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宗颐学艺记陈韩曦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饶宗颐学艺记》是国学大师饶宗颐自6岁(1922年)至95岁(2011年)治学立著历程的全面综述,详细记录了饶老各个时期的人生经历和作品。全书资料详实,考据严谨,既是一部饶宗颐学艺传记,也是研究饶宗颐学术成果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者简介

  陈韩曦,1963年出生于广东潮州。高级经济师。著有《中国合作银行》、《金融改革的路向》;编著《梨俱预流果——解读饶宗颐》、《东洲鸿儒》、《选堂清谈录》、《长洲集——选堂诗词评注》等。

  书籍目录

  前言
家学渊源(1917—1938)
发奋潜研(1938—1949)
香港机缘(1949—1954)
四海寻珍(1954—1973)
中西贯通(1973—1978)
遍游神州(1979—1986)
古稀舂锄(1987—1996)
永不言休(1997—
/附:饶宗颐教授在学术研究上的50项第一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先生为《季羡林传》作序,序曰:从我肤浅的考虑,常见的学问家,可能有下面几种类型:一是才士型,一是辩士型,还有探险家型,或者是会计师型……我所认识的季先生,很难说是上面的哪一类型。他是一位笃实敦厚、人们乐于亲近的博大长者,摇起笔来即娓娓动听,光华四射。他具有褒衣博带、从容不迫的齐鲁风格和涵盖气象,从来不矜奇,不炫博,脚踏实地,做起学问来,一定要“竭泽而渔”,这四个字正好表现他上下求索的精神,如果用来作为度人的金针,亦是再好没有的。要能够竭泽而渔,必须具备许多条件:第一要有超越的语文条件,第二是多彩多姿的丰富生活经验,第三是能拥有或有机会使用的实物和图籍、各种参考资料。这样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随便做到的,而季老皆具备之;故能无一物不知,复一物不苟,为一般人所望尘莫及。“竭泽而渔”的方针,借《易·坤卦》的文字来取譬:真是“括囊、无咎、无誉”,又是“厚德载物”的充分表征。多年以来,季老领导下的多种重要学术工作,既博综,又缜密,放出异彩,完全是“海涵地负”的具体表现;为中华学术的奠基工程做人人称赏的不可磨灭的劳绩。有目共睹,不待我来多所置喙。这本传记的刊行,对于从学者的鼓舞,从而带起严正、向上的学风,一定会“不胫而走”,是可以断言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学贯中西,学艺双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盛赞饶老一千年后就像人们谈杜甫、李白那样淡到饶公。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许嘉璐20世纪前半部之代表汉学者可屈指观堂先生,而后半部当举饶选堂先生。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创价大学文学部教授池田温近年来,国内出现各式各样的大师,而我季羡林心目中的大师就是饶宗颐。
  ——国学大师季羡林饶宗颐先生为九州百世之“东洲鸿儒”。
  ——苏州大学教授钱仲联

  编辑推荐

  《饶宗颐学艺记》集“国学大师、汉学泰斗、亚洲文化的骄傲”三顶桂冠于一身的饶宗颐作品系列;《饶宗颐学艺记》浓缩一个世纪的治学精粹与人生积淀;最精彩,最值得珍藏的大师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