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 叶嘉莹 中华书局出版社 9787101127089》
图书介绍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7089
作者:叶嘉莹
页数:204
出版日期:2017-11-01
印刷日期:2017-11-0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版次:1
印次:1
字数:150千字
编辑推荐语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以时空顺序铺陈叶嘉莹先生94载的人生经历与学术生涯。叶嘉莹先生用诗词来讲述自己坎坷的人生,从叶先生诗词的优雅意象中,可以领略传统文化的深邃精思。同时,从叶先生对古典诗词的阐发中,可以感悟到在国仇家难中她的人生大境界。在与诗为伴的沧桑岁月中,叶先生的生命品质与人格魅力成为一道美丽的 “景观”。
目录
代序 镜中人影
篇 二十年间惆怅事
第二篇 潮退空余旧梦痕
第三篇 鹏飞谁与话云程
第四篇 骥老犹存万里心
附录:我的台大公开课
神龙见首不见尾——谈《史记·伯夷列传》的章法与词之若隐若现的美感特质
陈曾寿词中的遗民心态
精彩试读
“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是说我 母亲刚刚去世不久,面容都还没有改变,停灵时,我 母亲还是平常的样子,可是“唤母千回总不还”,不 管我跟两个弟弟怎么哭喊,我母亲不会再醒来了。那 时,每天我上学离开家的时候,本来过去的习惯是说 一句:“妈,我走了。”回到家,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叶嘉莹,还没有进到房间, 就会说:“妈,我回来了。”我现在没有人可以呼唤 了。这是我 次经历生死离别。母亲的遗体回到北 京以后,在庙里停灵,之后就要入殓,我母亲入殓的 时候,是我人生 痛苦的时刻。入殓以前,要见亲人 一面,因为一旦放在棺材里边,钉子一敲下去, 就永远见不到母亲了。“凄 临棺无一语”,W.)等著,即我母 亲到天津去的时候还是好好的,可是回来已经成这样 子,没有一句告别的话。“漫将修短破天悭”中的“ 修”,是活得年岁长,“短”,即活得年岁短,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寿命 的长短是上天给你的,“悭”就是吝啬,我质问上天 为什么这样吝啬,我母亲只有44岁就去世了。当时我 所经历的人生 的打击是我母亲的去世。
我们家既然是旗人,在玉泉山下有一大片墓地, 我们去给母亲送葬的那 ,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沧海波澄(我的诗词与人生) 叶嘉莹 中华书局出版社 9787101127089》,“黄叶满山坟草白,( 那)秋风万里感啼鹃”,在万里秋风中,我感觉到杜 鹃啼血的悲哀。后来我弟弟还把我们祖先的骨殖、骨 灰移葬过一次。“文化大革命”时,移葬的墓地被征 用了。我弟弟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没办法移 葬,我所知道的野生动物,祖先的坟墓没有了,祖先的骨殖也没有留下来。
我两个弟弟在老家都已经先后去世了,我的大侄子也 已经去世了。我还有一个小侄子,因此我就跟我小侄 子商量:我们是不是要买一片墓地?当时我还有一个 愿望:我百年之后,我不留在加拿大,还是要回到我 的故乡。
我母亲去世时,我父亲一直随着国民政府一步一 步地撤退,武汉陷落时,我父亲在武汉;长沙大火时 ,我父亲在长沙。我们在沦陷区是被日本统治的,当 局让我们上街去庆祝武汉、长沙陷落。你们是没有经 过遭受异族统治的痛苦——七七事变以后,老师通知 我们:“开学后,都把课本带来。”因为七七事变的 缘故,伪政府还来不及印新的书,就让我们把旧的课 本带来。老师在课堂上说:“把你们的课本翻开,第 几页到第几页撕掉。”凡是记载日本侵略的内容都得 撕掉。然后又说“第几行到第几行拿着毛笔把它涂掉 ”,我就想到都德写的《 一课》, 败亡了, 就不能再读关于自己祖国的真正的历史和地理了。
抗战进入第五年以后,我父亲开始来信了。我考 进大学的那一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我父亲 在航空公司工作。当时有飞虎队等美军来援助国民政 府.我父亲看到有胜利的希望,就辗转托人寄来了一 封信。收到信后,我写了一首诗《母亡后接父书》: 昨夜接父书,开函长跪读。
上仍书母名,康乐遥相祝。
惟言近日里,魂梦归家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