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最随美人意 王帅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辑推荐

  *知名收藏家王帅的美学随笔,一部汇集十年收藏心得的用心之作。

  全书52件(套)近现代书画藏品均为作者的私人收藏,囊括张大千、潘天寿、林风眠、朱自清、陈梦家、孙犁等众近现代名家绘画与诗文稿。

  因为爱,所以坚持;因为爱,所以表达。读画、看花、怀人,书中每一件作品的入藏背后,是作者结出一段有心的机缘。

  *别具一格的文风带领读者从艺术收藏看人生。

  “真爱无需斯文,表达必须露骨。”

  本书作者对书画的解读不局限于传统的考释,不囿于美学的抽象,只独出机杼:是庄周目击而道存,是书画与自己、与孩子、与母亲、与妻子的关系,是融入生命体验与人生情感记忆的记录,是一次对美的解读。

  *白谦慎、郭彤、老树、邱兵、薛龙春、周永良,众多名家联袂倾情推荐!

  画里画外,王帅游走在真实与想象的世界中,用纯净的文字,记下对人间的种种感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 白谦慎

  在我们心目中,王帅是难得的不需要招商的藏家。不认识他的时候,我们通过他的遴选识别他;认识他以后,我们通过他的聊天寻找他的心宜。而今又有了文字,看起来藏家藏品和文字三者的会合,的确能带来比收藏本身更多的本真袒露,这种同频可能就是收藏的真谛,或者说比真谛更多一点明目张胆的喜悦。

  —— 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副总裁兼书画部负责人 郭彤

  我不懂画,也不懂艺术,但我读王帅这本书的时候,很快活,就像一个年迈的老人突然扔掉了拐杖,在田野上兴高采烈自由自在地走着,爱到哪儿去就可以到哪儿去。

  ——邱兵

  好的文字不在乎说些什么。王帅打着读画的名义,其实是在读人。读古人,读现代人,读各种人,读着读着就读成了自己人。

  他的脑子转得快,语言跳荡,看着东拉西扯,最终还能扯到一块儿,还叫人挑不出毛病,这是个本事。

  这个本事的来源,我想一个是天真易感,于万物见之多情,于所遇多有好奇探究的冲动。一个是知道便可,见好就收,没想着搞出一番道理来成为一方专家。还有一个就是性情所至,不计得失,说完了先让自己痛快一阵子再说。

  ——老树 刘树勇

  他的读画,大抵也是两种情绪的交替。有时特别欢快,温情,尤其是谈到画和他的关系,和他孩子的关系,和他孩子他妈的关系;有时又特别感伤,在写到朱自清、陈梦家、吴湖帆、王世襄和他们的妻子时,王帅几乎将自己代入到画中,代入到写字、作画的人身上,然后通过很小的细节,将苦难、荒唐撕开来给我们看:你看你看,它的底色有多美好!!!情深而文明,我想大率如斯。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 薛龙春

  有些读画文章,习惯于写论文,意在说理,往往质胜于文,甚或言辞奥涩。王帅自谦外行,可他却是画中人读画,真心真情,妙言隽语,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

  ——浙江省文物委员会委员 周永良

  *出挑颜值&精美设计!

  全彩四色印刷,特别设计手卷拉页,便于读者欣赏。

  *本书版税全部献给魔豆妈妈基金,让爱温暖四季你我!

  内容简介

  春风最随美人意,为她开了百种花。

  月移花影香满室,此生只对她低头。

  自古好事者皆因真爱而入藏书画,而本书中的诸文字,正是作者对其收藏近现代书画、诗文稿的付出与心血的真爱。这份爱在作者收藏的一幅幅书画、手稿中,是对母亲的思念、对妻女的关爱,也是自身对世间百态的经历与品评,更是对时代风物的体味与琢磨。

  本书是一本以读画为主题的随笔集。旧画、旧人、旧事,以颇具个人风格的文字,道尽作者对十几年来对其近现代书画、手稿收藏前后的始末,试图读尽画内的旨趣,叩问世间的美。

  作者简介

  王帅,山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暨南大学讲座教授,芸廷文化发起人,阿里巴巴荣誉合伙人,“天使望故乡”联合发起人。

  精彩书摘

  同是天涯沦落人——读林风眠《瓶花仕女》

  解决人生问题的话题,从来不是解决个人问题的苦药。

  我看到林风眠先生的画首先想到了自己。

  我听到呐喊,听到挣扎,听到骄傲,听到寂寞里的忧郁和安静。听到一朵野花在荒野里开了又谢了的声音。

  我看到美,被打回原形,似乎看到白骨精的不甘不舍,看到白娘子的不得不舍,看到命运的几种后果:不得不认,还是我就不认。

  这要命的美啊。是无常。是被安排的命运。

  这被安排的命运啊。是忧伤里的阳关三叠,阴阳两隔,不知所去。

  你看到也好,听到也好。

  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它透过松林和坟丛,悸动而闪亮。

  公正的“中午”在那里用火焰织成

  大海,大海啊永远在重新开始!

  多好的酬劳啊,经过了一番深思,

  终得以放眼远眺神明的宁静!

  沈苇保尔·瓦雷里的《墓志铭》,卞之琳译

  我把这张画挂在我的家里。我写过一段文字:

  漂亮不过我的妈妈,我跟我妈妈不见面已经三十七年矣。她是美好的,受苦的。她的所有,影响我的所有。我看到林风眠先生的画。我想起你。没有人知道我为什么执意要买她。就当买一缕风,一声钟,一个梦不到的人的梦。一个一辈子的孤单和一场黯然销魂吧。事实上,我所有想掩盖的事实就是,我亲爱的妈妈,在1984 年,离开了我。

  林风眠说:“我是睁着眼睛在做梦,我的画确是一些梦境。”

  林风眠对表现女性之美情有独钟,或许是他心有所寄。他六七岁时,年轻的母亲因违反族规,被族叔们捆绑在林家祠堂前的石柱上受到毫无人性的折磨。他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当时被关在屋子里,不让出来,当时什么都不知道,也没看见这些惨剧,在家突然有一种感觉,突然愤怒疯狂起来,我拿起一把刀,冲出门大叫,我要杀死他们,将来我要把全族的人都杀了。远远地看到了妈妈垂头的形象。很多人把我抱牢了,夺了我的刀,不要我接近妈妈。我大哭大叫了一顿,他们把我抱回家里。”他母亲后来被族里人卖到外乡,从此母子再也没有相见。

  他在法国卢浮宫时说,每每看到《蒙娜丽莎》就要流眼泪。他说总觉得那是母亲的凝望和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