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长大之前必读的66本书:捣蛋鬼日记 人民文学出版社-图书推荐
内容简介
他在姐姐的婚礼上把爆竹拴在了姐夫衣服的扣眼上,一对新人几乎被吓晕过去;他在客厅里表演魔术,差点儿射瞎了客人的眼睛;他在家里玩钓鱼,却钓下了一个老爷爷的牙齿;他在火车上拉下了紧急制动闸,仅仅出于好奇;他自己搞了一个动物园,挂在树上的“猴子”竟是邻居家的小孩……
妈妈说,因为有了他,她成了世界上不幸的女人!
但他是一个十足的男子汉,他用智慧惩治了寄读学校作恶多端的校长及其老婆,用勇敢和真诚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和喜爱。
他就是捣蛋鬼加尼诺,一个总是因闯祸而让父母生气的孩子!作者简介
万巴(1860—1920),原名路易吉贝特利,意大利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生于意大利历史文化名城佛罗伦萨,自幼酷爱文学,生性活泼好动,脾气执拗倔强,好打抱不平,被老师和父母视为“惹事生非的孩子”,也因此经常受到处罚。
《捣蛋鬼日记》是一部自传体小说,也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主人公加尼诺用日记的形式记载了他在半年时间里种种的捣蛋经历,活现了儿童的天性。在充满幽默的字里行间,加尼诺给孩子们带来欢笑,也勾起了成人对孩提时代的不尽回忆。
《捣蛋鬼日记》是欧洲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名著,在各个年龄层的读者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从1920年问世,本书仅在意大利就已重版120余次,并被译成40余种语言,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青睐。
万巴一生写过很多作品,其中受欢迎的除了《捣蛋鬼日记》之外,还有《露着衬衫角的小蚂蚁》。
前 言
《捣蛋鬼日记》在意大利读者、特别是孩子和家长中很有影响。作者万巴是意大利的儿童文学作家和诗人。万巴的本名叫露易基贝台利,一八五八年生于佛罗伦萨,卒于一九二〇年。万巴当过铁路职员、记者,后来主要从事儿童文学的创作,一生写过许多作品。一九〇六年,他为孩子们创办了《星期天日记》报,不久就在这份报上发表了他的小说《捣蛋鬼日记》,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捣蛋鬼日记》自一九二〇年汇集成册后,重版过一百多次,是继《木偶奇遇记》后又一本在意大利深受孩子和家长喜爱的书。《捣蛋鬼日记》还曾被拍成电视剧和电影;书中的主人公加尼诺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捣蛋鬼日记》是部日记体小说,主人公是一个九岁的小男孩,人们称他为捣蛋鬼加尼诺。加尼诺受到姐姐的启发学写日记,决心把自己的想法和经历的事情都记到上面去。日记记载了他在半年时间里怎么把家里搅得天翻地覆,甚至毁掉了他人的政治声誉和前途,终于成为“不可教诲”的祸星的经过。 在《捣蛋鬼日记》这部喜剧性的小说中,小小的加尼诺是一位悲剧人物。作者对他的不幸寄予深切的同情。作者尖锐地指出:在儿童的教育上,许多过错来自于大人,而不是孩子们不肯改正。作者认为,对大人来说,要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能过于自信,不能总以大人的身份训斥孩子;作者认为,在不少情况下,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是有其道理的,一味地对他们压制往往收到相反的效果。作者强烈反对对孩子搞粗暴的体罚和殴打,因为棍棒只能伤及皮肉而不能抹去他们的思想。作者提出,要教育好孩子,大人的表率作用很重要。言行要一致,说一套做一套或者遇事采取实用主义,只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消极的影响。 加尼诺是意大利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中的孩子,作者通过加尼诺周围的环境和人物的描写,暴露了那个时期社会上的许多丑恶现象。书中,作者表现了比较鲜明的爱憎,他不仅对被视为穷要饭的巴罗佐悲惨的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而且无情地鞭笞了自私残暴的寄读学校校长、校长老婆及他们的帮凶厨子;愤怒地控诉了他们对孩子在精神上的折磨和在生活上的虐待。作者还活龙活现地勾画了加尼诺的姐夫,那个不择手段谋取遗产、向上爬的马拉利律师,以及加尼诺朋友的父亲——一个在讲演中大谈为劳动人民谋利益,而实质上却想让面包归他一人所有的资产阶级政党人物的虚伪嘴脸。此外,作者也抨击了资产阶级的竞选制度,揭露它不过是一个骗局,一场闹剧。 《捣蛋鬼日记》充满幽默感,但读者在发笑之余还将回味其中的深刻含义,从而获得一定的教益。 许高鸿 2003年6月
媒体评论
孩子们读了这本书,知道什么是正直什么是勇敢。成人读了这本书会理解你的淘气孩子!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捣蛋鬼语录
我多么高兴我掉到河里,多么高兴我经历了淹死的危险!要不,我也不会得到这么多的问候,听不到这么多的好话。
——9月21日
看来是不可能的,但又确实如此,这就是世界上的男孩就知道干坏事。要是今后一个男孩都不出生就好了,这样,他们的爸爸妈妈将会多么高兴啊!
——10月12日
姐姐们认为,男孩子的脸生来就是让人扇耳光的……但她们不知道,当她们这样做时,阴暗和报复的想法就在男孩子们的头脑中产生了。
——10月7日
真的,我没有一丝恶意,如果在场的人们勇敢一些的话,就会以一场大笑来结束。遗憾的是,孩子们的良好愿望从来就没被承认过。
——10月24日
如果爸爸讲的是对的话,那么也就是说,我两岁时干的事也得算账了!
——12月15日
这样会让他们懂得,孩子们有了错应当改正,但不能靠棍棒。
——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