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全新修订版) 英伯特兰·罗素|译者:耿丽 重庆出版社 9787229112325》
图书介绍
包装:平装
出版社:重庆
ISBN:9787229112325
作者:英伯特兰·罗素|译者:耿丽
页数:517
出版日期:2016-11-01
印刷日期:2016-11-01
开本:16开
版次:3
印次:4
字数:475千字
编辑推荐语
伯特兰·罗素 次为我们勾勒了西文哲学发展的清晰构架,他把 纯净的人类智慧,陈列其间,我们中的很多人也因《西方哲学史(全新修订版)》开始迷恋上哲学思考。本书有以下特点: ●《西方哲学史(全新修订版)》是畅销多年的经典版本,经过多次修订和改版,《西方哲学史(全新修订版) 英伯特兰·罗素|译者:耿丽 重庆出版社 9787229112325》,是目前市场上 适合大众读者阅读的版本。 ●编者在原著基础上增加了珍贵的历史插图,西方哲学史(全新修订版)罗素著全新修订插图版 逻辑分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名家思想理想国哲学的故事西方哲学书籍外国哲学,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并对大量专业术语作了注释,也对书中许多重点知识进行了梳理,为读者全面扫除阅读障碍,帮助读者 加深刻地理解全书。 ●本系列图书销量累计突破90万册,与其他版本相比,内容 全面,配图 完备,但价格 低,西方哲学史(全新修订版)(英)伯特兰·罗素|译者:耿丽,是 的版本。
内容提要
《西方哲学史(全新修订版)》是英国哲学家伯特 兰·罗素的哲学代表作之一,全名为《西方哲学史及 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其目 的是揭示“哲学乃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生活的一个组成 部分,它并不是 的个人所作出的孤立的思考,而 是曾经有各种体系盛行过的各种社会性格的产物与成 因”。所以,革命节日(精装本),在本书中,罗素特别对他认为对西方哲 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辟有专门 的章节来作详细的论述,比如,他专门分章讨论了雅 典与文化的关系、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犹太人的 宗教发展、黑暗时期的罗马教皇制、意大利的文艺复 兴以及宗教改革运动,等等。罗素认为“哲学家是由 其特定的时代所造的”,因此在写作本书时,他特别 注重阐述各种哲学思想之间的历史关联。 本书内容分为“古代哲学”“天主教哲学”“近 代哲学”三大板块,城市解放(1949.10.1 套装上下册)/城市解放纪实丛书,由古希腊文明说起,分别介绍了 米利都学派、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 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哥拉、原子论、普罗泰戈拉、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犬儒学派……一直 说到逻辑分析哲学为止。阅读此书,我们不仅可以对 西方主要的哲学家及其思想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还可 以了解西方历 的一些重要的人物、事件、发展阶 段及其与特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之间的关联。书稿 章节明晰,西方哲学史(全新修订版),内容详实,语言通俗,全书近五十万字, 可谓一部规模宏大、逻辑严谨的哲学史著作,表现了 罗素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
目录
编译者语
绪论
卷 古代哲学
章 希腊文明
希腊文明的兴起
米利都学派
毕达哥拉斯
赫拉克利特
巴门尼德
恩培多克勒
第二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雅典——希腊城邦的骄傲
阿那克萨戈拉
原子论者
普罗泰戈拉
第三章 苏格拉底
《申辩篇》
神秘的苏格拉底
第四章 斯巴达及其影响
斯巴达的社会结构
斯巴达的军事地位
斯巴达的宪法
第五章 柏拉图
柏拉图理论的来源
柏拉图的乌托邦
柏拉图的理念论
柏拉图的不朽论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及希腊早期的天文学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第七章 希腊化时代
由于不幸,他们不得不成为无赖
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伊壁鸠鲁派
斯多葛主义
第八章 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罗马帝国与被征服 的相互影响
普罗提诺
第二卷 天主教哲学
章 天主教哲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二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第三章 基督教的三位博士
第四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第五章 蛮族入侵和西罗马帝国的衰亡
第六章 修道院的创立和早期基督教活动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第八章 约翰·司各脱
第九章 11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十章 伊斯兰教文化及其哲学
第十一章 权力冲突与经院哲学的成长
第十二章 皇帝、教皇及异端教授
第十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十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第三卷 近代哲学
章 近代哲学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第二章 宗教改革运动与科学的勃兴
第三章 霍布斯的《利维坦》
第四章 理性主义者
第五章 自由主义思潮与浪漫主义运动
第六章 自由主义哲学家洛克
第七章 经验主义哲学家
第八章 康德
第九章 19世纪思潮
第十章 黑格尔学
第十一章 拜伦、叔本华、尼采
第十二章 功利主义者
第十三章 卡尔·马克思
第十四章 柏格森、詹姆斯、杜威及逻辑分析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