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新城区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新城区气候概况

  呼和浩特新城区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新城区气候概况

  呼和浩特新城区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150102

  官网:www.hhxc.gov.cn

  地址:成吉思汗街道成吉思汗大街29号

  邮编:010000

  车牌:蒙A

  电话:0471-2269692

  新城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东北部,北面和东面以大青山为界与武川县和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隔山相望,南与赛罕区接壤,西与回民区毗邻。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1°35′-112°05′,北纬40°48′-41°07′。全区总面积70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55平方公里,农区和山区645平方公里。总人口58.575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37.676万人,农区和山区人口20.8995万人;有蒙、满、回、汉等38个民族,是满族聚居区。区内驻有自治区、呼市两级党政军机关,呼和浩特火车站、长途汽车客运站以及邮电、通讯等机构。新城区是自治区和呼和浩特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交通及新闻、信息中心所在地,是呼和浩特市对外开放的窗口。

  【行政区划】

  全区设1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工业园区:海东路街道、锡林路街道、中山东路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东风路街道、迎新路街道、成吉思汗街道、保合少镇,24个村民委员会、48个社区居委会。

  【历史沿革】

  清乾隆四年(1739年)山西右卫“绥远将军”王昌率军移驻,在“归化城”东北5千米处建造了一座军事驻防屯兵城,取名“绥远城”,俗称“新城”。

  1951年7月3日,将原新城的五区和火车站的六区合并为第一区,在火车站设有办事处,区政府驻关帝庙街。

  1953年11月8日,第一区正式改称新城区。

  1954年,区政府迁往建设西街。

  1966年8月20日,新城区更名为东风区。

  1973年,东风区机关迁往新城西街。

  1979年3月20日,恢复新城区称谓。

  1996年,全区面积35.0平方千米,人口约35.6万人(根据《中国政区大典》),占市区总人口55.5%。辖西街街道、迎新路街道、人民路街道、海拉尔路街道、锡林郭勒北路街道、中山东路街道、东风路街道、东街街道、大学西路街道等9个街道。区政府驻西街72号。

  2000年5月14日,国务院(国函[2000]42号)批准同意呼和浩特市调整市辖区行政区划:将新城区的人民路、大学西路2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乌兰察布西路以南的部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南的部分划归赛罕区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新城区辖锡林郭勒北路、新城东街、新城西街、海拉尔东路4个街道办事处,中山东路街道办事处位于健康街以北、呼伦贝尔南路以西的部分,东风路街道办事处和迎新路街道办事处位于东风路以北的部分,以及从原郊区划入的毫沁营、保合少、小井3个乡,巴彦镇的塔利、生盖营、讨思浩、榆树沟、姚家湾、古路板、甲兰板、野马图8个村委会,巧报乡的府兴营、麻花板、新城、三合村4个村委会。区人民政府驻新城西街。(实际是1999年7月1日调整;全区面积699.6平方千米)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新城区总人口409629人,其中:西街街道51085人,中山东路街道22916人,东街街道36469人,锡林郭勒北路街道28978人,海拉尔东路街道72937人,东风路街道47177人,迎新路街道24522人,毫沁营乡108486人,保合少乡10798人,小井乡6261人。

  2001年4月,撤销毫沁营乡,设立毫沁营镇;撤销小井乡,并入保合少乡。调整后,新城区辖7个街道、1个镇、1个乡:海东路街道、锡林路街道、中山东路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东风路街道、迎新路街道、毫沁营镇、保合少乡。

  2002年,新城区政府迁至呼伦北路,成吉思汗大街9号。

  2003年村居调整后,全区辖30个行政村、60个社区。

  2006年,撤销毫沁营镇、保合少乡,合并设立保合少镇【实际可能是:撤销保合少乡,设立保合少镇;撤销毫沁营镇,设立成吉思汗街道】;开展麻花板、府兴营、三合村、新城村四个村的“村改居”工作。全区面积700平方千米,其中城区31平方千米,农区669平方千米;总人口45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为5万人;辖1个镇、7个街道,26个行政村、47个社区。

  2009年,将成吉思汗大街街道的东护城河南街社区(原新城村)划归东街街道管辖。全区面积700平方千米,其中城区55平方千米,农区645平方千米;总人口56万人。辖8个街道、1个镇:海东路街道、锡林路街道、中山东路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东风路街道、迎新路街道、成吉思汗街道、保合少镇。共有26个行政村、46个社区。

  2010年,西街街道的护城河社区更名为星火巷社区。

  截止2012年全区辖1镇、8个街道办事处和一个工业园区,24个村民委员会、48个社区居委会。

  新城区气候概况

  新城区东西长40.5公里,南北宽37.4公里。辖区地形主要由山地、山前冲积扇地和平原三部分构成,山区约占全区面积的60%。大青山在区境内东西长约40.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最高海拔为2149.5米;城区系大青山南麓山洪冲积扇平原,平均海拔为1050米。境内的地表水资源较少,河流多属季节性沟河,较大的沟河有6条,水源多为雨季沟谷的汇流水,部分来自山泉,只有汛期水量大而集中,平时只有少量的山泉水,有时断流。境内的地下水资源较丰富,浅水一般埋深在40米以内,深层承压水埋深在60—120米之间。土壤类型比较丰富,山区形成灰色森林土、灰褐土;丘陵多为栗褐土、灰色草甸土、草甸沼泽土、粗骨土;平原是洪淤栗褐土、砂石土等。灰色森林土、灰褐土腐植质层较厚,有机质含量较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新城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其特点是:春季风多雨少,升温快;夏季湿热多雨,降水量集中;秋季短促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较长,干冷少雪。年平均气温 6.7℃,山区比平原低2—3℃;冷热变化剧烈,夏季平均气温21.3℃,极端最高气温38.5℃;冬季平均气温-7.4℃,极端最低气温-30.5℃。年平均降水量为397.9毫米,最大日降水量为130.6毫米,山区降水量多于平原,年降水量的60—70%在夏季,多集中在7、8月份。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为2862.8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 65%,多集中在3—5月。霜冻在春秋两季出现,春季终霜迟,秋季初霜早。平原无霜期在121—150天,山区在90—100天。春冬季多西北风,夏秋季多东南风。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玛莎玛索官方网站     三门峡响应式网站建设    锡林郭勒盟H5响应式网站建设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