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的疆界 雷磊 著 商务印书馆

  读者对象:法理学研究者和法学、法哲学、法理学爱好者

  编辑推荐:

  本书内容涉及法律与权利、法律与正义、法律方法、刑罚法哲学、法律秩序与法律论证等法理学经典命题和问题。作者论述严谨规范,行文充满法律理性的规范美感,更有对法科年轻学子“掏心掏肺”的研究心得与经验分享,干货满满。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十八年(2005-2022)来的32篇书评、随笔和札记。这些篇什既是作者多年来关于法理学阅读和思索的个人记录和研究印记,也是中国中青年一代法理学人在法理学领域内寻求知识更新和智识突破的集体缩影。 本书名为“法理学的疆界”,包括六个部分“I 法律/权利的边界”“II 法学的密码”“III 法哲学的智识”“IV 方法论的求索”“V 短札·片思”“VI 阅读·写作”。顾名思义,“疆界”一意为“疆域”,二意为“界限”。“疆域”本义为国家管辖领域,法理学的疆域指的就是法理学的管辖领域。这个管辖领域包括“法哲学”与“方法论”两大部分。“界限”则内含于疆域之内。法理学并非无所不包的法学剩余科学,它有自己独立的问题意识和研究范围,也形成了自己的“边界”和“密码”。本书的各个篇什虽然主题各异、论域极广,但它们的背后或多或少地隐藏着“疆界”这一暗线。这一暗线也体现在作者的片思短札和关于阅读写作的文字之中。

  作者简介:

  雷磊,知名法理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基尔大学、海德堡大学,瑞士弗里堡大学访问学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第10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论文近百篇,译著、独著多部。

  目录:

  思无涯而行有度(代序)

  I 法律/权利的边界

  那个恼人不休的问题!——霍斯特《法是什么?-法哲学的基本问题》导读

  “为权利而斗争”——从话语到理论

  死而复生的“上帝”——《法理学的范围》的形而上学解读

  II 法学的密码

  作为实践学问的法学—— 实践哲学、法哲学与方法论思考

  求解法学的知识密码 ——解读《法学的知识谱系》的一个“锁眼”与三把“钥匙”

  主题的拓展与方法意识的觉醒——四十年来规范法学的发展

  III 法哲学的智识

  寻找“新样式”的法哲学——默克尔及其《一般法学说的要素》

  法哲学的“另一条腿”——拉伦茨《正确法》的要义

  刑罚哲学:法哲学的一块“飞地”——霍斯特《何以刑罚?--哲学立场的思辨》小品

  IV 方法论的求索

  开放社会中的个案公正——读齐佩里乌斯《法学方法论》

  法律方法的跨洋之旅——《法律方法的科学》的跨文化意义

  法学方法论的新典范?——默勒斯《法学方法论》检读

  V 短札·片思

  法学的除魅与返魅

  科学的真伪与法律判断的界限

  柏林增边的枪声

  贫瘠上的正义——对影片《可可西里》法治困境的反思

  思者的静湖——《法哲学: 立场与方法》与《法哲学沉思录》探微

  法哲学研究中的哥白尼革命

  什么是我们所认同的法教义学?

  自然法学如何进入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之争?

  法社会学能否处理规范性问题?

  VI 阅读·写作

  面对经典,我们何去何从?——“纪念耶林诞辰20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总结

  法律人思维的“二元论”与“重点论”——关于《像法律人那样思考》 的问答

  博观是为“学”,约取是为“得”

  如何进行研究型阅读?

  如何更好地发表法学论文?——关于法学博士生论文发表的五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