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世界经典文学名著》(编者:廉东星|责编:刘军)-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经典谋略之一,是被人们称为“益智之荟萃,谋略之大成”的兵学奇书。《三十六计》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它根据我国古代 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结而成,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遗产之一。为传承经典、发扬中华人们的智慧,本书通过故事对三十六计进行精彩的解析,帮助小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
内容提要
《三十六计》中的计谋 , 大多数人都耳熟能详 ,甚至还能脱口而出并加 以运用,这说明《三十六 计》已经是中国人无形的“ 智慧长城”,矗立在人们的 心头。大家都明白这样一 个基本道理:如果不懂三 十六计,也许有 你会 为其中的某一计所困惑。 《三十六计》又叫“三十六 策”,它是一部总结我国古 代 军事思想和丰富斗 争经验的兵书,有很强的 借鉴性,是中华民族悠久 的文化遗产之一。本书编 撰精良,取材和选裁极为 谨慎,体系明了,脉络清 晰,所选案例极为典型, 有管中窥豹之功用。在编 撰过程中,我们查阅参考 了大量相关资料,力图以 的涵盖面、 详尽的 资料、 准确的信息、 生动的描述满足读者求知 的愿望。《三十六计》是 中国古代谋略的精华,我 们要汲取其中的养分,但 也要秉着“取其精华去其糟 粕”的科学态度看待它。
目录
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 围魏救赵
第三计 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
第五计 趁火打劫
第六计 声东击西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 暗度陈仓
第九计 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
第十一计 李代桃僵
第十二计 顺手牵羊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 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调虎离山
第十六计 欲擒故纵
第十七计 抛砖引玉
第十八计 擒贼擒王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 浑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金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 关门捉贼
第二十三计 远交近攻
第二十四计 假道伐虢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
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
第二十七计 假痴不癫
第二十八计 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 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 反客为主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 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第三十五计 连环计
第三十六计 走为上
精彩试读
计瞒天过海①
原文
备周则意怠②,常见则
不疑。阴③在阳之内,不在
阳之对。太阳③,太阴③。
译文
对某种事情防备得太周
密,结果反而使意志松懈
。平常见惯了的事物,就
不容易引起疑心。大凡阴
谋藏在阳光之内,而不是
与公开的事物相排斥。很
暴露的往往也是很隐秘的
,阴谋、阳谋是互相寓于
其中的。
计名典故
“瞒天过海”这一典故出
自薛仁贵巧渡唐太宗的故
事。唐朝初年,太宗李世
民率领大军讨伐高句丽,
在辽大破高句丽大将盖苏
文,盖苏文从海路狼狈逃
回朝鲜半岛。
太宗兵进辰州(今辽宁
省盖州市),准备渡海进
攻高句丽。来到海边,太
宗驻马向前望去,只见海
天相接,无边无际,巨浪
滔天,惊涛拍岸。太宗不
由得头晕目眩,摇摇晃晃
,险些栽下马来。
大军将要登船渡海时,
太宗却无论如何也不肯上
船了。众将苦苦相劝,全
都无效,只好暂时在海边
安营扎寨。
行军总管张士贵回到大
帐,一筹莫展。数十万大
军困在这里,进也不是,
退也不是,不但贻误战机
,而且粮草耗费巨大。张
士贵冥思苦想,也想不出
妥善的办法。
这时,副将薛仁贵走进
大帐,对张士贵说道:“大
人是不是在为皇上不肯渡
海而忧愁?”
“正是。”
“小将倒是有个办法。”“
薛将军,有何妙计,快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