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心(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口述:梦参老和尚|整理:方广编辑部 深圳报业出版社 9787807092544》
图书介绍
包装:平装
出版社:深圳报业
ISBN:9787807092544
作者:口述:梦参老和尚|整理:方广编辑部
页数:133
出版日期:2009-10-01
印刷日期:2009-10-01
开本:16开
版次:1
印次:1
字数:55千字
编辑推荐语
梦参老和尚生于公元1915年,中国黑龙江省开通县人。年少轻狂,个性机灵,特立独行,年仅十三岁便踏入社会,加入东北讲武堂军校,自此展开浪漫又传奇的修行生涯。 梦老在五台山度过九十大寿,并以五年多的时间,勉力克服身心环境的障碍,在普寿寺讲完《大方广佛华严经》(八十华严)共五百余讲,了却了多年来未曾圆满的心愿。其间,又应各地皈依弟子之请求,陆续开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法华经》、《楞严经》等大乘经论。俨然成为深山中的一盏明灯,常时照耀加被幽冥众生。
内容提要
梦参老和尚生于公元1915年,中国黑龙江省开通县人。年少轻狂,个 性机灵,特立独行,年仅十三岁便踏入社会,加入东北讲武堂军校,自此 展开浪漫又传奇的修行生涯。 梦老在海外弘法十五年,广开皈依、剃度因缘,满各地三宝弟子的愿 心。至今,梦老所剃度的弟子,遍及加拿大、美国和中国大陆、 、香 港等地区。他还承通愿法师之遗愿嘱托,鼎力掖助圣她的弟子,兴建女众 戒律道场,同时,顺利恢复雁荡山能仁寺。 年届九十,也是落叶归根的时候了,梦老在五台山度过九十大寿,并 以五年多的时间,勉力克服身心环境的障碍,在普寿寺讲完《大方广佛华 严经》(八十华严)共五百余讲,了却了多年来未曾圆满的心愿。其间,又 应各地皈依弟子之请求,陆续开讲《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法华经》 、《楞严经》等大乘经论。 目前梦老在五台山静修、讲经,虽已九十五高龄,除耳疾等色身问题 外,依旧声如洪钟,法音摄受人心。在这期间,除非身体违和等特殊情形 ,还是维持长久以来定时定量的个人日课,俨然成为深山中的一盏明灯, 常时照耀加被幽冥众生。
目录
深山中的一盏明灯
北京开示
浅谈发菩提心
台北开示
谈修行
念佛法门修学次第
念佛三问
香港开示
九旬禅者的心路历程
梦参问答
五台山开示
梦老九十三岁寿诞开示
对川北震灾的省思
精彩试读
《心经》 句话就是观 我们很多道友都会背《心经》,《心经》大家都会背了,但是真正明 白《心经》的人很少很少。我曾经问我很多的弟子,《心经》 句舌怎 么讲的?观自在菩萨,一般的人都这样说观自在菩萨,把他当成观自在菩 萨。
个字“观”,观就是般若。般若也就是我们现在发菩提心的菩提 心,你要从头好好想一想;观就是想,思惟修。以你的经历,你看哪个东 西不坏?有 的吗?有这样的东西吗?没有。 不坏、不变、不异, 有这样的东西吗?没有,都是在变异当中成长,成长而后消失,消失了以 后又成长。就是要你这样观,不是用眼睛看,是心里想。观就是止,观了 之后就能定,止观双运;观中有止,观中有定,定中有观。
你看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你能这样观就看 得破放得下,什么都不执著了你才能达到自在。你观你自在,谁能观入进 去,谁就能自在。不观呢?不自在。观自在菩萨是他观得自在了,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下卷)/刘心武文粹刘心武,得到这 个名号;咱们遇到任何事都不自在,咱们是生活在烦恼当中。高兴了,高 兴是烦恼;说愉快,那个愉快不是真正愉快。为什么呢?愉快完了烦恼马 上就来了,因为愉快生烦恼。烦恼的时候,你就 轮转不息,六道轮转不 息。
我 初跟大家说发菩提心,大家把这个看得很简单,问了几个道友, 他认为很简单,梁永安:爱情这门课你可别挂科!梁永安|责编:赵秋蕙,说我发过心信三宝了。那不是菩提心,发菩提心就是成佛 。佛是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你一发心,这是因啊,这个因跟 佛果结合,因赅果海,就把佛的功德都赅摄了,一发心就有了佛的功德; 等到你成佛的时候,还没离开你 初发的菩提心,果彻区源,又把你 初 发的心收回来了。你是怎么样威佛的?是因为 初发菩提心成佛的。
夏老居士希望我跟大家讲一讲,他问我讲什么题目,我想了一想,就 从“发心”开始吧!从发心开始一直到你成佛。但是你得会发,发是生起 的,并不是发了就永远在;发的时候生长起来了,发了之后你又把它丢了 ,一会儿又消失了。想它生根发芽成长很难很难的,那得万万年之后了。
发心之后,你要念念地照;观就是照,这个照能照见五蕴皆空,不是 发了心就完了。发了心就要照,照就是用你的智慧观照它;不是念头错了 就让它错,一定得把它拉回来。我还要吃饭、穿衣服、睡觉、大小便、做 事情!没关系,这都是般若,只要你观照,做任何事物都可以,《发心(梦参老和尚开示录)》(口述:梦参老和尚|整理:方广编辑部),都在菩提 心当中。
依《华严三品》发心 那依着什么来做呢?就念文殊师利菩萨的《净行品》。那么你所说的 话,所有的行动,乃至上厕所都是清净的。如何把它变清净呢?就按文殊 菩萨教授我们的方法。
譬如上厕所时你发愿:“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 。”连大小便都没有忘记众生,希望众生把贪嗔痴弃掉。排泄东西都是脏 的,弃贪嗔痴;蠲除罪法,任何犯罪的事都不做。
吃饭也要发愿,文殊菩萨也教授我们,当你吃完饭的时候,“饭食已 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肚子饿了不吃饭不行,要吃了饭 才能办一切事情。吃饭也是佛法,上厕所也都是佛法,这就是都在菩提心 之内。
《华严三品》就是菩提心的具体表现。发了菩提心,你再加行这《华 严三品》就可以了。如果说我还要诵《地藏经》,可以的。为什么?地狱 众生 苦,地藏菩萨发的大愿是到那儿度众生,地狱是 苦的地方,所谓 三涂。
谁说我们没看见地狱,你在人间就是了。你身上生病解脱不了,那就 是地狱苦啊!发高烧,烧得糊里糊涂的,也是地狱苦! 当你遇到每一个痛苦,你能马上想到一切众生,就发愿,愿一切众生 脱离这种痛苦。当你生病的时候,你那个心如果不住在病上,而是发心度 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都不得病,这样去用心,没有想到自己,你就可以 减少痛苦。当你 痛苦的时候,你把你的心人到别处去,心就不注意那个 病了,这叫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转移目标 很多的事情,就是你把你的心都搁到那个觉悟的觉上,《发心(梦参老和尚开示录) 口述:梦参老和尚|整理:方广编辑部 深圳报业出版社 9787807092544》,不去迷惑它。
如果我们生病,该如何减轻病的痛苦呢?转移目标!怎么样转移法呢?我 跟大家说个故事。
以前有个老中医,碰见这样一个病人,他害瘩背,瘩背就是后心那个 地方长了个疮。长疮就会烂,外头烂了就能看见心脏的跳动,实际上那是 没办法治疗的。
老中医想,那就给他转移目标,于是跟他说,你背上这个疮我很快就 给你治好了,但是如果你臀部长疮啊,我就治不好了。这就给了这个病人 一个威胁。
于是那病人的思想就不注重这个后背了,整天摸他屁股,心想可别长 疮可别长疮。三摸两摸,发心(梦参老和尚开示录)口述:梦参老和尚|整理:方广编辑部,没隔几天他那臀部真长了个疮。哎呀!这下他认 为完蛋了,非死不可了,找医生,医生说我没法治疗了,给他抹了点药对 付他一下,让他回去了。隔了几天他感觉痛得要死,不得了了,又来找医 生。
医生说你现在好了,以前你那个瘩背呀,心都快出来了,怎么治呀? 你看你这个伤口现在已长出新肉了,长皮了。你这个屁股,肉很厚的,离 心脏很远,死不了的,开开刀割了就好了。
假使你的心 到晚都在菩提心上,当你痛苦时,你感觉哪个地方痛 苦 厉害,你就转移目标。怎么转移目标呢?你就想 的你 喜欢的。
你想发财,想你可能发财,那就发财了。这样就转移目标了,这是治病方 法。
用发菩提心转移你的烦恼心,转移你的贪嗔痴,这得自己想。有时候 众生的业障很重,像我业障就很重,有人问我:“老法师!你在监狱发菩 提心没有啊?”“我天天发啊!”我说那时候才是发菩提心的时候。为什 么呢?我就是用这个方法转移目标,发心(梦参老和尚开示录),反正住山里也是修行嘛!几十年,没 感觉怎么样的痛苦。
遇到 痛苦的事,转移目标;想你 快乐的事,那心就不苦了。病你 支持不了了,痛苦很厉害时,你就转移目标,想你快乐的事,想没病的时 候。这时候你如果念佛,就得利了,真正的一心念佛,或者念观世音菩萨 ,可以减少痛苦,哈!你这一念啊,菩萨来加持你了,实际上是你转移目 标了。
当苦逼迫的时候,你心里念得 诚恳,想着佛,念菩萨,菩萨真来 救你,你也能得到效果,这都是发菩提心的内容。发菩提心的内容很多, 我一时也没办法跟大家说那么完整,反正不管你学什么,就是善用其心。
P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