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案例版第3版) 宝福凯,曾常茜,邹强 著 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为顺应教育部教学改革潮流和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目前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现状,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科学出版社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案例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编写形式,组织编写了国内首套引领医学教育发展趋势的案例版教材。案例教学在医学教育中,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的有效途径。案例版教材版权所有,其内容和引用案例的编写模式受法律保护,一切抄袭、模仿和盗版等侵权行为及不正当竞争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图书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免疫学简介 1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4

  第三节 免疫学的应用 10

  第二章 抗原 11

  第一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11

  第二节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13

  第三节 抗原的分类及其医学意义 15

  第四节 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和免疫佐剂 16

  第三章 免疫器官 20

  第一节 中枢免疫器官 20

  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 23

  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和再循环 26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 28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28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免疫原性 31

  第三节 抗体的生物学活性 32

  第四节 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33

  第五节 人工制备的抗体 34

  第五章 补体系统 37

  第一节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37

  第二节 补体系统的激活 38

  第三节 补体激活调控、补体受体及其功能 44

  第四节 补体系统的生物学功能 46

  第五节 补体与疾病 47

  第六章 细胞因子 49

  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49

  第二节 细胞因子的分类 50

  第三节 细胞因子受体 53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55

  第五节 细胞因子与临床 56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58

  第一节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58

  第二节 黏附分子 60

  第八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67

  第一节 人类MHC及其遗传特征 68

  第二节 MHC分子的分布与结构 71

  第三节 MHC分子的功能 74

  第四节 HLA与临床 74

  第九章 免疫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77

  第一节 造血干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77

  第二节 T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78

  第三节 B细胞的分化与发育 79

  第四节 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的多样性 80

  第十章 T淋巴细胞 84

  第一节 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 84

  第二节 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87

  第十一章 B淋巴细胞 92

  第一节 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及其作用 92

  第二节 B细胞的亚群 95

  第三节 B淋巴细胞的功能 96

  第十二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97

  第一节 抗原提呈细胞 97

  第二节 抗原的处理与提呈 103

  第十三章 固有免疫 108

  第一节 免疫屏障 108

  第二节 固有免疫分子 109

  第三节 固有免疫细胞 112

  第四节 固有免疫应答 117

  第十四章 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20

  第一节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 120

  第二节 T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121

  第三节 T细胞的免疫效应 122

  第四节 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124

  第十五章 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26

  第一节 B细胞对TD抗原的免疫应答 126

  第二节 B细胞对TI抗原的免疫应答 130

  第三节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131

  第四节 体液免疫应答的效应机制 132

  第十六章 免疫耐受 134

  第一节 免疫耐受的形成及特性 134

  第二节 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 138

  第三节 免疫耐受的终止 141

  第四节 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 142

  第十七章 免疫调节 145

  第一节 分子水平的免疫调节 145

  第二节 细胞水平的免疫调节 147

  第三节 整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148

  第四节 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149

  第十八章 超敏反应 150

  第一节 Ⅰ型超敏反应 150

  第二节 Ⅱ型超敏反应 154

  第三节 Ⅲ型超敏反应 156

  第四节 Ⅳ型超敏反应 158

  第五节 各型超敏反应的比较及与疾病的关系 159

  第十九章 自身免疫病 161

  第一节 自身免疫病的概述 161

  第二节 自身免疫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162

  第三节 自身免疫病的免疫损伤机制 165

  第四节 自身免疫病的实验室诊断和防治原则 166

  第二十章 免疫缺陷病 168

  第一节 免疫缺陷病的概述 168

  第二节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68

  第三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173

  第四节 免疫缺陷病的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原则 177

  第二十一章 抗感染免疫 179

  第一节 概述 179

  第二节 感染的免疫机制 180

  第三节 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187

  第四节 感染相关的其他免疫病理现象 189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学 191

  第一节 肿瘤抗原 191

  第二节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 194

  第三节 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196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和免疫防治 197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 201

  第一节 移植免疫的概述 201

  第二节 移植的一般规律及其免疫应答的类型 202

  第三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免疫机制 203

  第四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 205

  第五节 移植排斥反应的防治原则 207

  第二十四章 免疫学检测技术及应用 210

  第一节 抗原抗体反应概述 210

  第二节 抗原和抗体的体外检测 211

  第三节 免疫细胞的分离与检测 216

  第四节 细胞因子的检测 220

  第五节 免疫学检测与临床 221

  第二十五章 免疫预防 223

  第一节 概述 223

  第二节 人工主动免疫 223

  第三节 人工被动免疫 226

  第二十六章 免疫治疗 228

  第一节 概述 228

  第二节 免疫分子水平的治疗 230

  第三节 免疫细胞水平的治疗 235

  第四节 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 236

  附录Ⅰ 人CD分子的主要特征 238

  附录Ⅱ 中英文名词及缩略语对照 241

  附录Ⅲ 主要参考文献 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