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智慧成语世界(1)/中国成语大会》(编者:中国成语大会栏目组)-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本系列图书是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成语大会》官方 授权图书。从 届《中国成语大会》官方词库中,选取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成语,为每个成语精心设置了三个板块:“智慧之源”深入考证、生动展示许多读者并不熟知的成语典故;“智慧解码”由《中国成语大会》现场文化嘉宾毕淑敏、郦波、蒙曼及知名文化学者张一清、傅秋爽等组成点评团队,以深厚的学养和人生感悟为读者揭示成语中深邃的民族智慧;“智慧语林”包含成语的近义联想、反义联想、易错提示等内容,有助于读者构建成语知识网络,积累并且正确运用成语。本书还邀请《中国成语大会》 届十六强选手编写了32个趣味互动猜成语题目,让读者在游戏中体验成语的趣味与魅力。“中国智慧,自成语境”。由中国成语大会栏目组编著、关正文总策划的《我的智慧成语世界(1)/中国成语大会》一书以全新视角解读成语中的中国智慧,力求让读者 、多角度了解成语,并以成语为窗口,体味传统文化的精妙与深邃。

内容提要

顾恺之吃甘蔗喜欢由根至干、由无味至甘美,所 以有了“渐入佳境”;古人夜行看不见路时就扔石头 ,如果有石头落水的声音就不再前行,于是有了“投 石问路”……成语智慧,源远流长。 本系列是中央电视台“中国成语大会”栏目官方 授权图书,所选成语均来自“中国成语大会”词库。 每本书按日常生活、读书学习、为人处世、道德修养 、财富与管理、机智谋略等六大智慧主题编排,让古 老的成语智慧点亮青少年 的生活……成语智慧— —民族智慧,历久弥新。 由中国成语大会栏目组编著、关正文总策划的《 我的智慧成语世界(1)/中国成语大会》一书中每 个成语从知识、文化、应用三个角度切入:“智慧之 源”考证成语典故、来龙去脉;“智慧解码”由专家 独辟蹊径,妙语点评;“智慧语林”,举一反三,诠 释近义、反义成语,并作易错提示,构建智慧谱系。 每本书附有《中国成语大会》十六强选手精心编 写的趣味成语谜题,让读者在体验成语魅力的同时, 感悟古老成语的温度与活力。

目录

日常生活
入乡随俗
乐极生悲
适可而止
心有灵犀
返老还童
忙里偷闲
世外桃源
沧海桑田
相敬如宾
嫁鸡随鸡
量体裁衣
渐入佳境
安土重迁
衣锦还乡
纨绔子弟
叶公好龙
读书学习
一波
举一反三
千篇一律
风花雪月
百读不厌
颠倒是非
因材施教
胸有成竹
空空如也
邯郸学步
教学相长
字斟句酌
江郎才尽
呕心沥血
为人处世
礼尚往来
旁若无人
人各有志
覆水难收
患得患失
千虑一失
功亏一篑
精卫填海
恶语伤人
随波逐流
志大才疏
庸人自扰
敬而远之
委曲求全
终南捷径
磨杵成针
道德养成
瓜田李下
一诺千金
盗亦有道
修身齐家
舍生取义
谦谦君子
为民请命
同流合污
假公济私
不平则鸣
见异思迁
沽名钓誉
趋炎附势
财富与管理
风调雨顺
不名一钱
身先士卒
乌合之众
广开言路
身无长物
解囊相助
上行下效
从善如流
人浮于事
知人善任
论功行赏
恩威并用
开诚布公
机智谋略
一箭双雕
一鸣惊人
约法三章
里应外合
借刀杀人
杀一儆百
退避三舍
匹夫之勇
先发制人
乘虚而入
兵不厌诈
长驱直入
出奇制胜
前车之鉴
投石问路
急流勇退
智慧成语擂台

精彩试读

入乡随俗 入其俗,从其令。——《庄子》 智慧之旅 相传,庄子三十多岁时,游历到了魏国,听说有 一个叫作雕陵的地方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便去那里 游玩。庄子走到一处栗园中,看见一只像鹊的奇怪大 鸟缓缓从远处飞来,那只怪鹊体形巨大,翅膀张开后 有七尺长,眼睛足有一寸宽。就在庄子望着这只怪鹊 发愣时,怪鹊的翅膀碰到了庄子的额头,然后它停到 几步之遥的栗树上。庄子很奇怪:“这是一只什么鸟 啊?翅膀大却飞不高,眼睛大却看不清。”于是,庄 子想捉住这只怪鹊。他提起衣裳,小心翼翼地走过去 ,拿起弹弓等待 出手时机。这时,他突然看见一 只蝉在树荫里悠然自得,一副忘乎所以的样子。蝉的 身后,一只螳螂正蓄势待发,想要捕获这只蝉。然而 ,正当螳螂认为时机已到,准备动手时,却暴露了自 己。此时,落在树枝上的怪鹊一跃而起,捉住了螳螂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典故也出自此处。面 对此情此景,庄子惊出了一身冷汗。他觉得,世界上 的万事万物都是这样相互牵连、相互争夺的,两种事 物之间总会因为利益而被联系在一起。于是庄子扔掉 手中的弹弓转身快步离去,看守栗园的人见到庄子匆 忙的样子,以为庄子偷了栗子,一边追赶一边辱骂。
庄子回到家中,整整三个月都闷闷不乐。他的弟 子蔺(Lìn)且好奇地问道:“先生这么多天来为什 么一直不高兴呢?”庄子回答:“我留意外物的形体 ,却不知不觉忘记了自身的安危,想要观赏混浊的流 水,却被清澈的水潭迷惑。我听许多智者说过:‘每 到一个地方,就要遵从那里的习惯与禁忌。’如今我 来到了雕陵风景秀美的栗园游玩,却忽略了自身的安 危,任由巨大的怪鹊触碰我的额头,在林中游玩的时 候则丧失了自身的真性,管理栗园的人追赶、辱骂我 ,因此我感到很不快乐。” “入其俗,从其令”则告诉人们,每到一个新的 地方,都要遵守当地的习惯,管住自己的言行,后来 逐渐被人们总结为“入乡随俗”这一成语。
智慧解码 傅秋爽点评 “入乡随俗”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也是世事 洞明、人情练达的具体表现。发达的交通,使得大大 的世界变成了小小的地球村。但各地域存在着文化差 异,有时差异还很大。入乡随俗,给我们如下启示: ,要懂得尊重。不要有大国沙文主义,文化 上也不能唯我独尊,走到哪里,都应该尊重当地的宗 教、习俗、惯例。随着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发达,中 国人走出国门的机会越来越多,应该文明出行,到任 何 和地区,都要充分尊重当地的人民,到相对落 后或欠发达地区尤其应该如此,狂妄是无知的表现。
第二,从 高层次而言,要懂得欣赏。各种宗教 ,都有其合理内核;各个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 。要学会欣赏不同文化,带着一颗仁心、一双慧眼, 发现其中的美好。
第三,要善于学习和汲取有益的成分,为我所用 。例如,印度人对物质欲望的克制,使得他们性格比 较平和,内心也 容易满足和快乐,这也是我们比较 欠缺的。
只要“入国问禁,入乡随俗”,我们走到哪里都 可以成为受欢迎的人,身处异乡时才会 加顺利和愉 快。
智慧语林 “入乡随俗”一词中的“俗”字指的是“风俗” “习俗”,即社会中长期形成的礼节、风尚、习惯等 ,不要将其错误地理解为“低俗”的意思。而“乡” 字在这里并非仅仅指“乡村”,而是泛指“地方”“ 处所”。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外乡人尊重、适应和主 动融入当地风俗文化,是一个褒义词。(P2-4)

卖贝商城 推荐:《我的智慧成语世界(1)/中国成语大会》(编者:中国成语大会栏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