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雅舍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多少钱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11
ISBN:9787503917820
作者:梁实秋
页数:481页
章节摘录
书摘 (一)海 棠
海棠的风姿艳质,于群芳之中颇为突出。
我第一次看到繁盛缤纷的海棠是在青岛的第一公园。二十 年春,值公园中樱花盛开,夹道的繁花如簇,交叉蔽日,蜜蜂 嗡嗡之声盈耳,游人如织。我以为樱花无色无香,纵然蔚为雪 海,亦无甚足观,只是以多取胜。徘徊片刻,乃转去苗圃,看 到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花枝招展,绿鬓朱颜,正在 风情万种、春色撩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
海棠的品种繁多,以“西府”为最胜,其姿态在“贴梗” “垂丝”之上。最妙处是每一花苞红得像胭脂球,配以细长的花 茎,斜欹挺出而微微下垂,三五成簇。凡是花,若是紧贴在梗 上,便无姿态,例如茶花,好的品种都是花朵挺出的。樱花之 所以无姿态,便是因为无花茎。榆叶梅之类更是品斯下矣。海 棠花苞最艳,开放之后花瓣的正面是粉红色,背面仍是深红,俯 仰错落,秾淡有致。海棠的叶子也陪衬得好,嫩绿光亮而细致。 给人整个的印象是娇小艳丽。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 良久不忍离去。
十余年后我才有机会在北平寓中垂花门前种植四棵西府海 棠,着意培植,春来枝枝花发,朝夕品赏,成为毕生快事之一。 明初诗人袁士元和刘德彝《海棠》诗有句云:“主人爱花如爱珠, 春风庭院如画图。”似此古往今来,同嗜者不在少。两蜀花木素 盛,海棠尤为著名。昌州(今大足县)且有“海棠香国”之称。 但是杜工部经营草堂,广栽花木,独不及海棠,诗中亦不加吟 咏,或谓避母讳,不知是否有据。唐诗人郑谷《蜀中赏海棠》诗 云:“浓淡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浣花溪上堪惆怅,子 美无心为发扬。”其言若有憾焉。
以海棠与美人春睡相比拟,真是联想力的极致。《唐书·杨 贵妃传》:“明皇登沉香亭,召杨妃,妃被酒新起,命力士从侍 几扶掖而至。明皇笑曰:‘此真海棠睡末足耶?’”大概是海棠的 那副懒洋洋的娇艳之状像是美人春睡初起。究竟是海棠像美人, 还是美人像海棠,倒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苏东坡一首《海棠》诗 有句云:“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清春睡足。”是把海棠比作 美人。
秦少游对于海棠特别感兴趣。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少 游在横州,饮于海棠桥,桥南北多海棠,有老书生家于海棠丛 间。少游醉宿于此,明日题其柱云:‘唤起一声人悄,衾暖梦寒 窗晓。瘴雨过,海棠开,春色又添多少?社瓮酿成微笑,半破 瘿瓢共舀。觉倾倒,急投床,醉乡广大人间小。’”家于海棠丛 中,多么风流!少游醉后题词,又是多么潇洒!少游家中想必 也广植海棠,因为同为苏门四学士的晁补之有一首《喜朝天》, 注“秦宅海棠作”,有句云:“碎锦繁绣,更柔柯映碧,纤搊匀 殷。谁与将红间白。采薰笼,仙衣覆斑斓。如有意,浓妆淡抹, 斜倚阑干。”刻画得淋漓尽致。书摘随着梁韩恋情传播的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加大,韩菁 清算是很无奈地领略了多年以后她都弄不十分明白的、 一件只关系到两个人的私事,为什么竟会劳得那么多人 都来关心,更有那么一些人,恨不得把唾沫星子喷到韩 菁清的脸上才解气。
在来自各方的攻击中,极大伤害了韩菁清自尊心的 是有人援引曾在港、台报纸上披露的一件不幸婚恋来影 射梁、韩关系:某教授年老丧偶,与一年轻女人相恋,新 婚之夜,那女人竟逼着老教授写遗嘱。消息传出,舆论 哗然,各报竞相报道了这一社会新闻,称这类女人为 “收尸集团”一—“逼着老人快死,以便得到遗产。”但 是,更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亲朋好友。他们或许是真的关 心韩菁清的幸福,好心地规劝她说:“你干嘛这样傻?你 又不是嫁不出去的人,为什么偏找这么个老头子?”
自然,对韩菁清真正表示理解、给予支持的也大有 人在。她说:“我家附近有家‘时间郎’钟表店,一位姓 周的小姐对我说,哦,梁先生的情书写得这么诚挚、热 烈,要是写给我,我也愿意嫁给他!”
在那紧张而沉重的日子里,梁实秋亦同样过得很不 轻松。
他的不轻松之处首先来自旅居美国的女儿。
梁实秋的女儿梁文蔷是旅居美国的营养学博士,思 想开明。还在母亲去世不久,文蔷实际即已考虑到父亲 的未来生活,竭力怂恿他再找一个“情投意合的朋友”, 以“结伴共度晚年”。但为她始料所不及的是,父亲刚到 台湾,便找了韩]清这样一个“朋友”。她不了解韩菁清 的性格禀赋,只知道她年轻貌美,是个红极一时的歌星、 影星。——一般而言,在世人心目中,歌星和影星一类 人是被视为某种类型人的代表,梁文蔷亦正未能免除这 层顾虑。当梁实秋于返美之前写信告诉她自己与“韩小 姐”的恋情,并寄去韩菁清的一张照片时,她的反应是 很冷淡的。“我的女儿又有信来,再没有提一个字,慢慢 来,最后她会谅解我们的。”梁实秋曾这么半是解释半是 安慰地对韩菁清说。
所以,当他登上返美的飞机之后,在万米高空仍然 “一路心事重重,不能阖眼”。
1975年1月10日,梁实秋飞抵西雅图。当天,“我 和女儿谈到我们的事。她不反对你,称赞你的聪明可爱, 但她怀疑你能否改变你的生活方式,能否洗尽铅华过一 种异于往昔的生活?她问我:‘你不怕么?你可以很幸福, 可以很悲惨,如果你以后痛苦,我也要痛苦……’说至 此,她失声而哭。我把你送给她的毛笔给她了,她说 ‘这是很珍贵的礼物,怪不好意思收受,只好道谢了。’书摘“雅舍”共是六间,我居其二。篦墙不固,门窗不严,故我 与邻人彼此均可互通声息。邻人轰饮作乐,咿唔诗章,喁喁细 语,以及鼾声,喷嚏声,吮汤声,撕纸声,脱皮鞋声,均随时 由门窗户壁的隙处荡漾而来,破我岑寂。入夜则鼠子瞰灯,才 一合眼,鼠子便自由行动,或搬核桃在地板上顺坡而下,或吸 灯油而推翻烛台,或攀援而上帐顶,或在门框桌脚上磨牙,使 得人不得安枕。但是对于鼠子,我很惭愧地承认,我“没有法 子”。“没有法子”一语是被外国人常常引用着的,以为这话最 足代表中国人的懒惰隐忍的态度。其实我的对付鼠子并不懒惰。 窗上糊纸,纸一戳就破;门户关紧,而相鼠有牙,一阵咬便是 一个洞洞。试问还有什么法子?洋鬼子住到“雅舍”里,不也 是“没有法子”?比鼠子更骚扰的是蚊子。“雅舍”的蚊风之盛, 是我前所未见的。“聚蚊成雷”真有其事!每当黄昏时候,满屋 里磕头碰脑的全是蚊子,又黑又大,骨骼都像是硬的。在别处 蚊子早已肃清的时候,在“雅舍”则格外猖獗,来客偶不留心, 则两腿伤处累累隆起如玉蜀黍,但是我仍安之。冬天一到,蚊 子自然绝迹,明年夏天——谁知道我还是住在“雅舍”!
“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 红盘乍涌,一霎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 吠,坐客无不悄然!舍前有两株梨树,等到月升中天,清光从 树间筛洒而下,地上阴影斑斓,此时尤为幽绝。直到兴阑人散, 归房就寝,月光仍然逼进窗来,助我凄凉。细雨濛濛之际,“雅 舍”亦复有趣。推窗展望,俨然米氏章法,若云若雾,一片弥 漫。但若大雨滂沱,我就又惶悚不安了,屋顶湿印到处都有,起 初如碗大,俄而扩大如盆,继则滴水乃不绝,终乃屋顶灰泥突 然崩裂,如奇葩初绽,砉然一声而泥水下注,此刻满室狼藉,抢 救无及。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
“雅舍”之陈设,只当得简朴二宇,但洒扫拂拭,不使有纤 尘。我非显要,故名公巨卿之照片不得入我室;我非牙医,故 无博士文凭张挂壁间;我不业理发,故丝织西湖十景以及电影 明星之照片亦均不能张我四壁。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 均已有着,我亦不复他求。但是陈设虽简,我却喜欢翻新布置。 西人常常讥笑妇人喜欢变更桌椅位置,以为这是妇人天性喜变 之一证。诬否且不论,我是喜欢改变的。中国旧式家庭,陈设 千篇一律,正厅上是一条案,前面一张八仙桌,一边一把靠椅, 两旁是两把靠椅夹一只茶几。我以为陈设宜求疏落参差之致,最 忌排偶。“雅舍”所有,毫无新奇,但一物一事之安排布置俱不 从俗。人入我室,即知此是我室。笠翁《闲情偶寄》之所论,正 合我意。
“雅舍”非我所有,我仅是房客之一。但思“天地者万物之 逆旅”,人生本来如寄,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为 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 能给予之苦辣酸甜,我实躬受亲尝。刘克庄词:“客里似家家似 寄。”我此时此刻卜居“雅舍”,“雅舍”即似我家。其实似家似 寄,我亦分辨不清。
长日无俚,写作自遣,随想随写,不拘篇章,冠以“雅舍 小品”四字,以示写作所在,且志因缘。
内容概要
雅 舍 文 集 梁实秋(1903-1987),20世纪华语世 界中散文天地的―代宗 师,给本世纪文坛留下 了2000多万字沉甸甸 的著译的文学大师.梁 公散文自然、真率、豁 达洒脱;亦庄亦谐、“绚 烂之极趋于平淡”;旁 征博引、中西逢源等特色,我们从他的作品中 遴选 了有代表性的散 文、小品、杂感、随笔, 合成四本“雅舍文 集”。我们深信,只要抛 弃偏见,读者不难从中 感受这位大师个性独异的文心、文气、文调,领略他的积学之厚、腹笥 之富和经泽之熏,走进 一片高雅脱俗的美文世 界。
书籍目录
目 录
雅舍小品 第一集
雅舍
孩子
音乐
信
女人
男人
洋罪
谦让
衣裳
结婚典礼
病
匿名信
第六伦
狗
客
握手
下棋
写字
画展
脸谱
中年
送行
旅行
“旁若无人”
诗人
汽车
讲价
猪
理发
鸟
乞丐
运动
医生
穷
雅舍小品・第二集
旧日
洗澡
树
读画
手杖
牙签
睡
垃圾
由一位厨师自杀谈起
观光
脏
狗
老年
聋
不亦快哉
敬老
退休
头发
怒
沉默
窗外
吃相
雪
猫的故事
滑竿
算命
书
请客
商店礼貌
虐待动物
北平年景
正月十二
雅舍小品・第三集
书房
送礼
排队
爆竹
腌猪肉
萝卜汤的启示
喜筵
年龄
痰盂
搬家
看报
�
讲演
同乡
代沟
台北家居
唐人自何处来
双城记
健忘
暴发户
�
馋
鼾
喝茶
饮酒
吸烟
同学
签字
狗肉
过年
梦
电话
饭前祈祷
照相
圆桌与筷子
廉
烧饼油条
雅舍小品・第四集
让
“啤酒”啤酒
守时
对联
图章
钱
勤
包装
头发
制服
职业
书法
厨房
废话
求雨
一条野狗
幸灾乐祸
快乐
北平的冬天
一只野猫
领带
点名
我看电视
奖券
婚礼
钥匙
铜像
计程车
鬼
好汉
球赛
偏方
窝头
厌恶女性者
教育你的父母
干屎橛
风水
天气
礼貌
高尔夫
《雅舍小品》合订本后记
编辑推荐
梁实秋被公认为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之一。他的“雅舍小品”流播海内外,先后印行了三百多版。他的《雅舍小品》及其“续集”、“三集”、“四集”和“合集”,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冰心在《读〈雅舍小品选〉》中写道:“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文章来,也是下笔千言,尤其是小品文字,更是信手拈来,谐而不俗。”朱光潜在致梁实秋的信中认为:“大作《雅舍小品》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也就是说,译介莎翁戏剧可由他人承担,但书写《雅舍小品》则鲜有“替人”——直至今日,我们尚未能发现在小品写作上有梁实秋那样的功力、实力和创力。
作者简介
梁秋实(1903-1987),20世纪华语世界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给本世纪文坛留下了2000多万字沉甸甸的著译的文学大师,梁公散文自然、真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绚烂之极趋于平淡”;旁征博引、中西逢源等特色,我们从他的作品中遴选了有代表性的散文、小品、杂感、谈吃,情书、札记,合成六卷本“雅舍文集”。我们深信,只要抛弃偏见,读者不难从中感受这位大师个性独异的文心、文气、文调,领略他的积学之厚、腹笥之富和经泽之熏,走进一片高雅脱俗的美文世界。
实秋不但能说会道,写起或译起来,下笔千言,谐而不俗。
—冰心
他的学术文章,功在人民,海峡两岸,有目共睹,谁也不会有什么异辞。
—季羡林
文学批评正是梁氏前半生文学事业之所在,其激荡之广,反应之烈,凡我国新文学史皆难忽视。
—余光中
图书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