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荫下:传统中国的亲属关系、人格和社会流动》[美]许烺光 著 王燕彬 译
《祖荫下:传统中国的亲属关系、人格和社会流动》
[美]许烺光 著 王燕彬 译
后浪 | 九州出版社 2023-9
家庭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理解中国社会,解决中国问题,离不开对“家”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许烺光基于云南西镇的深入田野调查,在《祖荫下》一书中勾画出一个社区中的中国传统家制与伦理。本书挖掘中国社会体系中文化与人格的复杂关系,并阐发父子一体与大家族理想的相互构成。其中,整体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社会行动均以“祖荫”为核心。祖荫下的观念与生活形塑了诸多人格类型,奠定了社会基本结构,贯彻于整个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亦是作者在国立云南大学的“引路人”(20世纪40年代初,许烺光博士毕业后应费孝通之邀到云南大学任教)。他如此评价本书道,“用来自民族志的资料论说了中国人生活中祭祀祖先仪式中香火延续的观念及它代表的亲属制度的历史性。”
作者进行田野调查时,通货膨胀十分严重。40年代抵达西镇时,当地物价约为1937年的15倍。在第二次访问结束时,物价已经飙升200倍。许烺光在前言中写道,对研究而言,通货膨胀其实并不完全是坏事,“因为它把学者的生活水平降到了与劳动者、小商贩持平的境地(如果不是更低的话),从而消弭了人们对于学者的敬畏之情以及面对知识分子的传统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