上海市、复旦大学奖项数项。
吴礼权,安徽安庆人,1964年生。文学博士(中国修辞学第*位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任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复旦大学全国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博士生导师,中国修辞学会会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理事等。曾任日本京都外国语大学客员教授、专任教授,台湾东吴大学客座教授,湖北省政府特聘“楚天学者”讲座教授等,上海市语文学会秘书长、副会长。
精彩书摘
复旦大学中文学科的开始,追溯起来,应当至1917年国文科的建立,迄今一百年;而中国语言文学系作为系科,则成立于1925年。1950年代之后,汇聚学界各路精英,复旦中文成为中国语言文学教学和研究的重镇,始终处于海内外中文学科的最前列。1980年代以来,复旦中文陆续形成了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1981年)、古籍整理研究所(1983)、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2005年)、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2014年)等新的教学研究建制,学科体制更形多元、完整,教研力量更为充实、提升。
百年以来,复旦中文潜心教学,名师辈出,桃李芬芳;追求真知,研究精粹,引领学术。复旦中文的前辈大师们在诸多学科领域及方向上,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他们在学问博通的基础上,勇于开辟及突进,推展了知识的领域,转移一时之风气,而又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相互之间尊重包容,“横看成岭侧成峰”,造成复旦中文阔大的学术格局和崇高的学术境界。一代代复旦中文的后学们,承续前贤的精神,持续努力,成绩斐然,始终追求站位学术前沿,希望承而能创,以光大学术为究竟目标。
值此复旦中文百年之际,我们编纂本丛书,意在疏理并展现复旦中文传统之中具有领先性及特色,而又承传有序的学科领域及学术方向。其中的文字,有些已进入学术史,堪称经典;有些则印记了积极努力的探索,或许还有后续生长的空间。
回顾既往,更多是为了将来。我们愿以此为基石,勉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