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帝国》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白银帝国》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白银作为货币的主要形态之一,在中国宋元以降直至近代、时间跨度近1000年的中国货币史中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白银帝国》考察了这段历史,分析了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探讨了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关于作者

  徐瑾,著名的青年经济学者,也是英国《金融时报》下属的 FT 中文网财经版的主编和首席财经评论员,东京大学客座研究员。近年出版了多部著作,作品曾经入选“2015最受金融人喜爱的十本财经书籍”。

  在青年经济学者徐瑾所写的《白银帝国》中,正试图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古代货币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 研究中国货币史可以发现其形态变迁与制度发展均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变化,而货币的变迁背后对应着帝国的进退。而历史上的中国货币是一套超级复杂的系统,其中白银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离开白银,中国货币史几乎无法书写。《白银帝国》的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的宋朝建立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华民国,将近1000年。自16世纪40年代起,大明王朝以白银为媒介参与创建世界市场,向“白银帝国”演变,开创一番盛世;但到18-19世纪,西方已过渡为金本位并逐渐孕育出现代金融系统时,中国仍然固守银本位,“白银帝国”逐渐走向末路。《白银帝国》正是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考察,分析中国社会兴衰存亡背后那条连绵不绝的银线。此外,作者将更多目光投向了中国早于西方几百年开始的纸币试验,以及中国在全球金本位大势之下对白银的固守,探讨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所以,这既是一部中国货币史,也是对中国社会变迁的窥探。

《白银帝国》中西大分流和中国银本位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作者在结尾中如是说:“以海外白银流入开始,以收缴真金实银结束,这就是中国白银数百年的循环。其间有无数王朝的兴起与陨落,也有不少人杰的努力与奔走,一切都在历史之中回响。历史的循环之中,有无数天问等待答案。答案是白银,也是人性的贪婪,更是制度的大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