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中华文明 王巍 等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内容简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溯源中华文明》实证中华5000多年不断裂的悠久文明,阐释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讲述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问题,解释中华文明绵延不绝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成因。
《溯源中华文明》使全世界炎黄子孙得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明确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是真实的历史。《溯源中华文明》揭示了中华文明丰富内涵、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作者简介
王巍,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
刘庆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前所长
赵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
韩建业,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目录
目 录
001 导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
053 中华文明认定标准与发展道路
087 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
111 “古国时代”
131 论早期中国的“一元多支一体”格局
149 论原始宗教与祭祀在王权与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171 文化上和政治上早期中国的起源与形成
185 五千年不断裂的中华文明
231 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49 注释
前言/序言
编者的话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之一,是其中唯一延续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2023 年 6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要实施好‘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2002 年春,我国启动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项目由科技部立项作为国家“十五”到“十四五”重大科研项目,涉及考古学、历史学和自然科学在内的 20 多个学科,60 多个单位的 400 多位专家学者参加该工程,到 2022 年 5 月,此项工程进行了整整 20 年。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距今 5500 —3500 年间最能反映社会发展状况和权力强化程度的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河南二里头四个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的中心性遗址为研究重点,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和周围地区聚落分布调查,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对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需要解决几大关键问题:一是中华文明何时形成?有多久的历史?二是中华文明如何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华文明从多元起源到中原王朝为引领的一体化趋势是如何形成的?三是中华文明为何会走出一条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延绵不绝的道路?四是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道路和机制有何特点?五是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居于何种地位?
经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这一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中华文明探源研究就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早期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背景和原因,得出了以下认识: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二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溯源中华文明,为我们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认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源泉,为我们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强支撑。《溯源中华文明》围绕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五个突出特性,从考古实证出发,带领读者探究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的背景和原因。《溯源中华文明》的四位作者均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亲身参与者,乃至主要负责人,是阐释“中华文明起源”这一宏大、重要主题的适当人选。该书的出版,能够向读者诠释何以中国,带领读者理解何为文明,加深读者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认识和感悟,对中华文明的未来发展树立坚强信心。
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
2023 年 10 月
《溯源中华文明》https://www.netshop168.com/goods-981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