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围城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围城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围城》:围城让我们明白什么道理?围城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围城是由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钟书,于1946年发表的长篇讽刺小说,该小说以1920到1940年代故事背景,讲述了主人公知识分子方鸿渐,在面对人生挫折不断成长的过程,小说体现了爱情,友情,婚姻,亲情等主题,其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对各种人物的心理描写十分的细腻,作者以高超的讽刺手法,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和虚荣,历来不仅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同时还被翻拍成电视剧和广播剧。
《围城》让我们明白的道理有:
人生中的选择往往是无法回避的责任和义务,也是一种决定我们未来方向的力量,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权衡和选择。
生活的本质并不在于金钱、权力等外在因素,而是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所以我们需要学会享受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珍惜身边的人和事物。
人活着就应该不断得去追求,在追求中充实,在充实中奉献,不管在围城内还是在围城外,都能保持清醒的大脑,乐观的心态,这样才能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围城》的主要内涵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围城》是钱钟书著长篇讽刺小说,主要写抗战初期知识分子的群相,一是社会批判层面。作品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人生历程,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了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对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二是文化批判的层面。这一点,主要是通过对“新儒林”的描写和对一批归国留学生或高级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