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习礼:先秦名物与礼学论集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8297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16437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6

字数:4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该书收录了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郑宪仁副教授的十八篇文章。郑老师多年从事先秦礼学、古文字学、训诂学以及先秦器物学的研究,在这些方面有不少专著和文章面世。这十八篇文章亦是其研究精华所在,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现编辑出版以飨广大读者。

作者简介

郑宪仁,台湾地区高雄市人,现任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副教授,兼任(台湾)中国训诂学会理事、华夏语文学会常务理事。1995年获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台湾师范大学文学系硕士学位;2004年获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先秦礼学、古文字学、训诂学以及先秦器物学。

目录

名物类

1.周代“诸侯大夫宗庙图”研究

2.近六十年(1950-2010)关於《仪礼》食器的讨论

3.宋代的先秦铜礼器器类定名与三礼名物学

4.对五种(饮)酒器名称的学术史回顾与讨论

5.钱玄先生的三礼名物学研究

6.铜器铭文“金甬”与文献“鸾和”之探究

礼学与制度类

7.铜器铭文所见聘礼研究

8.具有巡狩性质西周铭文的讨论

9.西周铜器铭文禘祭研究

10.《仪礼·聘礼》仪节的讨论

11.以《公食大夫礼》为例对《仪礼》仪节之分节做讨论(并附《公食大夫礼》仪节图)

12.释拜──稽首、顿首、空首、振动

13.郭沫若先生《周礼》职官研究之探讨

14.读李云光先生《三礼郑氏学发凡》三则

文字类

15.山西翼城霸伯尚盂铭文礼说

16.子犯编钟“西之六��”探讨

17.铜器铭文札记

18.关於何尊铭文考择的探讨

前言/序言

礼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举凡人文精神、道

德修养、个人仪节、人伦情理、宗族家庭、国家制度、身份职官、名物度数、

观象授时,无一不在礼的范畴。在古代中国,礼学是经世济民之学。因

此,中国历代政府想要长治久安,无不在礼制教化上开展,《曲礼》説:“道

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定海浮生录(2)非天夜翔|责编:陈辉,非礼不决。君臣上

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

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小至个人处事,大到治

国平天下,都必需依礼而行,礼的重要,可以想见。

本书是以周代的礼学爲中心,分成三类:名物类、礼学与制度类、文

字类。名物类讨论的有食器、酒器、名物图与宗庙图像等;礼学与制度类

涉及了朝聘礼、巡守、禘祭、公食大夫礼、仪节图等;文字类多属结合文字

释读以礼诠释铭文之作。这些研究都围绕着周礼,也是本书作者对郁郁周文的关心。

宪仁生长在高雄,幼儿语言激发系列(第1辑)语言表达(套装全4册) 真果果编 中国人口出版社 9787510119606,幸有爱好中华文化的父母与深受传统文化薰陶的

祖母教养成人,始有机会负笈上庠,入台湾师范大学国语文学系,亲炙於

鸿儒学者,虽然自知本质驽钝不敏,但有师长提携教导,惇诲期勉,竟得攻

读研究所学位。自入研究所後,季旭昇师示以治学路径,《野人习礼(先秦名物与礼学论集)(精)》,以经学、文字学

两者务必兼修,宪仁对经学则习读三礼,於文字学则尤好彝器铭文。博士

以後结合二者,日益有得,发之爲文,也幸蒙师友不弃,因此更让我在这条

路上孜孜不倦,自得其乐。本书收録了十八篇文章,最早的是1999年硕士班研究生时写的《释

拜———稽首、顿首、空首、振动》,最晚的是2015年任教於台南大学国语文

学系时写的《山西翼城霸伯尚盂铭文礼说》,野人习礼:先秦名物与礼学论集,时间跨了16年。其间作者进

行了科学委员会、科技部的“聘礼”、“公食大夫礼”、“周代宾礼”等专题研

究,本书所收《铜器铭文所见聘礼研究》、《具有巡守(巡狩)性质西周铭文

的讨论》、《〈仪礼·聘礼〉仪节之讨论》、《以〈公食大夫礼〉爲例对〈仪礼〉仪节之分节做讨论(并附《公食大夫礼》仪节图)》、《山西翼城霸伯尚盂铭文

礼说》即爲计划之成果。有些文章是在中研院中国文学与哲学研究所国

际经学研讨会、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古文字青年论坛会议、台湾的中国

文字学会学术研讨会、台湾南区中文系联合学术研讨会中发表的,如《近

六十年(1950—2010)关於〈仪礼〉食器的讨论》、《对五种(饮)酒器名称的

学术史回顾与讨论》、《钱玄先生的三礼名物学研究》、《铜器铭文“金甬”与

文献“鸾和”之探究》、《具有巡守(巡狩)性质西周铭文的讨论》、《郭沫若

〈周礼〉职官研究之探讨》、《读李云光先生〈三礼郑氏学发凡〉三则》、《山西翼城霸伯尚盂铭文礼说》、《关於!尊铭文考释的探讨》等。部分文章已改

写後刊登於学术期刊或专书论集,《子犯编钟“西之六"”探讨》则发表於

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古文字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进展快速,本书所收

多爲宪仁旧作,或有薄陋秕谬,恐见笑於大方之家;若欲全面修改更新,则

爲时间与当前工作所不许,於是改正错字与误句,并加案语於文章之後,

稍爲补救,希望读者见谅。本书之出版,缘起2015年复旦大学汪少华教授应邀来台南大学发表

学术论文,教授汪洋浩博,奖掖後学,盛意推荐,本书始可刊行,见於神州,

宪仁铭感五内。上海古籍出版社六编室张亚莉女史,不惮其烦,细心校

对,提出不少修改意见,至深感荷!

郑宪仁记於台南大学文荟楼

2017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