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金寨县简介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金寨县气候概况
六安金寨县简介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金寨县气候概况
六安金寨县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341524
官网:www.ahjinzhai.gov.cn
地址:梅山镇南溪路38号
邮编:237300
车牌:皖N
电话:0564-7356256

金寨县北纬31°061′—31°481′,东经115°221′—116°111′之间,为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总面积3814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226个行政村(街道),总人口68万人。
东连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霍山县,南临湖北省英山县、罗田县,西与湖北省麻城及河南省商城两地交界,北与河南省固始县、安徽省霍邱县、叶集接壤。境内东西及南北跨度均为80km,面积居安徽省之首。金寨县地势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呈阶梯状下降,县境南北宽77km,东西长78km。大别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境内群山起伏,河流纵横,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16座,主峰天堂寨海拔高度1729.1m,最低处是白塔畈乡的灌口集,海拔仅59.5m,相对高差为1669.6m.。具有明显垂直地势特征。按山岭绝对高度,可分为中山区、低山丘陵、岗丘平畈三个区域。海拔800m以上中山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及西部,面积20万公顷,占全县总面积的51.6%,坡度多在30度至50度之间,水力资源丰富;海拔在400m至800m之间的低山丘陵区,主要分布在梅、响两大水库周围,面积15.9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41%,坡度在25o左右,山间夹有较为开阔的谷地,接近盆地,河道高宽,水流渐缓,易于淤积;海拔在500m以下岗丘平畈区,主要分布在北部,面积2.8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7.4%。起伏多山的地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环境资源条件,为多层次开发、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型产业,提供了可能条件。
金寨历史光荣。1929年,境内爆发了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和六霍起义。先后组建了红11军32师、33师以及红25军、28军等11支成建制的红军主力部队,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共两党领导鄂豫皖边区安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前方指挥部所在地。这里走出了洪学智、皮定均等59位共和国开国将军,被誉为“全国工农红军第一县”、“全国第二大将军县”。解放后,为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境内修建了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淹没10万亩良田、14万亩经济林和3大经济重镇,10万群众失去耕地、移居深山。
金寨资源丰富。金寨地处江淮,三省结合,南北交融,资源丰富,物产甚多。季风气候明显,平均降水1500毫米左右,为淠河、史河两大河流发源地,梅、响水库总蓄水50亿立方米,均为一级卫生饮用水,是大中城市饮用水的优质水源。地下蕴藏铅锌、水泥灰岩、花岗岩、玉石、钼等20多种矿藏,特别是沙坪沟钼矿储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极具工业价值。境内国家级稀有珍贵动植物分别达18种和25种,地上茂林修竹、桑田万顷、栗茶相生、菌药遍布,素有板栗之乡、名茶产地、丝绸大县、西山药库之美誉,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县。林地面积44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2.93%,是安徽省林业大县;茶园面积14万亩,年产茶4500吨,是历史名茶六安瓜片的原产地、主产地;栗园50万亩,年产板栗3万吨,产量居全国第一;桑田10万亩,年产鲜茧3500吨,连续30多年位居全省之首;中药材1363种,常年种植3.5万亩,年产茯苓、天麻、灵芝、西洋参等名贵药材近万吨,是全国22个药材基地县之一;油茶基地10万亩、山核桃基地5万亩;两大水库可养殖水面14万亩,年产成鱼5000吨。目前,农副产品主要是以出售原材料或初加工产品为主,开发前景广阔。
金寨风光独特。光辉的革命历史和特殊的地理条件,是金寨旅游资源“红、绿、蓝”三色兼备。战争年代留下了众多革命遗址,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革命纪念地30多处。“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奇松怪石、飞瀑云海,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县城梅山翠岭环抱、碧水穿城;梅、响两大水库高峡平湖,碧波万顷,绿岛葱茏;大自然造就的西庄温泉,日出水量644吨,出口水温54℃,茶西河谷度假区正在建设,即将对外开放。白马大峡谷、燕子河大峡谷、红石谷,怪石清泉,自然幽静。县内现有5A景区1处、4A景区2处、3A景区4处。合武高速公路、沪汉蓉快速铁路开通后,金寨旅游的可进入性大大增强。
【历史沿革】
金寨,历史悠久,县境在五千年前即有人类活动,史河流域一带已发现了高庙、小磨盘山、黄泥滩、古佛堂等七处遗扯。县境在尧时为皋陶封地,秦属九江郡。境内多险关要隘,历代有兵事,南北朝时常驻重兵。隋初,为府兵戍守地区。唐末,黄巢农民军曾至县内狗迹岭。南宋,金兵南下,元人入侵,县内主要山寨多为军事要冲。
明代,仅麻埠就爆发两次反抗封建统治的武装起义。
清初,张福寰、侯应龙等跨县东南山区抗清。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军、捻军在县境继续活动达13年。
1932年9月,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中,国民党军卫立煌部进占金家寨,国民党政府为加强对鄂豫皖边区的统治,划安徽、河南和湖北三省交界部分边区,始设县治,称“立煌县”。
1947年9月上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刘伯承、邓小平所部三纵八旅攻克立煌县城,建立民主政权,更名为金寨县。
1996年,金寨县面积3814平方千米,人口62.2万,辖10镇18乡:梅山镇、青山镇、江店镇、古碑镇、南溪镇、燕子河镇、响洪甸镇、斑竹园镇、汤家汇镇、双河镇、关庙乡、洪冲乡、铁冲乡、全军乡、张畈乡、沙河乡、张冲乡、长岭乡、桃岭乡、花石乡等。县政府驻梅山镇。
1997年,黄龙镇更名为双河镇。镇人民政府驻双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582067人,其中(辖12个镇、16个乡):梅山镇55586人,江店镇43358人,响洪甸镇14947人,青山镇21258人,燕子河镇23667人,天堂寨镇15963人,古碑镇30119人,吴家店镇25154人,斑竹园镇19926人,汤家汇镇30114人,南溪镇47003人,双河镇23458人,白塔畈乡38647人,张冲乡11466人,油坊店乡24219人,长岭乡16080人,槐树湾乡23347人,花石乡13049人,沙河乡12731人,桃岭乡24075人,果子园乡12386人,关庙乡9993人,银山畈乡8533人,洪冲乡5742人,全军乡8800人,张畈乡7815人,水竹坪乡4725人,铁冲乡9906人。
2004年,金寨县乡镇由28个调整为26个(11个镇、15个乡):一、撤销江店镇、洪冲乡。二、调整梅山镇,将江店镇、洪冲乡整建制并入梅山镇。调整后梅山镇辖11个居委会、42个行政村,面积315.1平方千米,人口11.0896万。镇政府驻梅山(原梅山镇政府驻地)。三、保留南溪、古碑、双河、汤家汇、青山、斑竹园、燕子河、吴家店、天堂寨、响洪甸10个镇和白塔畈、油坊店、槐树湾、桃岭、长岭、花石、沙河、果子园、张冲、关庙、铁冲、银山畈、全军、张畈、水竹萍15个乡。
【行政区划】
金寨县下辖:梅山镇、南溪镇、双河镇、斑竹园镇、古碑镇、青山镇、燕子河镇、白塔畈镇、天堂寨镇、吴家店镇、麻埠镇、汤家汇镇、油坊店乡、槐树湾乡、花石乡、沙河乡、桃岭乡、铁冲乡、长岭乡、张冲乡、关庙乡、全军乡、果子园乡。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特色甜品网站开发 美容护肤时尚购物商城网站制作 南岸网站设计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