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设计(第2版)/高等学校教材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020615

版次:2

商品编码:12141505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学校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09

字数:64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电机设计(第2版)/高等学校教材》是在1982年出版的《电机设计》(上、下册)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电机设计(第2版)/高等学校教材》共分十四章。前九章主要阐述旋转电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良陈美锦·终章,包括电磁计算、通风发热计算、机械计算以及噪声和振动计算等。第十、十一章分别介绍了感应电机的电磁设计和计算机在电机设计计算中的应用。第十二、十三、十四章主要阐述变压器的电磁设计和温升计算。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书中还编入了感应电机及变压器设计的计算例题以及感应电机电磁设计的源程序。

《电机设计(第2版)/高等学校教材》是高等院校电机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教学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主要符号表

第一篇 旋转电机设计

第一章 电机设计概述

1-1 电机制造工业的近况与发展趋势

1-2 电机设计的任务与过程

1-3 国家标准

1-4 国际标准

第二章 电机的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

2-1 电机的主要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2-2 电机中的几何相似定律概述

2-3 电磁负荷的选择

2-4 电机主要尺寸比的选择及确定主要尺寸的一般方法

2-5系列电机及其设计特点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 磁路计算

3-1 概述

3-2 空气隙磁压降的计算

3-3 齿部磁压降的计算

3-4 轭部磁压降的计算

3-5 磁极漏磁系数与磁极磁压降的计算

3-6 勋磁电流和空载特性计算

复习思考题

第四章 参数计算

4-1 绕组电阻的计算

4-2 绕组电抗的一般计算方法

4-3 主电抗计算

4-4 漏电抗计算

4-5 抗抗标么值

4-6 集肤效应对电机参数的影响

4-7 饱和对电机参数的影响

4-8 斜槽漏抗计算

复习思考题

第五章 损耗与效率

5-1 概述

5-2 基本铁耗

5-3 空载时铁心中的附加损耗

5-4 电气损耗

5-5 负载时的附加损耗

5-6 机械损耗

5-7 效率

复习思考题

第六章 电机的冷却

6-1 电机的冷却方式

6-2 关于流体运动的基本知识

6-3 风扇

6-4 径向通风系统中转子上其他风压元件参数的近似计算法

复习思考题

第七章 发热计算

7-1 电机允许的温升限度

7-2 传热的基本定律

7-3 电机稳定温升的计算

7-4 电机不稳定温升的计算

复习思考题

第八章 结构设计和机械计算

8-1 电机的基本结构型式

8-2 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原则和方法

8-3 机座的机械计算

8-4 转轴的机械计算

8-5 换向器的机械计算

8-6 厚壁圆筒的机械计算原理

复习思考题

第九章 噪声和振动

9-1 噪声的一般概念

9-2 感应电动机的电磁振动

9-3 同步电机的电磁振动

9-4 直流电机的电磁振动

9-5 电机定子的固有振动特性

9-6 电机转子的固有振动特性

9-7 电机的机械振动和噪声

9-8 电机的空气动力噪声

复习思考题

第十章 感应电机的电磁设计

10-1 概述

10-2 主要尺寸与气隙的确定

10-3 定子绕组与铁心的设计

10-4 转子绕组与铁心的设计

10-5 工作性能的计算

10-6 起动性能的计算

10-7 深槽转子感应电动机的设计特点

10-8 双笼转子感应电动机的设计特点

计算例题

复习思考题

第十一章 电子计算机在电机设计

计算中的应用

11-1 概述

11-2 曲线和图表的数学处理方法之一——插值法

11-3 曲线和图表的数学处理方法之二 ——公式化

11-4 机辅设计中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11-5 设计分析程序

11-6 设计综合程序

复习思考题

第二篇 变压器设计

第十二章 变压器设计概述

12-1 变压器设计的任务

12-2 变压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第十三章 变压器的电磁设计

13-1 变压器铁心直径的确定

13-2 变压器主要结构参数最佳值的解析计算

13-3 变压器铁心结构型式及其应用范围

13-4 变压器绕组型式及其应用范围

13-5 变压器的主绝缘结构

13-6 变压器的过电压与纵绝缘结构

13-7 线圈的设计计算

13-8 变压器的阻抗电压计算

13-9 负载损耗的计算

13-10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及空载电流

13-11 变压器的电磁力

复习思考题

第十四章 变压器的冷却方式与温升计算

14-1 变压器的冷却方式

14-2 变压器各部分的温升限值

14-3 变压器各部分稳定温升计算

14-4 变压器的热稳定计算

计算例题

附录

附录一 中小型三相感应电动机电磁计算程序

附录二 导线规格表

附录三 Y.Y-L系列三相感应电动机绝缘规范(B级绝缘)

附录四 各种槽形比漏磁导计算

附录五 电工硅钢薄板(厚0.5mm)的磁化曲线

附录六 电工硅钢薄板(厚0.6mm)的损耗曲线

附录七 电工硅钢薄板(厚0.3 5mm)的磁化和损耗曲线

附录八 三相60相带谐波比漏磁导系数

附录九 笼型转子谐波比漏磁导系数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本书是在1982年出版的高等学校试用教材《电机设计》(上、下册)的基础上,根据1983年5月在杭州召开的原国家机械委电工技术类教材编审委员会电机编审小组制订的教学大纲修订的。

全书共分两篇。第一篇为旋转电机设计,共十一章。前九章为基础理论部分,包括电机的电磁计算、冷却和发热计算、结构设计和机械计算以及噪声和振动.后两章分别叙述感应电动机电磁设计和电子计算机在电机设计中的应用。第=篇为变压器设计,共三章,主要阐述变压器的电磁设计和温升计算。

为了精简内容,这次修订时取消了第一版中的凸极同步电机、隐极汽轮发电机,《信谊世界精选图画书—小阿力的大学校》,直流电机的电磁设计以及全部附录。为了满足教学的要求,重新改写了“噪声和振动”和“电子计算机应用”两章,增加了感应电动机和变压器设计的计算例题,并对其余各章均进行了适当的增删和修改。

本书贯彻了国家标准GB3100~3102-86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对计算公式的表达方式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以符合国家标准中有关规定的要求。公式中各量的单位,除特别指出者外,均采用国际单位制。

本书是高等工业学校电机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有关电机设计与制造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这次修订主要由原来的编写入执笔。丁梵林同志修改第一、第二、第八章,陈世坤同志修改第三,第四、第五章;周希贤同志修改第六、第七章,李学婧同志修改第十章,黄士鹏同志改写了第十一章。另外由西安交通大学张燕鑫同志改写了第九章;华中理工大学李湘生同志编写了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章。最后由陈世坤同志对全部修订稿统一作了仔细的修改。参加本书第一版编写的还有何琏、宋文谦、邱贤锟和沈官秋同志。

本版承蒙华中理工大学林金铭教授进行了仔细审阅,在此表示深切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