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海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乌海市政府领导及简介

  内蒙古乌海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乌海市政府领导及简介

  乌海市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1503

  官网:www.wuhai.gov.cn

  地址:海勃湾区滨河区

  邮编:016000

  车牌:蒙C

  电话:0473-3998509

  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位于黄河上游,1976年由原巴彦淖尔盟的乌达市、伊克昭盟的海勃湾市合并成立的。并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三个地级市。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东经106°36′-107°05′,北纬39°15′-39°52′之间,南北长约80公里,东西宽30公里,东邻鄂尔多斯高原,西接阿拉善草原,南连宁夏平原,北望河套灌区。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0万,有汉、回、蒙、满等26个民族。全市辖海勃湾、乌达和海南三个区。其中,海勃湾区是市政 府所在地。(2008年上半年数据),乌海市辖3个市辖区。即海勃湾区、乌达区、海南区。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新兴工业城市,地处黄河上游,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石嘴山市隔河相望,西接阿拉善草原,北靠肥沃的河套平原。是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同时也是“宁蒙陕甘”经济区的结合部和沿黄经济带的中心区域。

  乌海市矿产资源丰富,成组配套,得天独厚,是一片待开发建设的热土。乌海市矿产资源储备量大、品位好、易开采,并且相对配套,工业利用价值高。已探明 金属、非金属矿藏有37种,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30多亿吨,以优质焦煤为主,占全自治区已探明焦煤储量的60%左右;铁矿石储量600多万吨;煤系高岭 土储量在11亿吨以上,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5;石灰石远景储量在200亿吨以上,高品质的石英砂、石英岩总储量达50亿吨,白云岩、耐火粘土、硅石储 量也很可观。邻近地区还有丰富的盐、碱、芒硝、太西煤等,这些矿产储量大、品质高、配置条件好,是发展化工、建材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

  【历史沿革】

  汉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击败匈奴楼烦王、白羊王,收复河南地(辖境今巴彦淖尔盟乌加河以南、鄂尔多斯高原),将原有九原郡改为五原郡,又增设朔方郡,郡治在三封县(今巴盟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的陶升井,又称麻弥图库庙古城)。朔方郡下设10县,在今海勃湾地区设置沃野县。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筑沃野县城(今海勃湾区北新地古城)。

  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南匈奴浑邪王附汉后,乌达地区为武威郡之北境地。

  东汉末年到三国、晋、十六国时期,活动在北方草原的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号称“五胡”,大多进入长城以南,移居黄河流域。他们互相争战或者与中原王朝较量,形成长时间战乱局面。魏晋时,今乌达地区为西部鲜卑所据,南北朝时为前凉、后凉、北凉所割据。

  东晋大(太)兴二年(公元319年),羯族石勒强盛起来,尽得黄河流域中、下游广阔地区,建立后赵国。今海勃湾地区属后赵之朔州朔方郡。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后被前秦、前燕所取代,河水以西归前秦,为氐族苻坚所统治。海勃湾地区属前秦朔方郡。后秦皇初二年(公元395年),羌族姚兴部兴起,夺得前秦西部地区,称为后秦。姚兴在北部广阔地区设朔方郡,辖今海勃湾地区。

  东晋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魏王拓跋魏攻打朔方郡(辖今巴盟南部和伊盟北部)的铁弗部刘卫辰。卫辰被打败后部众四散,辖地尽失,变成魏的统治地域。

  东晋义熙三年(公元407年),匈奴族铁弗部首领赫连勃勃强盛,在今伊克昭盟、陕西北部地区建立夏国,建都于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俗称白城子),辖地曾北达黄河,置幽州于大城(今伊盟杭锦旗东南),占有今巴盟南部、鄂尔多斯高原。夏胜光四年(公元431年),夏国被北魏拓跋鲜卑族所灭,辖境归北魏。

  隋时,海勃湾地区属突厥汗庭之西境,为东突厥游牧地。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分天下为十道,绥、银、丰、胜等州属关内道。关内道的灵州是隋朝灵武郡管辖地区,是黄河由南向北的东岸狭长地带,包括今鄂托克旗西部、鄂托克前旗西部及海勃湾地区。

  乌达地区,隋属甘州,治所在永平(隋改名张掖,今甘肃张掖)。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属肃州,治所在福禄(今甘肃酒泉)。公元八世纪安史之乱后期至九世纪中叶曾属吐蕃。

  宋、辽时期要,西北地区兴起的党项族趁宋、辽连年交战之际,据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公元960年)给党项羌李彝兴以太尉称号,李彝兴向宋贡马三百匹,以示归顺。从此,今伊盟地区的绝大部分(辖今海勃湾地区)遂入宋朝版图,但仍为党项李所有,宋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今海勃湾地区为西夏灵州之地,乌达地区为西夏贺兰山防区。

  十三世纪初,游牧在北方草原的蒙古部落日趋强盛,铁木真登上汗位,尊称成吉思汉,于1227年灭西夏,版图统归元朝。元朝在全国设置一个中书省,十个行省,省下设路、府、州、县。当时,乌海地区为宁夏行省中兴路管辖。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改中兴路为宁夏路,治所在今银川市。

  明时,乌达地区为甘州、肃州二卫的边外地。明洪武九年(1376年),立宁夏卫,后升为镇,辖今海勃湾地区,隶属于陕西都司,归中央右军都督府管理。明建文四年(1402年),蒙古鞑靼、瓦剌各部强盛起来,构成对明朝北方边境的严重威胁。明天顺六年(1462年)蒙古鞑靼酋长阿勒淖尔与毛里孩进驻伊克昭盟地区。明嘉靖中(1552-1566年)达延汗之孙衮弼里克墨尔根承袭济农爵位,名其部落为鄂尔多斯,清天聪九年(1635年),该部首领额瞵臣归附清朝,统领鄂尔多斯地区。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廷将鄂尔多斯地区划为6旗,实行盟旗制,海勃湾地区为鄂尔多斯右翼中旗(鄂托克旗)之西北境。清康熙二十六年(1697年),始设阿拉善和硕特旗。今乌达地区属阿拉善旗管辖。

  民国时,宁夏扩军使兼辖阿拉善和硕特旗,后直属中央行政院蒙臧委员会。

  民国3年(1914年),鄂托克旗归绥远省管辖。

  民国18年(1929年)1月,宁夏省政府成立后,在磴口正式设县。随后又擅自将沿黄河南到石嘴山、北至河套,长约200公里的狭长地带划入磴口县(包括乌海地区)。

  民国19年(1930年),绥远省政府在黄河以东鄂托克旗地区设立野沃设置局,后改为沃野县,辖今海勃湾地区。

  民国26年(1937年)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占领沃野县,划归宁夏,改名陶乐县。

  民国38年(1949年)8月23日,鄂托克旗和平解放。9月7日,鄂托克旗人民政府成立。当时,海勃湾地区属鄂托克旗第三区(阿尔巴斯)。是年,9月23日,阿拉善和硕特旗和平解放。当时,乌达地区为该旗宗别立巴嘎的一部分。

  1950年3月31日,成立阿拉善和硕特旗自治区人民政府,隶属宁夏省。

  1954年4月25日,成立宁夏省蒙古自治区,辖阿拉善旗、磴口县。是年9月,宁夏省制撤销,自治区改归甘肃省管辖,后又改为甘肃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

  1956年4月13日,将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改为巴彦淖尔盟,乌达地区仍归巴盟阿拉善旗所辖。

  1955年2月,海勃湾地区建立伊克昭盟桌子山矿区办事处,隶属伊盟。

  1958年11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建立阿拉善旗乌达镇。

  1959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桌子山矿区办事处,建立矿区人民委员会,隶属伊克昭盟。

  1961年7月9日,国务院第111次全体会议通过,批准建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10月1日,正式成立乌达市和海勃湾市,分别隶属巴彦淖尔盟和伊克昭盟。

  1975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准建立乌海市。竖年1月10日,乌达市和海勃湾市正式合并成立乌海市,为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市人民政府设在海勃湾。下辖乌达、海勃湾、拉僧庙3个县级办事处。

  1979年12月,将3个办事处改设为区,同时,将拉僧庙办事处更名为海南区。

  乌海市气候概况

  乌海市是36亿年前鄂尔多斯古大陆的一部分,系古地中海浸区经第三次喜玛拉雅山隆起而成。历经沧海桑田,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三山两谷一条河”的基本地形地貌特征。

  东部是绵延百里的桌子山,中部为岗德尔山,西部为五虎山,各山体均属贺兰山脉的北端余脉,三山成南北走向平行排列,中间形成两条平坦的谷地。黄河沿岗德尔山西谷流经市区,阻断乌兰布和沙漠进入河套地区。全市地势东西两边高、中间低。域内地貌分为四大类:构造侵蚀中低山地占全市总面积的40%,剥蚀丘陵区占全市总面积的20%,山前堆积冲洪积扇区占全市总面积的30%,黄河冲积堆积阶地占全市总面积的10%。

  【水文特征】

  地表水年径流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丘陵区大于平原区和山区。山区岩石裸露,地面坡度较大,径流深较大,一般在3—5毫米。丘陵地区植被差,地面坡度较大,径流深1.5—3毫米,宽谷沟地植被较多,地面坡度缓,其土壤多为沙壤土,径流深在1.5毫米以下,个别地区沙化严重,不产生径流。

  径流量年际、年内变化大,丰水年与枯水年水量相差悬殊,从几倍到几十倍,这剧烈变化使得用地表水灌溉用水保证程度很低。以年内变化看,径流量集中在6—9月份,个别年份10月份有径流,其他时间一般无径流,由于雨量集中,一般情况,降雨历时短,强度大,常形成暴雨山洪,造成水土流失。乌海市的水土流失区主要集中在丘陵区,其侵蚀模数为100—1000吨/平方千米。径流水质一般较好,矿化度小于1克/升,多为碳酸型水,适于农林牧业灌溉用水。黄河和山洪水泥沙含量大,又富有有机质,是引洪淤灌的良好水源。

  【气候条件】

  乌海市地处大陆深处,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冬季少雪,春季干旱,夏季炎热高温,秋季气温剧降。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可见光照资源丰富。多年平均9.640.2℃,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36.6℃,多年平均日照时间数为3138.6小时,年平均接受太阳辐射能155.8千卡/平方厘米,平均无霜期为156—165天;历年平均降水量159.8毫米,平均相对湿度42%,平均蒸发量3289毫米;年平均风速2.9米/秒,瞬间最大风速33米/秒。乌海是发展种养业及高效农业光热资源最充足、最理想的地区之一,所有北方的农作物都适宜在这里种植,并产高质优。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企业网站模板     儿童玩具潮流购物商城网站建站模板免费试用    德阳响应式网站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