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心理学与生活要读最新版吗?心理学与生活哪个版本好?

  《心理学与生活》最新第20版由培生教育集团独家授权北京新曲线出版咨询有限公司引进出版,翻译和审校工作仍由原第16版和第19版的译者、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原心理学系)20位教授通力合作完成,是“北大心理学系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参与《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的8位编辑均拥有心理学专业的硕士或博士学位。译者团队和编辑团队以更高更严苛的标准,对新版译文进行了精心翻译和六轮编校。

  《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加入了很多认知心理学的新成果和采用脑成像技术的新研究。此外,关于心理障碍与治疗的两章内容也按照目前世界通行的诊断标准即DSM-5,进行了全面更新。同时,《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与上一版相比新增了560篇参考文献和近120个贯穿全书的“研究特写”专栏,并新增或修订了“生活中的心理学”与“生活中的批判性思维”两个专栏的主题或内容。全书近700页,采用大开本四色全彩印刷。后续还将推出单色平装版、分册版和电子书。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前副主席、中国心理学会前理事长张侃教授,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周晓林教授,中国心理学会现任理事长、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张建新研究员,中国社会心理学会前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许燕教授等心理学界大咖为本书撰写了热情洋溢的推荐语,诚挚地向读者推荐了《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此书。

  内容简介

  《心理学与生活》是心理学导论类教材的典范之作,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全世界心理学界一直享有盛誉。1937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弗洛伊德·鲁赫(Floyd L. Ruch)博士撰写了本书的第1版,大获成功,并独自修订至第7版。从第8版起,被誉为“当代心理学的声音和面孔”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 Zimbardo)开始加入本书的作者团队,并自第9版起成为第一作者。进入21世纪,认知心理学硕果累累,日益成为心理学的主流方向。为了使这部经典之作永立时代的潮头,自第14版始,津巴多教授盛情邀请耶鲁大学的认知心理学大家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加入,作为本书的第二作者。自第16版始,格里格任第一作者,主持本书的修订工作,并在最新的第20版成为唯一作者。

  我国心理学界许多教师多年来一直将本书作为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书,北京大学自1990年起就一直采用本书作为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材。怀着对我国心理学基础教育和普及的使命感,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原心理学系)19位教授通力合作,每人根据自己的研究专长和兴趣,各选取一部分进行了精心翻译。正如时任北大心理学系主任的王垒教授所言:“这部教材的翻译是北大心理学系教授们集体智慧和团队凝聚力的结晶。”《心理学与生活》中译本(第16版和第19版)在国内出版20年来,累计发行突破150万册,赢得了广大心理学师生和普通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作者简介

  理查德·格里格(Richard J. Gerrig)于1984年获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认知心理学教授。在此之前,他任教于耶鲁大学,并在那里获得了 Lex Hixon 社会科学杰出教师奖。格里格发表了大量有关语言使用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成果。鉴于格里格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专长和突出成就,自《心理学与生活》第14版起,本书作者菲利普·津巴多邀请格里格加盟本书作者团队,并自第16版起由格里格担任第一作者,主持本书的修订工作。格里格教授非常珍视这份信任,在之后历次修订再版中,不断充实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使这部经典之作永立时代的潮头。

  目录

  前言 xiv

  1 生活中的心理学 1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2

  统计学附录 42

  3 行为的生物学和进化基础 52

  4 感觉与知觉 86

  5 心理、意识和其他状态 130

  6 学习与行为分析 158

  7 记 忆 189

  8 认知过程 228

  9 智力与智力测量 269

  10 人的毕生发展 294

  11 动 机 338

  12 情绪、压力与健康 368

  13 理解人类人格 407

  14 心理障碍 442

  15 心理治疗 482

  16 社会心理学 516

  练习题 561

  “停下来检查一下”答案  579

  专业术语表  588

  参考文献  613

  · · · · · ·

      《心理学与生活(第20版)》https://www.netshop168.com/goods-967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