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 [日] 太宰治 著,烨伊 译 武汉出版社

  编辑推荐

  人间失格:残酷青春中深的绝望和挣扎。

  本书是太宰治灵魂深处无助的生命绝唱,同时也是村上春树绝望凄美的灵感源泉。

  透过主人公复杂的内心,我们可以窥视到我们内心那个曾经懦弱而又渴望实现的自我。

  本书是一部充满迷茫与绝望的永恒的青春文学,是献给正在以及曾经在迷茫中挣扎的人很好的心灵慰藉。

  内容简介

  本书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太宰治具影响力的小说作品。本书又名《丧失为人的资格》,发表于1948年,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纤细的自传体中透露出别致的颓废,毁灭式的绝笔之作。

  本书蕴藏了其短暂一生的种种遭遇和内心的迷茫挣扎。即使时移世易,更深的绝望依旧源自内心的迷茫,而这种迷茫和彷徨几乎贯穿了太宰治以及我们每个人的青春。因此,《人间失格》是一部残酷而永恒的青春文学。只是,在迷茫的灵魂破碎之后,有人选择在喧嚣中继续生命,而太宰治诗意地离去了。从他的作品中,你可以读懂曾经的彷徨与绝望,看到我们内心那个懦弱而又渴望实现的自我。

  作者简介

  太宰治,1909—1948,与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齐名的作家。出身于贵族家庭,从小体弱,心思纤细敏感。高中时开始发表随笔,1935年,短篇小说《逆行》入围芥川奖,1945年《女学生》获第四届北村透谷文学奖。本书选取的《人间失格》、《Goodbye》、《维庸之妻》等是其公认的代表作。太宰治一生多次求死,最终在自我放逐和沉沦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他向世人展示了无与伦比的才华,留下了众多不朽之作。其作品多采用“私小说”的自我告白形式,充满了纯粹而敏锐的感受性,渗透着心底真切的迷茫、无助、挣扎,以及深深的绝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目录

  人间失格

  Goodbye

  维庸之妻

  阴火

  满愿

  候鸟

  心之王者

  秋风记

  雪夜的故事

  美男子与香烟

  奔跑吧!梅勒斯

  精彩书摘

  总之,我不懂。旁人承受的痛苦的性质和大小,我完全琢磨不透。现实生活中的痛苦、只是吃个饭就能化解的痛苦,或许才是莫大的痛苦。也许,我刚才所说的那十个灾祸在这些痛苦面前,不值一提。也许那些我无法理解的痛苦才是凄惨的阿鼻地狱。果真如此么?我不知道。但即使如此,那些人依然不想轻生、不会发狂,纵谈政治、毫不绝望、毫不屈服、继续与生活作战。他们不觉得痛苦么?他们变得自私自利,甚至视其为理所当然,难道从未怀疑过自己?若真如此,那真是快活。不是每个人都是如此吧?真的都满足于此吗?我不知道……在夜里酣然入睡,一早醒来就会神清气爽吗?他们做了怎样的梦?走路时想些什么?想着钱的事情?不会仅此而已吧?我似乎听说过“民以食为天”,却从未听过“人为钱而活”。不,也许因人而异吧……我还是搞不懂……思绪渐感困惑之时,我愈发惶恐不安,仿佛自己是这世上的异类。我与旁人几乎无法交谈,因我既不知该谈些什么,也不知该从何谈起。  我逐渐对这个世界放下戒心,慢慢地发现它其实并没那么可怕。迄今为止,我对这个世界的恐惧,更类似于对“科学迷信”类的恐惧。例如春风里夹杂着数十万百日咳细菌;澡堂里成千上万的细菌会致人失明;理发店里隐藏着数以万计的秃头病病菌;省线电车的吊环上有疥癣虫攒动;生鱼片和生烤猪牛肉里潜伏着绦虫的幼虫、肝蛭和各种虫卵;赤脚走路玻璃碎片划破脚心时,碎片会在体内游走,刺破眼珠,致人失明。兴许从科学角度来看,的确有数以万计的细菌在空气中游曳蠢动。但我知道,如果我无视它们的存在,它们便与我毫无干系,只是转瞬即逝的“科学幽灵”罢了。还曾听说,若每人饭盒里剩三粒米,千万人如此,每日则会浪费掉几袋米。或是每人每天少用一张纸巾来擤鼻涕,千万人一同行动可以省出一池纸浆。  ……

  前言/序言

  我曾见过三张那个男人的照片。

  第一张,应该是他童年时的照片,年龄约莫十岁。这个孩子站在庭院池畔,被一群女人(或许是他的姐妹们,抑或表姐妹们)簇拥着,穿着粗条纹和服裤裙,头左倾三十度左右,笑得很难看。难看?不过,如果感觉愚钝的人(亦即那些对美丑不敏感的人)摆出一副冷淡麻木的表情,随口客套一句“真是位可爱的小少爷呢”,这夸奖听上去也不像是虚情假意。可若是对美与丑稍有鉴赏能力的人,或许只消看一眼,就会颇不愉快地嘟囔一句“什么嘛,这孩子真招人讨厌”,然后像掸落毛虫似的把照片扔到一边。

  说不上为什么,那孩子的笑脸,愈看愈让人感到莫名的厌烦与阴森。那根本就不是在笑。那孩子一点笑的意思都没有。他握紧双拳的站姿便是证据。人,是不会在握拳的同时还笑得出来。只有猴子才会。那分明是猴子的笑容——只是在脸上挤出丑陋的皱纹而已。照片上的他诡异至极,若有人说他是“脸皱成一团的小少爷”也不为过,且他表情猥琐,让人很不舒服。迄今为止,我从未见过神态如此诡异的小孩。

  第二张照片里,他的脸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那是他学生时代的照片。虽无法断定是高中时代还是大学时代,但照片里的人已然一副相貌俊美的学生模样。不可思议的是,照片上的他,同样没有活人的气息。他穿着校服,胸前的口袋露出白色手帕的一角,两腿交叉坐在藤椅上,面带笑容。这次不再是满脸皱纹的猴子笑脸,而是相当有技巧的微笑了,却不知为何,还是与常人有异。类似于血气的凝重,或是生命的艰涩之类切实的东西,在这笑容中概不存在。那笑容不像鸟,而像鸟轻盈的羽毛。他笑着,如同一张白纸,让人觉得,他的一切都是虚假的。这笑容,用“矫揉造作”不足以形容,说是“轻薄”也不妥当,说成“娘娘腔”也不贴切,说是“赶时髦”也全然不符。而且,仔细端详后发现,这位美少年身上依然有种莫名的诡谲气息。迄今为止,我从未见过如此诡异的俊美青年。

  第三张照片,最是出奇。其年龄无从推测。他的头发略显花白,在脏乱不堪的屋子一角(照片清楚地拍出屋子的墙壁约有三处已崩裂),两手在小小的火盆上烤火。这次他没有笑,没有任何表情。似乎他坐在火盆边伸手烤火的间隙,生命就会自然消亡一样。这着实是张令人厌恶、触霉头的照片。怪异的地方不止于此,由于这次刻意给了面部特写,我得以仔细观察这张脸的构造。额头普通、额头上的皱纹普通、眉毛普通、眼睛普通,鼻子、嘴、下颌也普通。天哪,这张脸岂止没有表情,简直不会给人留下任何印象,因为它毫无特色。倘若我看了这张照片后闭上眼,完全不会记得这张脸的模样。我能记起房间的墙壁和小火盆,但房间主人的脸却像云雾一般在我脑中消散,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那张脸构不成一幅画面,用漫画也画不出来。再次睁眼去看,我甚至也不会有“啊,原来长成这样,想起来了”的喜悦。极端地说,纵使我睁眼再看这张照片,也丝毫不觉熟悉,反而觉得怏怏不乐、焦虑难安,不自觉地想把目光移开。

  即使是所谓的“死人之相”,也应该比他更有表情,更让人印象深刻才是。或许把马的脑袋硬安在人的头上,才会产生与它类似的感觉。总之,任何人看了这照片,都会有种莫名的抗拒与恐慌。迄今为止,我从未见过长相如此诡异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