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理宇宙探测大百科:不同波段下的太空图景》美国国家地理携手NASA、ESA出品

  《国家地理宇宙探测大百科:不同波段下的太空图景》

  突破性视角,聚焦探测手段,从射电到高能全波段!

  阐释知识原理,从行星到星系全场景!

  400余幅震撼图片,美国国家地理携手NASA、ESA出品!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专家倾心翻译!

  内容简介:

  红外波段下,你可以一览火星上最大的河道——卡塞峡谷群曾有液态水流过;紫外波段下,你可以一睹太阳系中最耀眼的景色——土星光环;X射线波段下,你可以一探被研究得最多的超新星遗迹——蟹状星云,中心激荡的脉冲星。从中国天眼FAST、中国空间站,到探月、探火,我国的宇宙探测正在全面提速。

  《国家地理宇宙探测大百科:不同波段下的太空图景》突破性地聚焦宇宙探测手段,关注发现过程,从微波、红外,到X射线、伽马射线,介绍了不同电磁波的特性,以及相应的不同波段天文观测设备:甚大阵射电望远镜,斯皮策、哈勃、XMM-牛顿空间望远镜,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等。

  400余幅NASA、ESA等精益科学图片、解释示意图、艺术想象图等,包含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新照片,通过展示结构、描述过程等方式,不仅形象地诠释了通过各个电磁波段探测宇宙的科学原理、杰出成果和前沿发现,而且从恒星、行星,到星云、星系,全景式呈现我们这个瑰丽又神秘的宇宙。

  作者简介:

  伊格纳西·里巴斯(IGNASI RIBAS),西班牙空间科学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加泰罗尼亚空间研究所主任。他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合作,担任部门主任和科学委员会的成员。目前居住在西班牙巴塞罗那。

  译者简介:

  苟利军(领衔翻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恒星级黑洞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学教授、《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执行总编、北京天文学会副理事长。

  编辑推荐:

  (1)新题材!美国国家地理以突破性视角,聚焦宇宙探测手段,从射电到高能全波段!

  不同波段的光具有不同的特性。红外光可以穿越宇宙尘埃,因而能够看到隐藏在尘埃中的恒星等天体。X光可以让我们测到爱斯基摩星云(NGC 2392)达200 万摄氏度高温的气体。伽马射线是宇宙中最强烈的能量释放,我们据以观测到恒星被超大质量黑洞吸引、吞噬的过程。

  《国家地理宇宙探测大百科:不同波段下的太空图景》突破性地聚焦宇宙观测手段,从射电、红外,到X射线、伽马射线,从恒星、行星,到星云、星系,介绍了相应的天文现象、原理、发现过程,以及脉冲星的本质是什么,黑洞是如何形成的,等等。此外,还介绍了各个波段相应的天文观测设备,它们的内部结构,以及工作机制。

  (2)获奖系列新作!同为获得过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2020年)的“新视觉”系列!  

  《国家地理宇宙探测大百科:不同波段下的太空图景》与《宇宙全书》同为美国国家地理“新视觉”系列,《宇宙全书》获得过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2020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图书奖(2020年)。

  它们均采用了创新的视觉表达体系,辅以简练、详实的文字。类比图、对比图,能够让不同的知识串联起来;演化示意图,能够形象地展示天体的动态变化过程;科学照片+解释示意图,能够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它的属性、结构和原理。

  (3)新图片!携手NASA、ESA共同出品,400余幅震撼图片,展现瑰丽的宇宙!

  精选来自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欧洲空间局(ESA)的400多幅宇宙震撼美图,包含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拍摄的船底座星云、南环星云图像,以及新近制作的解释示意图等。从宇宙中渺小的卫星、行星到绚丽又庞大的星云、星系,辅以艺术想象图、解释示意图等,将复杂深奥的宇宙直观化,带来一场知识与视觉的碰撞。

  (4)新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等专家倾心翻译,及时更新前沿研究!

  《国家地理宇宙探测大百科:不同波段下的太空图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领衔翻译,对知识点进行了逐一核实,并实时更新了相关数据和研究成果,保证了内容的准确、及时和完整。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为我们传回了新的图像,“系外行星”北落师门b如今已被证实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