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铜官区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铜官区气候概况
铜陵铜官区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铜官区气候概况
铜陵铜官区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340705
官网:www.tltg.gov.cn
地址:乌木山社区木鱼山大道666号
邮编:244000
车牌:皖G
电话:0562-2850535

铜官区东接沪杭,西临安庆,北依长江,南连黄山和九华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下游南岸,毗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地处东经117°42′00″~118°10′06″、北纬30°45′12″ ~31°07′56″之间。铜官区总面积98.1平方公里。距省会合肥市130公里。矿产资源有铜、金、银、硫铁矿和石灰石等。铜、煤、硫、铁、石灰石等矿资源丰富,有100万吨金属储量的铜都铜业冬瓜山铜矿、储量2.8亿吨并居全国第二位的的新桥硫铁矿。
区位优势明显。坐落在安徽发展第一方阵——皖江城市带,处于“八百里皖江”的中心地段,是“两山一湖”著名风景名胜区——黄山、九华山和太平湖的北大门,辖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发展要素集聚,汇聚了铜陵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市委党校等全市优质科教资源,是铜陵实施城市发展“北扩东进”战略的前沿阵地和重要载体。区域人文和自然景观丰富,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天井湖与铜官山、乌木山相映成趣,形成了“四季常青、绿色环城、滨江含湖”的生态城市格局。
内外交通便捷。连通南北的京台高速与横贯东西的沪渝高速等两条国家级主动脉交汇于此,北京至福州、上海至武汉等两大铁路主干线市内贯通,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十字”交通枢纽。紧邻皖江第一桥——铜陵长江大桥、国家一类口岸——铜陵港、旅游空港——九华山机场等交通资源,铜陵火车站、汽车站及沿江高速铜陵出口坐落区内,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立体化交通格局。
【行政区划】
截至2016年1月,铜官区下辖1镇、1办事处、23个直管社区、1个省级高新区:东郊办事处、西湖镇、天井湖社区、映湖社区、五松社区、人民社区、梅塘社区、幸福社区、官塘社区、学苑社区、阳光社区、友好社区、螺蛳山社区、露采社区、金口岭社区、鹞山社区、滨江社区、金山社区、横港社区、狮子山社区、铜霞社区、立新社区、凤凰山社区、翠湖社区、狮子山高新区。
【历史沿革】
1952年,铜陵县城关区设立铜兴乡建制,辖铜官村、兴隆村和复兴村的2个闾。
1953年9月,设立铜官山办事处,属铜陵县城关区。
1954年3月,撤销铜官山办事处,设立铜官山区。下设5个办事处,析城关区的铜兴乡归铜官山区,或言扫把沟地区的新民蔬菜社、山上建设蔬菜社和铜兴乡的农村生产合作社划归铜官山区。
1956年4月,铜官山区第一办事处和第二办事处一部分合并为第一办事处,第三办事处和第二办事处的一部分合并为第二办事处,第四、第五办事处合并为第三办事处(扫把沟办事处)。
1956年7月,以铜官山区为基础设立铜官山市人民委员会筹备处。划入铜陵县横港乡和谢龚乡的部分区域;分设为山上第一办事处、山上第二办事处和扫把沟办事处。
1956年10月,设立省辖铜官山市。第一办事处、第二办事处合并成铜兴办事处、第三(扫把沟)办事处改称兴隆办事处。
1957年2月,铜兴乡、横港乡合并为铜港乡。
1958年4月,分铜兴办事处杨家山一带设立杨家山办事处。5月,分兴隆办事处横港一带,设立横港办事处。至此,铜官山市辖4个办事处1个乡,即铜兴、兴隆、杨家山、横港和铜港乡。
1958年6月,撤销铜陵县,并入铜官山市,铜官山市更名为铜陵市。9月,铜陵市设立铜官山区。铜官山区辖兴隆、横港、铜兴、杨家山4个办事处和铜港超英公社(原铜港乡)及铜陵县划入的城关火箭公社、老洲上游公社、西湖公社、胥坝卫星公社。
1959年4月,恢复铜陵县,铜陵市撤销铜官山区建制,铜陵县划入的4个公社划出;撤销铜兴办事处,设立铜兴镇;撤销兴隆办事处,设立兴隆镇;铜港超英人民公社改称铜港人民公社。
1960年5月,撤销铜兴镇、兴隆镇,成立铜陵城市人民公社。7月,更名为铜官山人民公社。
1960年12月,撤销铜官山人民公社,设立铜官山区。
1963年3月,铜陵市撤销铜官山区,设立铜兴镇、兴隆镇。
1966年,铜兴镇更名为红旗镇,兴隆镇更名为红光镇。
1969年,铜陵市撤销红旗镇、红光镇,设立向阳区。
1980年7月,向阳区改称铜官山区。
1999年10月,将铜陵县城关镇近城村、近市村和西湖镇工农村划归铜陵市狮子山区。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铜官山区常住总人口246887人,其中,长江路街道68610人,铜官山街道36048人,杨家山街道57360人,石城路街道43940人,扫把沟街道32576人,横港街道8353人;狮子山区常住总人口51280人,其中,狮子山街道18999人,新庙街道7072人,凤凰山街道4041人,矶山街道13364人,经济技术开发区7804人。
2001年末,将铜陵县西湖镇整建制划归狮子山区管辖。
2004年11月30日,将铜陵县大通镇划归郊区管辖。调整后,郊区辖2个办事处、2个镇、1个乡,面积179.6平方千米,人口6.31万人。将郊区东郊办事处区域天山大道(原七坝路)以西、铜芜路以南地区划归铜官山区管辖;天山大道南段以东、铜芜路以北地域划归狮子山区管辖。将联盟村整建制划归狮子山区管辖(狮子山区在铜官山区内保留一块“飞地”),即除联盟村15、16、17、18村民组划入铜官山区外,联盟村其他地域全部划归狮子山区管辖。东郊办事处建制划归狮子山区管辖。将郊区在铜官山区的“飞地”后冲村、金牛居委会等划归铜官山区管辖。将铜官山区在郊区的“飞地”上富强村块等,划归郊区管辖。将铜官山区所辖铜陵市第二人民医院块等“飞地”划归狮子山区管辖。
2004年末,铜官山区辖6个街道:长江路街道、铜官山街道、杨家山街道、石城路街道、扫把沟街道、横港街道。
2005年1月1日,铜官山区横港街道的桂家湖社区、磷铵社区划归郊区桥南办事处管辖。2010年7月,铜官山区撤销6个街道,将原49个社区合并为18个大社区(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实行“区直管社区”。
2010年,狮子山区总面积53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辖4个街道、1个办事处、1个镇:狮子山街道、新庙街道、矶山街道、凤凰山街道、东郊办事处、西湖镇,以及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区政府驻新庙街道。
2011年7月15日,狮子山区正式撤销原有4个街道,将原有的10个社区合并成5个大社区。
2015年10月,国务院批复撤销铜陵市铜官山区、狮子山区,设立铜官区。
铜官区气候概况
铜官区属长江沿江丘陵平原。地貌特征是:北部为临江冲积平原,地势开阔平坦;南部及东南部多为山地;中部丘陵起伏。市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形成宽约5公里、长20公里的带状地形。
铜官山区境内水系均属长江水系,长江由西南而北再折东,流经境内长达55公里,年平均流量29000立方米/秒,最大可达43100立方米/秒,最小为24300立方米/秒。
铜官区境内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春夏多雨,年平均气温16.2℃,极端最高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1.9℃,无霜期年平均为230天,全年日照为2000~2050小时。常年风向规律鲜明。冬季东北风,夏季西南风,风速一般为1.9~2.8米/秒。年均降水量为1384.7毫米,蒸发量1280毫米。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网站排名快速提升 贵港高端网站建设公司 乌兰察布盟网站优化推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