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成长桥梁书(注音版,全3册) 北川千春,青山邦彦 著 北京联合出版
编辑推荐
◎主题鲜明,关注孩子心理成长。
《小熊的好朋友》:哪怕认识只有一天,也可以成为好朋友。
《旅行的小屋》:有亲人、有欢声笑语,才是真正的家,亲情无价!
《娜琪的愿望》:即使不是第一个被别人喜欢的,也没关系,做自己很重要!
三个故事,三个主题:亲情、友情、自我,涵盖孩子成长中的亲子关系、人际交往以及自我肯定。全面帮助孩子解决成长中的心理困惑。引导孩子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懂得爱自己。
◎精准定位桥梁书,认识拼音vs积累汉字,帮助孩子从图画阅读过渡到文字阅读。
拼音学习也是入学前后家长非常重视的一个部分,目前人教社一年级教材中都均有注音。加注拼音方便家长,也能让孩子自主阅读。
◎三个故事字数由少到多,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实现阅读进阶。
生僻字少,句子短小,故事情节简单→文本难度略有提升,故事情节丰富。
◎名家导读,吃透故事内容。
邀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作序,为家长讲述桥梁书在孩子早期阅读中的重要性。
作家瑛子倾情解读三个有趣的故事,助力每个家长和孩子更好地理解每个故事的内容。
内容简介
《生命成长桥梁书》系列共三册,每个小故事有一个主题,分别是亲情、友情、自我。《小熊的好朋友》中,虽然两个小伙伴在一起只有一天,但他们都信守承诺,成为彼此互相牵挂的好朋友。《娜琪的愿望》中,当娜琪试着一个人干自己喜欢的事,她发现原来一个人也可以很有趣啊。《旅行的小屋》则通过富有哲理的故事和美妙的图画,让孩子明白家庭和家人的意义。
分册内容简介如下:
《小熊的好朋友》:小熊在爬山的途中遇到素不相识的白茸茸的小妖怪,两人决定一起登山。途中遇到岔路口,他们约定各自走一条路,然后山顶见。先到山顶的是小熊,他一直在等小妖怪,直到太阳下山。小妖怪一边想着小熊,一边拼命爬上有些陡的坡道。他们最终会在山顶相见吗……虽然两个小伙伴在一起只有一天,但他们都信守承诺,成为心心念念的好朋友。
《娜琪的愿望》:猫咪娜琪的学校来了一位转校生普瑞希拉,她非常漂亮,想在这个学校交到最好的朋友!娜琪的愿望是成为普瑞希拉最好的朋友,很遗憾,她没有被选上,这让她有点难过。一次,她偶然发现了校长的秘密小屋,校长给娜琪讲了独自冒险的妙处。娜琪试着一个人干自己喜欢的事,她发现原来一个人也可以很有趣。
《旅行的小屋》:河边有一个圆木小屋,只有一扇门、一扇窗,房间里空荡荡的。圆木小屋想知道自己为什么寂寞,于是决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旅途中,他遇到了三家住在一起的石头房子、齐心协力帮助鼓励自己的螃蟹们、担心自己会成为姐姐负担的小兔子萨罗。小屋逐渐找到自己寂寞的原因……书中富有哲理的故事和美妙的图画,能让孩子明白家庭和家人的意义。
作者简介
北川千春,从幼儿教育工作者转为儿童文学作家。《知子的平凡哥哥》获得2003年儿童文艺新人奖;《铅笔盒里的天空》获得2019年浜田广介童话奖、儿童笔友会奖童话奖。另有《悦子真好》《姐姐太不可思议了》《好可爱好可爱,喜欢你了》等多部作品面世。
东直子,日本小说家、和歌创作者。1996年获得第七届和歌歌坛奖。2016 年以《线之森之家》获得第三十一届坪田让治文学奖。著有《谢谢你回来》等作品。
吉野万理子,日本小说家、剧作家,2005年以《秋季大三角》获得首届新潮社流行文学新人奖。多次入围野间儿童文学奖、小学馆儿童出版文化奖,并以《剧团6年2组》《秘密校园》分获第 29 届、第 32 届宇都宫儿童文学奖。
绘者等:
青山邦彦,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建筑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后加入建筑设计事务所,之后开始创作图画书。荣获第 17 届讲谈社绘本新人奖,作品曾入选博洛尼亚绘本原画展纪实类奖项,著有 《建筑师的大创造》等作品。
吉田尚令,日本插画家。凭借《希望牧场》入选 IBBY 荣誉榜单,作品有《下雨的书店》系列及《小狗白面包》《盛开的冬日之花》等。
高桥和枝,插画师,作品有《小熊的快乐生活》《流浪虎斑猫》《小熊悠悠》《小熊悠悠的家》《咖啡时间》《月夜与眼镜》等。
目 录
《小熊的好朋友》
《旅行的小屋》
《娜琪的好朋友》
前 言
小脚踏上,群上在那方
梅子涵
文学阅读应当列为现代儿童培育的愉快“功课”,它不同于通常的功课——必须解题,而是指必须存在。它应该在儿童的生活视野和听力里,应该在他们的书桌上和背包里。
儿童年纪很小的时候,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在图画里。长大些了,应该学习文字阅读,而且要学会写汉字、写小文段,乃至写文章。于是便需要一种过渡性的读物,既有图画,又有浅显的文字,它像一座桥,连接两岸,儿童可以轻松、愉快地踏上。图有形趣、神趣,文字的意思大致明白,即使不明白,问一下大人,便立即可懂……
“桥梁书”的概念由此而来。它诞生于外国,中国人乐于接受和运用。
每一册书都不会厚,薄薄的才是吸引儿童的形象。属于儿童的风筝都不可太大,小小的,从手中放出,细细的绳子扯得住,儿童便把小小的自己一同放上了天空。儿童年幼时的书——桥梁书,必须轻盈些。趣味、情感、思想……都能被他们捧得住,不往下坠。轻盈不是轻飘的碎屑、浅陋的逗乐,深刻不是只荡起不回落的秋千。文字也简洁灵动,四声组成,读出气息便是风铃;怎么听,都有笑意,即使含些小忧伤,但有光亮映照,晃动出美丽的影子。枝头的啼鸣仍是低处生命的跃然飞起,未来的笑正来自今天的心里。
桥梁书是一篇结构精巧的童话,是一首句短意不晦的诗,比寓言情节丰富,又是一个真正的小说的小模型……
桥梁书的一切都要合乎适龄儿童的认知、审美尺度,而不是加上汉语拼音便可!
如同一个老大的人,穿上小小孩的衣裤,坐在小矮凳上,假装天真地拍着手、唱着“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就真的又成孩童。我们的出版不要做搞笑事。
但也不要出口便喊“经典”,总是高山大河,难以流出小溪流。小树林、小池塘、小鸟、小木偶,都是儿童喜爱亲近的。
桥梁书是小孩子们捧起、读了,能走向远处的读物。远处是什么呢?我们无须一程一程代为描绘,而是一个个小小人,渐渐长大的人,自己描绘出的。如同我们自己,也是描绘出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