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晋中市政府领导及简介
晋中政府网站导航包括各级政府网站网址、邮编、晋中市政府领导及简介
晋中市简介
行政区划代码:1407
官网:www.sxjz.gov.cn
地址:榆次区新华街199号
邮编:030600
车牌:晋K
电话:0354-2638808

晋中位于山西省中部,东依太行,西临汾河,北与省会太原市毗邻,南与长治市武乡县相交。位于晋中盆地的中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文化气质十分独特鲜明,发展潜力巨大无限的,古老而现代化的地区。其本身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商代后期境内就有大小城邑出现,更在春秋时期开始设立县一级行政建制,境内文化熏陶及景观旅游资源异常活跃,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就在晋中地区。
晋中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3′-114°28′,北纬36°39′-38°06′,地势东高西低,山地、丘陵、平川呈阶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晋商文化旅游区的6县、市、区正好位于晋中西部平川、汾河谷地。但这一地区的东部和中部地形仍以山地、丘陵为主。
晋中是晋商故里,纵横商界600年。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西方学者把山西商人同犹太商人相媲美,实可断言山西商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太谷、平遥商人的商号店铺遍设全国各地,三百年前,就有祁、太、平客商的足迹远涉澳门、日本、西亚和俄国、外蒙古,西欧。他们最大的成就,是1824年,在平遥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家金融机构“日升昌”票号,以此为代表的山西票号“汇通天下”、走西口,揽中华,“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创造“海内最富”,平遥城的市楼南大街曾被喻为“中国的华尔街”,也是中国银行业行业的早期诞生地。从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走红,到电视剧《白银谷》《乔家大院》、话剧《立秋》、舞剧《一把酸枣》的轰动;晋商文化似乎是一个不太久远的文化层拉出山西,席卷全国。承载着晋商文化丰富内涵的“四大城”(太谷城,平遥古城、祁县历史文化名城和榆次老城)“六院”(榆次常家庄园、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太谷孔祥熙宅院),展开双臂,迎接着全世界爱好诚信,倡导文明,爱好和平的各界朋友。晋中还是老革命根据地,是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129师部和中共中央华北局所在地,太行山上,留下了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左权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英勇指挥的传奇故事和军民团结浴血奋战的光辉足迹和永恒主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昔阳的大寨村,更成为当时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在全国掀起了“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晋中也是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集散地:“寒食节”发源于介休,牛郎织女的传说发源于和顺,寿阳传说是寿星的故乡,左权小花戏,祁太秧歌,榆社霸王鞭等民间文化滋养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劳作的人们。
【土地】全市土地总面积2460.6万亩,占山西省土地总面积的10.5%,居山西省11个地(市)第4位。其中耕地面积585.4万亩(基本农田502.01万亩),园地47.38万亩,林地533.44万亩,牧草地161.92万亩,水域面积51.54万亩,建设用地134.38万亩,未利用土地945.82万亩。全市人均占有耕地1.92亩。
【矿产】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金属矿种11个,非金属矿种22个。主要有煤、铝土矿、铁、铬铁矿、钛铁矿、石膏、水泥用石灰岩、耐火黏土、石英岩状砂岩、水泥配料用黏土、电用石灰岩、硫铁矿等。其中钛铁矿和铬铁矿保有储量居山西省之首;石膏、煤炭分列全省第三、第七位。石膏矿储量13601万吨,煤炭储量192亿吨,以矿石品位高、矿床规模大、埋藏浅著称,为晋中绝对优势矿种。探明储量为铁矿2902.7万吨、铝土矿4413.6万吨、石灰石5050万吨,为相对优势矿种。各市县中,以灵石县、介休市矿产资源最多,主产煤炭、铝土矿、石膏、石灰石等,灵石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介休为全省最主要的焦炭生产基地。
【水】据评价资料,全市水资源总量为15.6亿立方米,其中河流径流量10.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0.4亿立方米,二者重复量5.0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85立方米,土地亩均水资源量297立方米,均略高于山西省平均水平。受地形、气候及自然植被影响,东部山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工农业比较发达的西部平川6县、市、区,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为378立方米和170立方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植物】晋中植物种类齐全,林木、果木、药材、花卉、藻类、菌类皆备,共有116科、892种,其中野生植物747种。树种主要有油松、山杨、白桦、辽东栎、侧柏、白皮松、杜松等,森林资源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和太岳山脉主脊两侧,以老庙山、万山、人头山、跑马坪、四县垴、蒙山、绵山、石膏山一线为多,其次是白羊山、阳曲山、观音垴、南天池、乌金山、罕山、方山等山地。名贵树种主要有白皮松、杜松、核桃楸、翅果油松、刺五加、猕猴桃等,珍稀名贵中药材有绵贝、元胡、羽叶三七,野生油果植物以沙棘、辽东栎、榛子、山桃、山杏、酸枣为主,且分布广阔,面积较大。干果经济林以核桃、红枣、花椒、柿为主,且分布集中,栽培历史悠久。全市森林总面积(包括经济林和四旁植树)506.3万亩,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森林覆盖率为20.59%。国家级森林公园辖区有4个,分别为榆次乌金)、灵石石膏山、寿阳方山、左权龙泉山。全市有天然草地资源818.2万亩,其中300亩以上连片性草地704.4万亩。品质优良的牧草有50多种。
【动物】晋中动物种类计有陆栖脊椎动物27目231种,其中鸟类172种,哺乳类42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金雕、大鸨、玉带海雕、黑鹳、豹5种,二级保护动物有斑嘴鹈鹕、灰鹤、大天鹅、鸳鸯、鸢、苍鹰、雀鹰、松雀鹰、大砖、普通鹜、鸟雕、白尾鹞、猎隼、游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红隼、雕鹗、小鹗、长耳鹗、短耳鹗、水獭、原麝、黄羊、青羊等26种。
【行政区划】
晋中市国土总面积1.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24万,行政区划分为1区(榆次)1市(介休)9县(太谷县、祁县、平遥县、灵石县、寿阳县、昔阳县、和顺县、左权县、榆社县),设有118个乡镇,14个街道办事处。
【历史沿革】
晋中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在距今约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活动。商代后期,出现城邑。
春秋时期,开始设立县一级的行政建置,境内设有祁(属今祁县)、邬(属今介休)、涂水(属今榆次)、马首(属今寿阳)4县,为晋国统领;东部有白狄族所建肥国(属今昔阳)。战国时,全境分别为韩、赵、魏三国所据有。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境地属太原郡和上党郡管辖。东汉时,在今昔阳置乐平郡,始有县以上的郡一级建置,全境分属太原、上党、乐平3郡。三国时归魏并州统辖,为太原、上党、西河、乐平4郡所领。北魏统一北方后,改属并州太原郡、乡郡(初治今榆社县社城镇,后迁今武乡县故县镇)、乐平郡、上党郡和汾州西河郡(治今吉县)。此后相继属于东魏、北齐。隋初废郡设州,改属并、介、韩、辽(开皇十六年设,治今昔阳)、吕5州。后废州复郡,属太原、西河(介州改)2郡。不久,又改属太原、介休、霍山3郡。唐代建置变化频繁,境地由并、介、吕、韩、太、辽、榆、受、箕、汾、仪等州及太原府相继领属,至883年(中和三年)定型为太原府和汾、辽2州统领。其中榆次、太谷、祁县、寿阳属太原府,平遥、介休、灵石多属汾州府,乐平、和顺、榆社属辽州。北宋时期,境地属河东路太原府、汾州、辽州、平定军管辖。宋金南北对峙期间,属于金。元代,分属冀宁路和晋宁路。明清两代,分属于太原、汾州、平阳3府和辽、平定、霍州3个直隶州。
民国初期,全境分属冀宁道和河东道。
1927年(民国16年),废除道制,直属山西省督军府(后改山西省政府、山西绥靖公署)。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晋中境内各县抗日民主政府相继成立,分属于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边区政府管辖。
1948年7月,晋中全境获得解放,各县暂归华北区太行一专区、太岳一专区和晋中(旋改称太原)一、三专区管辖。
1949年9月,山西省人民政府设立榆次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为省政府派出机构。从此,晋中开始成为一个统一的行政区域,称榆次专区。
1950年8月,改称山西省人民政府榆次区专员公署。
1955年2月,更名山西省榆次专员公署。
1958年11月,改名晋中专员公署,俗称晋中专区。
1968年9月,成立晋中地区革命委员会。
1978年5月,改设晋中地区行政公署,仍为山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1999年9月24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晋中地区,设立晋中市(地级市),所属榆次市改为榆次区。
2000年10月,晋中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
晋中市气候概况
全市河流以太行山、太岳山中脊为界,分属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东部河流多属海河流域南运河、子牙河水系,主要有松溪河、清漳河、浊漳河;西部河流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主要有潇河、乌马河、昌源河、惠济河、龙凤河、静升河。
晋中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季节变化明显。总的特征为: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全年太阳日照时数平均为2530.8小时,榆次最多,灵石最少;辐射总量为545-581千焦/平方厘米,寿阳最大,昔阳最小。年平均气温9.4°C,其中平川区平均为10.4°C,东山区平均为8.1°C。年平均无霜期151天,其中平川区为160天,东山区为140天。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份,年平均降水量479.6毫米,其中平川区为437.4毫米,东山区为530.3毫米,东山区比平川区偏多93.9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718.4毫米,一般平川区大于东山区。
由于受境内复杂的地形影响,气候带的垂直分布和东西差异比较明显,总体表现为热量从东向西递增,降水则自东向西递减,即气温西部平川高于东部山区,年较差在28.2°C-30.4°C之间,降水东部山区多于西部平川,一年最多相差160毫米。
处于西部平川的晋商文化旅游区6县、市、区气候比较温和,昼夜温差变化较小,年平均气温比其他县高2-3°C,夏季7月份高出3-4°C。最热区为灵石县,年平均气温比全市高1.5°C,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平遥县,达39.6°C(1999年7月30日),为全市最高值。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化妆品护肤品商城购物网站开发 三合一网站建设 网站建设全包一条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