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成讲易经(精) 张其成|责编:柳媛 天地出版社 9787545555530》

图书介绍

包装:精装

出版社:天地

ISBN:9787545555530

作者:张其成|责编:柳媛

页数:449

出版日期:2020-09-01

印刷日期:2020-09-01

开本:16开

版次:1

印次:1

字数:410千字

内容提要

本书凝聚作者张其成教 授四十余年研究精华和成果 ,通过系统阐述《易经》的 文化缘起与逐一解读六十四 卦爻辞代表的文化内涵,揭 示其中蕴藏的中华文明基因 ,探寻其中凝练的中国人的 思维与处事逻辑。《易经》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孔子明解《易经》开创儒 家,老子暗解《易经》开创 道家,其内容涉及哲学、政 治、生活、文学、艺术、科 学等诸多领域,是中华文化 的活水源头。它不仅是一本 用于 之书, 是一部具 有独特思维方式的哲学著作 ,其中潜藏着万物变化、未 来事态发展的规律,同时人 们的一餐一饭、一呼一吸、 一言一行都与这部经典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录

序言?《易经》:百姓日用而不知

前言?我学习《易经》的经历

部分 《易经》入门

一 《易经》的文化地位

《易经》是本什么书?

学习《易经》有什么用?

《易经》的文化地位

二 《易经》的作者

三皇与《易经》

神农炎帝与《连山易》

轩辕黄帝与《归藏易》

周文王与《 》

孔子与《易传》

三 四象和八卦

四象的秘密

伏羲与八卦

八卦是怎么画出来的?

先天八卦的次序之谜

怎样从八卦中推出自然事物?

后天八卦的方位之谜

第二部分 《易经》六十四卦解读

导言 六十四卦排列次序的秘密

一 乾卦——自强不息,龙马精神

二 坤卦——阴柔美好,承载万物

三 屯卦——万物始生,克难向前

四 蒙卦——启蒙奋发,因材施教

五 需卦——保持耐心,善于等待

六 讼卦——慎争戒讼,化解矛盾

七 师卦——统众之道,顺应人心

八 比卦——处世之道,创造和谐

九 小畜卦——守住自我,走向成功

十 履卦——按礼行事,谨慎小心

十一 泰卦——天地交泰,互相沟通

十二 否卦——打通否塞,学会包容

十三 同人卦——同民同德,会同和谐

十四 大有卦——保有美德,实现富有

十五 谦卦——永葆谦虚,方得善终

十六 豫卦——有所节制,快乐之道

十七 随卦——择善而从,慎选时机

十八 蛊卦——解除蛊惑,纠正过错

十九 临卦——领导艺术,智慧管理

二十 观卦——观察之道,符合本心

二十一 噬嗑卦——严明刑法,刚柔相济

二十二 贲卦——修饰之美,人文化成

二十三 剥卦——防止剥落,分享共赢

二十四 复卦——万物复兴,回归正道

二十五 无妄卦——顺其自然,不可妄为

二十六 大畜卦——积善积德,赘婿4:暮色白莲,防微杜渐

二十七 颐卦——颐养之道,为人为己

二十八 大过卦——改过纠错,互相帮助

二十九 坎卦——化险为夷,趋吉避凶

三十 离卦——散发光明,美丽人生

三十一 咸卦——感应之心,贵在和合

三十二 恒卦——持之以恒,长久之道

三十三 遁卦——退隐之道,以退为进

三十四 大壮卦——强盛法则,《张其成讲易经 精装版 张其成著 易学名家四十年精研易理 写给大众的易经入门书 天地出版社 国学经典解读 中国哲学读物 正版书籍》(张其成|责编:柳媛),坚守正道

三十五 晋卦——晋升之道,彰显德行

三十六 明夷卦——韬光养晦,转暗为明

三十七 家人卦——治家有方,推及天下

三十八 睽卦——解除背离,化分为合

三十九 蹇卦——进退合宜,渡过艰险

四十 解卦——忧患意识,解除艰难

四十一 损卦——减损私欲,利己利人

四十二 益卦——损己益人,合乎时机

四十三 夬卦——果断决策,明辨是非

四十四 姤卦——相遇相知,中正包容

四十五 萃卦——会聚之道,在人在德

四十六 升卦——积小成大,顺势上升

四十七 困卦——困境奋起,不改志向

四十八 井卦——修身养己,施惠别人

四十九 革卦——革除旧弊,创立新制

五十 鼎卦——打破惯性,破旧立新

五十一 震卦——谨慎行事,勿犯天道

五十二 艮卦——抑制私邪,安于本分

五十三 渐卦——循序渐进,按矩前行

五十四 归妹卦——男婚女嫁,天地和谐

五十五 丰卦——丰盛硕大,又中又正

五十六 旅卦——行旅客居,谨慎安宁

五十七 巽卦——谦虚顺从,有节有度

五十八 兑卦——真诚平和,快乐之道

五十九 涣卦——挽救涣散,凝聚人心

六十 节卦——节制之道,合理适中

六十一 中孚卦——保有底线,诚信立身

六十二 小过卦——小处入手,小事可为

六十三 既济卦——沉稳冷静,谨慎守成

六十四 未济卦——事业未竟,周而复始 –

精彩试读

《易经》是本什么书? 我不知道各位为什么要 学《易经》,但我知道各位 都对《易经》充满了好奇。

《易经》究竟是本什么 书?我们从《易经》里究竟 能学到什么?我想每个人的 答案可能都不一样。鲁迅先 生就曾指出: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到的是《易》 ,就是《易经》;道学家看 到的是“淫”,就是 ;才 子看到的是缠绵;革命家看 到的是排满;流言家看到的 是宫闱秘史。一部《红楼梦 》尚且如此,何况一部《易 经》呢?那 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了。围绕这一问题 ,古往今来,一直争论不休 ,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下,主 要有这几种观点。

种观点,《易经》 是一本卜筮书。

好多人一提到《易经》 ,马上想到的就是 。《 易经》为什么在大家看来是 的书呢?因为看过《易 经》的人都知道,《易经》 的内容一般是这样的:什么 什么,吉;什么什么,凶。

一般前面那部分“什么什么” 我们看不懂,而后面的吉和 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 ,大家就认为,《易经》不 就是讲吉凶的吗?讲吉凶不 就是 吗? 1899年,国子监祭酒王 懿荣偶然发现了甲骨文。甲 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 ,甲骨文写的也是这样的内 容:什么吉,什么凶。《易 经》的内容和甲骨文的内容 基本上是一样的,甲骨文是 远古的 、巫术的记载, 所以《易经》也是 的书 。

宋代理学家朱熹也说过 :“《易》本卜筮之书。”( 《易经》就是本 的书。

)现当代的许多学者,如郭 沫若、高亨等都认为《易经 》就是一本 的书,是远 古巫术资料的汇编。当然, 《易经》 早是可以用于占 卜的,但是我认为把《易经 》仅仅看成是一本 的书,那就是中华文明 桩冤假错案了。

第二种观点,《易经》 是一本哲学书。

持这种观点的 有代表 性的人物就是我的师爷冯友 兰先生。1984年,中国召 开了 届中国《 》学 术讨论会,冯友兰先生给学 术讨论会发了一封贺信,他 说:“《 》是中国古代 一部真正的哲学著作,至少 是儒家 有哲学意义的经典 ,是一部辩证的宇宙代数学 。”冯先生说的“宇宙代数” 其实就是“宇宙哲学”的概念 。冯先生是中国哲学史的开 创者,一辈子都在研究中国 哲学,写了三部《中国哲学 史》,有一卷本的,有两卷 本的,张其成讲易经(精)张其成讲易经(精)张其成|责编:柳媛,还有七卷本的,他都 提到了《易经》,但没有很 深入地去研究《易经》的哲 学。

冯先生的学生、我的导 师朱伯岜先生就用一辈子的 生命来研究《易经》的哲学 。朱先生的代表作是《易学 哲学史》。《易经》《易传 》构成了易学的哲学内涵。

朱先生曾说:“《 》是 一种文明的创造,这是世界 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没有的, 它体现了中国古圣先贤的忧 患意识和生活智慧。”当然 现在还有一些易学家,如李 景春、黄寿祺都说过《易经 》是中国现存的 古老的一 本哲学专著。《易经》不仅 是中国 早的、 系统的哲 学著作,而且也是世界 早 的、 系统的哲学著作之一 。

第三种观点,《易经》 是一本历史书。

持这种观点的人,有我 的祖师爷章太炎。章太炎先 生是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他 带了很多弟子,其中有一位 弟子是鲁迅,但是鲁迅并不 是章先生 得意的弟子。章 先生 得意的弟子一共有五 位,他们被称为南王、北王 、东王、西王、 。㈨谁 厉害呢?当然是 黄侃 厉害。

黄侃先生又带了一些弟 子,其中有一位 有名, 那就是陆宗达。陆宗达先生 后来成为北师大的教授,专 门研究文字训诂。陆宗达先 生又带了一批弟子,《张其成讲易经(精) 张其成|责编:柳媛 天地出版社 9787545555530》,其中有 一位是现在 有名的学者 许嘉璐,还有一位是北师大 有名的教授王宁,德国人和他们的神话 [Die Deutschen und ihre Mythen],还有 一位就是我的硕士研究生导 师钱超尘。我们这一派被称 为章黄学派,也就是章太炎 、黄侃的学派,这个学派 大的特点就是文字训诂,也 就是讲实证、讲:考据。每 说一个字、一句话,都要有 文献的依据,不能随便说。

章太炎先生认为《易经 》这本书是讲人类文化发展 历史的,他还用这个观点解 释了《易经》的前十二个卦 。

近代还有一位历史学家 胡朴安,他系统地论证了《 易经》是一本历史书,他写 了一本书叫《 古史 观))o《易经》六十四卦前 面两个卦叫乾卦和坤卦,第 六十三卦叫既济卦,第六十 四卦叫未济卦,他认为这就 是一部历史。因为人类是从 天地开创后才有的,先有天 (乾卦),后有地(坤卦),然 后天地交合产生万事万物, 再然后有了人类,继而进人 了人类文明。就我们中国的 历史而言,先是有了三皇五 帝,然后到了夏商周。《易 经》这本书就是写从天地开 创到周朝初年这样一段历史 ,其中从屯卦到离卦,就是 从蒙昧时代一直到商代末年 的历史;从咸卦到小过卦, 就是周朝初年(周文王、周 武王、周成王)这个时代的 历史。另外,还有一位学者 李平心也提出:“《易经》 基本是用隐喻的文体和卜筮 的外形写成的一部特殊的历 史书。” 第四种观点,《易经》 是一本科学书。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