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伊春市政府领导及简介
伊春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伊春市政府领导及简介
伊春市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2307
官网:www.yc.gov.cn
地址:伊春区新区
邮编:153000
车牌:黑F
电话:0458-3878882

伊春地处北纬46°28′-49°21′,东经127°42′-130°14′,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东北部小兴安岭腹地的汤旺河流域,东临鹤岗、汤原,西接庆安、绥棱,南邻依兰、通河,北接逊克与俄罗斯隔江相望。伊春,是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凉爽,是避暑度假的好地方,到了冬季,银装素裹的世界定会让您感到不虚此行。 伊春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82.2%,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五营丰林自然保护区和带岭凉水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五营国家森林公园已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在小兴安岭林海中,生物群落丰富多样,分布1000多种野生动植物,并在桃山林业局建有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野生动物饲养狩猎场。 景观:丰林国家红松原始林自然保护区、桃山国际狩猎场、五营国家级森林公园、汤旺河石林、嘉荫茅兰沟风景区、龙骨山恐龙化石,美溪回龙湾、抗联遗址等。
伊春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小兴安岭腹地,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界江长246公里。伊春山川秀美,林海浩瀚,四季分明,生物多样,自然生态和城林相融,是典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生态园林型城市。初春,冰雪动融、杜鹃盛开;盛夏,千山盎然、百水争秀;仲秋,层林尽染、姹紫嫣红;深冬,银装素裹、雪玉冰清。
伊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林,因盛产珍贵树种“红松”,伊春被誉为“红松故乡”、“祖国林都”。在伊春市的嘉荫县,曾挖掘出了我国第一具恐龙化石——被称为“神洲第一龙”的黑龙江满洲龙,在其附近又新发现了隐藏量巨大的鸭嘴龙、霸王龙、虚骨龙和甲龙的化石群,因而伊春又被称为“恐龙故乡”。
伊春市地域广阔,土壤肥沃,植被繁茂,物种繁多,资源丰富。植被为阔叶混交林、阔叶次生林和草甸沼泽。乔、灌木树种110种,其中乔木40种、灌木70种。主要树种有红松、云杉、冷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揪、杨、桦、椴、榆等。伊春林区植物物种丰富,高等植物177科、595属,1390种。山野菜、山野果、山药材遍布崇山峻岭。在小兴安岭森林、沟壑中,栖息着马鹿、黑熊、驼鹿、狍子、野猪、猞猁、紫貂等兽类18科67种;鸟类49科27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54种。已发现矿产资源41种,全市有金、银、铁、铅、锌、铜、钼、铝、锡等金属矿藏20余种,已探明金属矿床、矿点达90多处,其中黄金储量居黑龙江省首位。非金属矿产资源分布更为广泛,有石灰石、大理石、玛瑙石、遂石、紫砂陶土、泥炭、珍珠岩、水晶石、褐煤等20种,矿点140多处。伊春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是黑龙江省主要森林生态旅游区。森林、冰雪、河流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亚洲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红松原始林,五营丰林自然保护区和带岭凉水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五营国家森林公园、汤旺河林海奇石风景区、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为国家4A级旅游区。桃山狩猎场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国际野生动物饲养狩猎场。伊春地文景观奇特,汤旺河林海奇石、朗乡石林、嘉荫茅兰沟、南岔仙翁山已成为中国罕见的地质奇观。伊春水域风光秀美,适宜开展各种漂流旅游,特别是生态系统保持完好的黑龙江,两岸植物繁茂,水丰谷幽,是世界稀有的旅游资源。伊春冰雪旅游是黑龙江省重点开发的三大冰雪旅游线之一。伊春有300多万公顷的大森林,被誉为“天然大氧吧”。伊春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小兴安岭恐龙博物馆、资源馆、木雕园、石宛、横山古墓群、抗联遗址以及少数民族风情园等景点,享誉省内外。2000年伊春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伊春自1948年开发建设以来,一直是支援全国建设的重要木材生产基地,向国家提供优质木材2.4亿立方米,贡献税金近60亿元,统配材差价300多亿元,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近年来,伊春市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确立了“生态立市、产业兴市”的发展战略,坚持恪守“三个决不”的原则,加大力度推进“严管林”等。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严管林”、“禁伐红松”等重大举措,使森林覆被率达到83.8%,历史性地实现了森林蓄积良性消长循环。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以木材精深加工、森林生态旅游、特色种养与加工、冶金及矿产开发、绿色能源等五大优势特色产业为主体的新兴替代和接续产业,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日趋改善,对外开放不断壮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伊春市相继被评为国家级园林城市、全国绿化先进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国家级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中国最佳避暑胜地、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被联合国国际交流合作与协调委员会评为“城市森林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范例”,并被授予“绿色伊春”荣誉称号,入选2007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并在2007年联合国第七届全球论坛活动中获得“世界十佳和谐城市”称号。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12月31日,伊春市辖4个林业局、15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伊春市 面积39017平方千米,人口132万(2003年)。
朗乡林业局
铁力林业局
桃山林业局
双丰林业局
伊春区 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15万人。邮编153000。
南岔区 面积3088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邮编153100。
友好区 面积2366平方千米,人口7万人。邮编153031。
西林区 面积457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153025。
翠峦区 面积1560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153013。
新青区 面积1181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153036。
美溪区 面积2259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153021。
金山屯区 面积1850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邮编153026。
五营区 面积1040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153033。
乌马河区 面积1254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153011。
汤旺河区 面积1263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153037。
带岭区 面积1041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邮编153106。
乌伊岭区 面积3162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邮编153038。
红星区 面积3042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邮编153035。
上甘岭区 面积1461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邮编153032。
铁力市 面积6620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邮编152500。市人民政府驻铁力镇。
嘉荫县 面积7273平方千米,人口8万人。邮编153200。县人民政府驻朝阳镇。
【建制沿革】
“伊春”规范语“伊楚”,满语“皮衣料”之意。伊春的历史可上溯到周朝。唐代以前,是北疆少数民族劳动生息之地,唐、辽、金、元、明、清各代在此实施管理。
1948年11月伊春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
1950年建立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
1952年9月29日成立伊春县。
1957年7月26日撤销伊春县,成立伊春市。
1964年6月23日撤销伊春市,成立伊春特区。
1967年5月5日成立伊春市革命委员会。
1970年4月1日撤销伊春市,成立伊春地区。
1979年12月14日恢复伊春市。
2004年4月,伊春市被确立为全国唯一的国有林区林权改革试点单位。一开先河地突破森林资源单一国有国营的传统模式束缚,从根本上激活了国有林区发展的内在动力,从而拉开了中国国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
2005年5月,国务院把伊春确定为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伊春市成为全国4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之一,也是唯一的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单位。通过转型,伊春市在发展产业上增加了新的亮点,并得到了长足发展。林区经济向生态型、复合型、市场主导型转变,初步形成了多元推进、多轮驱动、多点支撑的新型林业产业发展格局。
2006年1月4日,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伊春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方案。2006年4月29日,伊春市政府在乌马河林业局乌马河经营所敲响了中国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槌。并相继在5个试点林业局的15个林场(所)全面启动实施。至此,中国国有林区在完全国有国营模式下经营了50多年之后,在伊春林区,开始拿出一块林地承包给职工个人经营,获得了林地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而且50年不变。由此,国有林区开始引入民营化机制,引入市场机制,给国有林区注入活力;从根本上激活了林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激活了人的能动因素,调动起经营者自觉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实现了真正把林管好,把资源管住,让林子休养生息,进而推动国有林业不断发展壮大,从此,伊春成为国有林区的“小岗村”。林权制度改革被评为“2006中国改革十大创新案例奖”。
2008年被评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30个创新案例”之一。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我市在2009年2月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2010年我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中国十佳绿色城市称号”。
2011年1月4日,中林天合森林认证中心与黑龙江省伊春林业管理局森林经营认证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这标志着伊春国有林区向建立和完善与国际接轨的商品林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011年末全市总人口1262624人,比上年末减少6889人。其中农业人口173756人,增加3091人;非农业人口1085203人,减少5649人;未落户常住人口3665人,减少4331人。男性人口631295人,占总人口的50%;女性人口631329人,占总人口的50%。全市人口出生率为4.96‰,人口死亡率为7.2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26‰。
伊春市气候概况
伊春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c,气温偏低;无霜期110—125天,无霜期短;一年四季分明。春季为四五两个月,夏季为六七八三个月,秋季为九十两个月,冬季为十一月至翌年三月。四季气候特点:春秋两季时间短促,冷暖多变,升降温快,大风天多;夏季湿热多雨;冬季严寒漫长,降雪天较多。年平均降水量750—820毫米,降水量较充沛。水资源总量102.6亿立方米。境内有汤旺河、呼兰河、嘉荫河等大小河流702条,分别属于黑龙江和松花江两大水系。
地貌特征为“八山半水半草一分田”,整个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南部地势较陡,中部较缓,北部较平坦,海拔高度平均600米。境内千米以上高峰77座,最高山为平顶山,海拔1423米。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手机/微信IT学习网站建设 门户网站软文发布 北京望京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