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如何成为一个高手) 美道格·莱莫夫//艾丽卡·伍尔韦//凯蒂·叶兹|译... 中国青年出版社 9787515346656》

图书介绍

包装:平装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15346656

作者:美道格·莱莫夫//艾丽卡·伍尔韦//凯蒂·叶兹|译...

页数:220

出版日期:2017-05-01

印刷日期:2017-05-01

开本:16开

版次:2

印次:4

字数:181千字

编辑推荐语

改变 9800万人的学习方式与成长轨迹,每30秒钟便有一人受益于它。 《罗辑思维》罗振宇支招刻意练习是成为一个高手的必经之路,一语道破学习之道,一条成为高效能人士的捷径,让你与目标之间距离缩短到只有“坚持”而已;42个方法教会你“世上根本没有学不会这种事” 42个刻意练习方法,专注解决进步瓶颈, 限度发掘你的潜能。 道格·莱莫夫、艾丽卡·伍尔韦、凯蒂·叶兹著的《刻意练习(如何成为一个高手)》是一本掀起欧美练习狂潮的奇书,一种简单到极易被人忽略,却又无比强大的成功模式! 运动员、 教师、 律师、 医生,跨界思维只为揭秘一个真相:人所不能及的天赋=人所不能及的刻意练习。唯有掌握 科学的精进方式,方能帮助自己、员工、孩子、学生、学员把事情做到 。

内容提要

刻意练习是一种简单到极易被人忽略,却又无比 强大的成功模式!练习极简单,又极复杂,每个渴望 进步的人,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是 还是员 工,都希望掌握练习的方法,抓住练习的规律,以把 事情做到 。那些持续奋斗、成长和发展的人之所 以成功,正是因为他们一直在不断地刻意练习。 全美培训界 引入注目的导师道格·莱莫夫通过 大量发生在 运动员、专职教师、 律师和经验 丰富的外科医生身上的实例,有理有据地告诉我们生 活中 重要的事情是如何在精心策划的刻意练习指引 下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 在道格·莱莫夫、艾丽卡·伍尔韦、凯蒂·叶兹 著的《刻意练习(如何成为一个高手)》中,作者立 足具体、实际的刻意练习,教会每个人利用那些经过 仔细筛选且相对简单的方法,帮助人们成为特定领域 的高手。这些刻意练习方法包括:专注练习20%的核 心技能;练习 擅长的,放大优势效应;反复练习正 确动作,加强大脑记忆;研究成功者,并进行正确复 制;将技能分解,进行专项练习;预先知道练习关键 点;有效利用反馈,及时改进;对抗惰性,让练习充 满乐趣…… 本书涉及的刻意练习方法一直被个人与管理者不 断实践,所有遵循这些方法的人,都成功掌控了自己 的工作和生活,并从中获得了无限快乐和幸福,所有 遵循这些方法的政府、公司、学校等组织都成功激发 了团队的潜力,并获得了所向披靡的力量。

目录

序言:刻意练习, 科学的精进方法

引言:一种极简单又极强大的成功模式

前言:人所不能及的天赋=人所不能及的刻意练习

第1章:刻意练习是什么

练习方法不对,越练越错

专注于练习能创造巨大价值的20%的核心技能

让大脑跟随身体,将技能变成习惯

为什么你会在淋浴、开车或刷牙时脑洞大开

集中时间和精力设定练习目标

练习 擅长的,放大优势效应

专项练习宁多勿少,实战演练宁少勿多

反复练习正确动作,加强大脑记忆

第2章:如何进行刻意练习

研究成功者,并进行正确复制

将技能分解,进行专项练习

为练习命名,减少沟通成本

模拟真实环境,整合所练技能

制订优质练习计划,大明帝王的三张面孔,有效推进练习

建立紧凑的练习程序,翻倍练习成效

第3章:如何让练习 精准

高手正确的示范和讲解,让练习如虎添翼

眼见为实,才能坚持不懈

为什么外语教师要用外语授课

孩子模仿天赋中的练习秘诀

为什么教孩子系鞋带那么难

成功足球教练所坚持的练习方法

记录关键镜头,反复推敲

第4章:如何扩大练习效果

有效利用反馈,及时改进

行动,行动,永远要行动在先!

即时反馈,速度决定了练习的质量

正面反馈,西游妖物志赵爽|责编:李荣,激发优势的力量

具体可行的反馈,让练习 有成效

关注重点,解决 紧要的问题

让关注反馈成为一种习惯

正确领悟反馈

第5章:如何在团队中进行刻意练习

敢于面对错误

克服练习障碍

对抗惰性,让练习充满乐趣

组建练习圈子

在共赢中实现个人进步

限度地发掘潜力

练习需要得到认可

第6章:如何实践在刻意练习中获得的新技能

在实战中找准观察点,精准解决问题

善用简短提示,锤炼新技能

高效沟通,强化新技能

不断挑战练习的新高度

精益求精,高效评估练习效果和影响

结语:公司、团队与个人如何高效应用刻意练习

精彩试读

练习方法不对,越练越错 我们总说“练习成就 ”,但是严格来说,练 习成就的是恒定。练习可以帮你把一项技能掌握得滚 瓜烂熟,但也可以让你白花力气,因为你所练就的可 能是一套正确的方法,但也可能是错误的方法。无论 是前者还是后者,你身上的肌肉群和大脑神经回路会 逐渐记住你一直重复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不断的重复 终就会成为一种习惯——无论这习惯是好是坏。

如果你的球队在场下一直练习错误的技能动作, 那么他们就会把错误带到赛场上。因此,练习的一个 至关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保证参加练习的人能够编译成 功密码——他们的练习方法必须正确得当——不管他 们练什么。这话听上去似乎算不上什么新鲜的观点, 但在很多时候练习是在为失败服务。这么说的理由不 胜枚举,但 有说服力的是以下两条理由。 ,我 们中几乎没有人会以高屋建瓴的眼光仔细观察练习的 过程,鉴别参与者有没有在进行正确的练习;第二, 我们会为练习者设置很多障碍,错误地以为增大练习 的难度和增加失败的概率,就可以刺激练习者学得 好,然而这只是在拔苗助长。我很快就会告诉你 多 关于这两个练习误区的事情,不过,在这之前,我想 先简单地聊聊一个题外话——夸大失败的作用。

你认识的熟人里肯定有人告诉过你这样的故事。

比如,你的卢叔叔回忆起当年学写一份辩护状(或骑 单车,或跳舞,或给屋顶铺上砖瓦),他一边回忆一 边感慨:“我的天,你可不晓得我足足试了100次。

前面99次都失败了,不过从哪儿跌倒我就在哪儿爬起 来, 我成功了。”也许你的卢叔叔就像他说的那 样,每件事都学得不错,那段百折不挠的奋斗历程在 他的记忆里变成了无价之宝——但不能仅仅因为卢叔 叔用他那套方法学会了许多本领,就笼统地认为他的 方法是 、 效的。为了学会这些技能,卢叔叔 也许搭上了比使用正确方法多出10倍的时间和精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励志故事可以变成另一个版本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他 加注重效率,那么他的成就 将远不止于此。

如果你的工作或期望就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获 得成功,如果你需要训练你的伙伴、你的队员或下属 ,使他们比别人做得 加出色(比如:评估投资现金 流量,在公立学校教书育人,干净利落地投出三分球 ),那么请记住,失败不是拿来炫耀的资本。也许失 败可以塑造品质,锤炼韧性,但在学习技能方面,它 的作用远远不及成功。

让我们言归正传,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说有的练习 是在为失败服务。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有效的练习要 求系统地对练习者的成功率一直保持高度的关注。“ 你要教他们,直到把他们教会为止。”这是伍顿的口 头禅, 的教师会经常检验学生们究竟学到了多少 知识——这个过程被称为“检查吸收量”,每隔一段 时间就检查一次。他们发现如果不主动调查学生究竟 吸收和掌握了多少知识,那么这块认知空缺就会越来 越大,间隔时间越长,就越难把握学生的学习效率, 所以 教师经常会自问自答:“学生真的理解了吗 ?对此,我真的有把握吗?”对练习而言,有计划有 步骤地观察练习者的练习状态,确保他们掌握要领, 并准确做到你努力教授的所有细节,这不仅需要检查 ,而且还要根据练习效果来进行指导练习。练习者如 果在某个动作上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可以再来一遍。

这个环节可以添加到练习的原始设定里(练习者回到 起点,重新再来)或者安排在临时的一对一的面谈中 (“查尔斯,咱们就站在这儿,把刚才那个动作再来 几遍”)。

检查练习者的掌握程度时,你需要对失败迅速做 出反应,并积极地做出修正与补救。但是由于检查评 估的角度因人而异,所以就需要我们把受训者的表现 当成数据来进行分析。假如你在进行一次训练,前三 个人的动作都不正确,但是紧随其后的第四个人却做 得 标准,你也许会以偏概全地认为:“不错,他 们都已经学会了。”听上去似乎有理,但你内心正确 的回应应该是:“唉,四个人里头只有一个掌握了。

”换言之,第四个人正确的表现确实是个好消息,但 它 应该引起你对前三个人的关注,而不能成为庆祝 练习成功的理由。

P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