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包邮】红发安妮系列 绿山墙的安妮 6-12岁儿童文学书籍 小学生课外读物书籍 一起畅游风光旖旎的爱德华王子岛 畅销书籍-图书推荐
内容简介
讲述了卡斯伯特兄妹向孤儿院申领一个男孩,但却错误地送来了一个红头发的女孩——安妮。安妮以其活泼乐观的精神,不但感染了年迈孤独卡斯伯特兄妹,也照亮了整个绿山墙的生活。她奇妙的幻想生活、与戴安娜纯真的友谊、与吉尔伯特的斗争、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无不展示着一个小女孩快乐的童年生活。
编辑推荐
一个爱做梦,爱幻想的红发女孩安妮来啦
其实是一场阴差阳错的美丽误会
新的家人,新的朋友,新的人生
安妮用她的私家魔法让安维利镇充满了欢乐
目录
目录
雷切尔太太的惊讶..............................001
马修·卡斯伯特的惊讶......................009
玛莉拉·卡斯伯特的惊讶..................022
绿山墙的清晨......................................029
安妮的历史..........................................035
玛莉拉下定了决心..............................041
安妮的祷告..........................................047
收养安妮开始了..................................051
雷切尔·林德太太吓坏了..................059
安妮的道歉..........................................066
安妮对周日学校的印象......................074
庄严的宣誓..........................................080
期待的喜悦..........................................086
安妮的招供..........................................091
学校的骚乱..........................................100
和戴安娜喝茶的悲剧性结局..............115
生活的新情趣......................................126
营救.......................................................133
音乐会、灾难与招供...........................142
好事变坏...............................................154
新调味料...............................................161
请安妮喝茶...........................................171
光荣的悲伤...........................................175
斯苔丝小姐和学生们参加音乐会......182
马修坚持要灯笼袖...............................187
故事俱乐部成立了...............................197
虚荣与烦恼...........................................205
不幸的百合姑娘...................................212
安妮生活中的新纪元...........................220
奎恩班开课了.......................................229
小溪和山谷交汇的地方.......................240
通过名单公布了...................................247
酒店音乐会...........................................255
奎恩女孩...............................................265
奎恩之冬...............................................272
梦想与光荣...........................................277
名叫死亡的收割者...............................283
曲折的道路...........................................290
精彩书摘绿山墙的清晨
安妮起床时天已经大亮了,她困惑地注视着窗口,快乐的阳光如潮水般涌入窗户。窗外,蓝色的天际中涌动着柔软如羽毛的白色。
有一会儿,她不记得自己在哪儿了,先是一阵快乐的战栗,然后就是悲伤的记忆,这是绿山墙农庄,这儿不要她,因为她是个女孩子!
但,现在是早晨,而且,窗外是怒放的樱桃,她跳下床,把窗户向上推——窗户吱吱呀呀晦涩地开了,好像很久没有打开过了,根本不用东西支撑。
安妮跪在窗口,凝望着6月的清晨,眼神闪耀着喜悦,噢,太漂亮了,真是可爱的地方,要是她真的能留下来!她可以想象她留下来的,这儿有想象的空间。
外面有一棵硕大的樱桃树,枝条轻轻地拍打着这幢房子,花长得非常茂密,根本看不见一片树叶。屋子两边都是果园,一边是苹果树,一边是樱桃树,都开满了花朵。草丛间密密地洒落着蒲公英。下面的花园里是紫色丁香花儿,芬芳的香气顺着清晨的风飘忽到了窗口。
花园下方的坡上是青葱的苜蓿,一直延伸到小溪流淌的山谷中。在那里,伤痕累累的白桦轻盈地跳出了能引出美妙联想的低矮的蕨苔丛,还有许多树林里常见的植物。再往上,就是一座毛茸茸的绿色小山上的云杉和杉树,那儿有一条小沟,还有昨天她在阳光水湖另一边看见的那座小房子的灰色山形墙。
左面看出去是座马棚,而再往远处,缓缓的绿色田野之外,是闪烁着蓝光的海洋。
安妮可爱的眼睛四处游移,她贪婪地吸取一切美景,她的一生看过了太多不可爱的东西,可怜的孩子!但是这一次,她看见了梦想中的一切美好的东西。
她就跪在那儿,迷失在美景之中,直到有一只手放到了她肩上——玛莉拉无声地来到了这个小梦想家的身边。
“该穿好衣服了。”她简略地说。
玛莉拉其实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相处,她的一无所知让她显得很干脆草率,但是她本不打算这样的。
安妮站起身来,深深吸了口气。
“太棒了,对吗?”她说着,向外面的世界挥手。
“一棵大树,”玛莉拉说,“花开得很好,但果实不多,小,而且有虫蛀。”
“哦,我指的不是这棵树,当然它也很可爱,非常可爱,但我指的是所有的一切,花园、果园、小溪、树林,这完整的宏大的可爱世界。难道您不喜欢这样一个清晨的世界吗?我能听见小溪一路上的欢笑。您有没有注意过小溪真是个很快乐的东西呢?它们总是在笑,甚至冬天我都能听见它们在冰下的笑声。我真开心,绿山墙附近有条小溪呢。可能您觉得反正我也待不长,根本没什么区别吧,但不是这样的,就算是我再也看不见它了,我也会很高兴地想起这儿有一条小溪的。要是没有的话,我会觉得很不舒服,这儿应该有条小溪嘛。今天早上我已经没有很绝望的情绪了,我早上从来不绝望,清晨是很美好的,对吗?但是我觉得悲哀,我希望我是您想要的孩子,我会永远留在这里,永远地,要是这样的好事能停留该多好啊。想象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当它不得不结束的时候,就是种伤害。”
“你最好还是穿好衣服下楼,别管你的想象了。”玛莉拉终于找到了插嘴的机会,“早饭做好了。洗洗脸,梳一下头发,就让窗户开着,收拾好床,手脚麻利点儿。”
安妮显然很麻利,这么多事,只是十分钟,她就下楼了,衣服整洁,头发梳成了两条小辫,脸也洗过了,完成了玛莉拉的要求,她觉得很满足。事实上,她忘记收拾床了。
“今天早晨我饿了,”她宣布说,坐在了玛莉拉替她放好的椅子上,“这世界并不是昨天晚上看见的一片荒野,我很高兴今早阳光灿烂,但其实我也很喜欢下着雨的清晨呢。什么样的早晨都很有意思,对吗?你不会知道今天都会发生什么事,这么多想象的空间。但是我很高兴今天不下雨,这样容易快乐些,阳光灿烂的日子不会承受太多苦恼,我觉得我能承受很多很多呢。看书时读到一些苦恼,然后想象自己坚强地克服了它,感觉很不错。不过,要是真的有苦恼的话,就不太好了,是吧?”
“很遗憾,还是管管你的舌头吧,”玛莉拉说,“小女孩说这么多实在是太过分了。”
作者简介露西·莫德·蒙格玛丽,加拿大著名女作家。出生于爱德华王子岛,自幼喜爱文学。代表作是“红发安妮系列”,共八本,呈现了安妮的童年、求学、恋爱、成家、养育孩子,以及孩子们的成长故事。
前言
寻访露西·莫德·蒙格玛丽
◎ 李文俊
1989年的6月,我寻访了一位女作家。这次走得还真够远的,一直去到大西洋西北角圣劳伦斯湾的一个海岛上。这一次我寻访的是加拿大儿童文学作家,《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一书的作者露西·莫德·蒙格玛丽(Lucy Maud Montgomery)。
我最早知道这位作家的名字,还是得自1986年我国某份报纸上的一篇报道。那篇《渥太华来讯》里说:“加拿大青年导演凯文·沙利文将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玛丽的名著《绿山墙的安妮》改编为电视连续剧,该剧在加拿大广播公司电视台播放,收看人数达550万,超过了其他电视片。”报道里还提到:小说《绿山墙的安妮》发表于1908年,写的是一个孤女的故事。马克·吐温读了这部小说后曾说:“安妮是继不朽的艾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与喜爱的儿童形象。”
1988年的夏天,我出乎意料地看到了《绿山墙的安妮》一书的中译本,马爱农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
我也曾注意过一些书评报刊,却从未见到有文章提到《绿山墙的安妮》的中译本,哪怕是一句。小安妮在中国的遭遇太可怜了。要知道这本书不但在英语国家是一本历久不衰的畅销书,而且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拍摄成无声、有声电影,搬上舞台,又改编成音乐喜剧。我一直为安妮在中国的命运感到不平,正因如此,在一次加方资助的学术考察活动中,我报了去蒙格玛丽故乡参观并写介绍文章的计划。
我动身之前仔细阅读了莫莉·吉伦(Mollie Gillen)所著的蒙格玛丽的传记《事物的轮子》(The Wheel of Things,1976)一书。下面的叙述基本上都取材于这部著作。
蒙格玛丽出生于1874年11月30日。她出生的地点是加拿大最小的省份爱德华王子岛北部一个叫克利夫顿的小村子。她的父亲是个商人,经常在加拿大中部经商,母亲在小莫德出生21个月后就去世了。莫德只得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她来到卡文迪许,这也是一个小村庄,离她出生地只有几英里。莫德对大自然的热爱贯穿了她的一生,也在她的作品中得到强烈的表现,这是与她在海岛上度过的童年生活分不开的。这个小女孩在森林、牧场与沙滩间奔跑。美丽的景色也培养了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母亲早逝,父亲经商在外,她没有兄弟姐妹,无疑有些孤独,她有时会对着碗柜玻璃门上自己的影子诉说心事。小莫德9岁时开始写诗,用的是外公邮务所里废弃的汇单。莫德15岁时写的一篇《马可·波罗号沉没记》在一次全加作文竞赛中得到三等奖。这是她根据亲眼所见的一次发生在海岛北岸的沉船事故写成的。1890年8月,莫德由外公带着来到父亲经商的艾伯特王子城。继母要她帮着带孩子。她不能上学,自然觉得很痛苦。但是她能通过写作把痛苦化解掉。她写了一首四行一节共三十九节的长诗,投稿后居然被一家报纸头版一整版登出来。当时她还不到16岁。她继续投稿,报纸上当时已称呼她为“lady writer”(女作家)了。不久,她的短篇小说又在蒙特利尔得奖。1891年,父亲把她带回到故乡,此后,在父亲1900年去世前的几年里,父女很少见面。莫德幼年丧母,又得不到父亲的抚爱,她作品中经常出现孤儿形象与孤儿意识,便不是一件偶然的事了。
莫德回到爱德华王子岛后进了首府夏洛特敦的威尔士王子学院,1894年毕业,得到二级师范证书。在岛上教了一年书后,她又进了哈利法克斯的达尔胡西大学学文学。在大学念书时,她仍不断投稿。
1895年7月,莫德得到一级师范证书,她教了两年书。1898年3月,外祖父去世,莫德为了不使外祖母孤独地生活,回到故乡。从这时起除了当中不到一年在哈利法克斯一家报馆里当编辑兼记者兼校对兼杂差,直到1911年外婆去世,她都过着普通农妇的生活。但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莫德都没有停止写作。她仍然不断向加、美各刊物投稿。有时,发表一首诗只拿到两元钱。
说起《绿山墙的安妮》之所以能写成,还得归功于莫德的记事本,她平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就喜欢往本子上涂上几行。有一天她翻记事本,看到两行不知何时写下的字:“一对年老的夫妻向孤儿院申请领养一个男孩。由于误会给他们送来了一个女孩。”这两行字启发了她,使她开始写小孤女来到一个不想要她的陌生家庭的故事。莫德把“一对夫妻”改成“两个上了年纪的单身的兄妹”,因为单身者脾气总是有点孤僻,这样,与想象力丰富、快言快语的红头发、一脸雀斑的小姑娘之间的冲突就越发尖锐了。小说的第一、二、三章的标题都是“×××的惊讶”,使读者莫不为小孤女的遭遇捏了一把汗。小安妮也确实因为性格直率、不肯让步与粗心大意吃了不少苦。但是最终的结局还是令人宽慰的。儿童文学作品总不能没有一个“快乐的结局”嘛。
《绿山墙的安妮》在1908年出版,很快就成为一本畅销书,到9月中旬已经4版,月底6版。到1909年5月英国版也印行了15版。1914年,佩奇公司出了一种“普及版”,一次就印了15万册。以后的印数就难以统计了[ 笔者本人就见过中国出版的一种“海盗”影印本,上面没有任何说明。从版
式、纸张、封面推测,大约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印制的。]。
在这样的形势下,读者都想知道“小安妮后来怎么样了”,出版社看准了“安妮系列”是一棵摇钱树,蒙格玛丽自然是欲罢不能了。其结果是她一共写了8部以安妮与其子女为主人公的小说。它们按安妮一家生活的年代次序(而不是按出版次序)为:《绿山墙的安妮》(1908年出版,写安妮的童年)、《安维利镇的安妮》(1909,写安妮当小学教师)、《小岛上的安妮》(1915,写安妮在学院里的进修生活)、《白杨山庄的安妮》(1936,写安妮当校长时与男友书信往来)、《梦中小屋的安妮》(19l8,写她的婚姻与生第一个孩子)、《壁炉山庄的安妮》(1939,写她又生了五个孩子)、《彩虹幽谷》(1919,孩子们长大的情景)、《壁炉山庄的里拉》(1921,写安妮的女儿,当时在打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的创作方式自然会使真正的艺术家感到难以忍受。出了第一部“安妮”之后莫德就在给友人的信里说:“这样下去,他们要让我写她怎样念完大学了。这个主意使我倒胃口。我感到自己很像东方故事里的那个魔术师,他把那个‘精怪’从瓶子里释放出来之后反倒成了它的奴隶。要是我今后的岁月真的被捆绑在安妮的车轮上,那我会因为‘创造’出她而痛悔不已的。”
尽管莫德自己这样说,她的“安妮系列”后几部都还是有可取之处,其中以《小岛上的安妮》更为出色。作者笔下对大自然景色的诗意描写,对乡村淳朴生活的刻画,对少女的纯洁心态的摹写,还有那幽默的文笔,似乎能超越时空博得大半个世纪以来各个阶层各种年龄读者的欢心。这样的一个女作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哲人与思想家,而像是读者们自己的姑姑、姐妹或是侄女甥女。给莫德写信的除了世界各地的小姑娘之外,还有小男孩与白发苍苍的老人,有海员,也有传教士。两位英国首相斯·鲍德温与拉·麦克唐纳都承认自己是“安妮迷”。一位加拿大评论家在探讨“安妮”受到欢迎的原因时说,这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民喜欢小姑娘。不说英语的民族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人们在生活与艺术中对天真幼稚避之唯恐不及。但是率直的天真,不扭扭捏捏的天真,却又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美的境界了。凡人都有天真的阶段,当他们处在这个阶段的时候莫不希望早日脱离,避之唯恐不及;但是一旦走出天真,离天真日益遥远,反倒越来越留恋天真,渴求天真,仰慕天真了。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心理,连城府极深的政坛老手也希望能有几分钟让自己的灵魂放松放松?也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71岁的马克·吐温给34岁的莫德写去了那样的一封“读者来信”?
美学家们对这样的现象可能早已有极为透彻的论述,还是让我回到莫德生平上来吧。她的外祖母于1911年逝世,莫德不愿一个人住在空荡荡的大房子里,搬到几英里外另一个村子去与亲戚一起住,不久便与埃温·麦克唐纳牧师结婚。他们恋爱已有8年,订婚也已有5年了。婚后除了做妻子和母亲(她生了三个儿子,活下来两个)需要做的一切家务事外,她还要担当起牧师太太的一切“社会工作”。
除了8本“安妮系列”之外,莫德还写了自传性很强的“埃米莉”三部曲。当然,还有其他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和诗歌、自传之类的作品。莫德是1942年4月24日去世的。丈夫和两个儿子把她的遗体送回到卡文迪许小小的公墓,她的墓碑与如今已成为“蒙格玛丽博物馆”的“绿山墙房子”遥遥相望。
此后便是我去“绿山墙的房子”朝圣的日子了。
“绿山墙的房子”不算大,呈曲尺形,两层,每层也就有四五个房间。我们听完讲解员的话便拾级而上,到楼上去看“小安妮的卧室”。房间里沿墙放着一张硬板床,旁边是一只茶几。
莫德就葬在西边不远的地方。小说里写到的“情人巷”“闪光的湖”和“闹鬼的林子”也都在附近。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游客慕名而来,其中不少是来验证自己读小说时所留下的印象的。
第二天,我冒着蒙蒙细雨,步行了几英里去看爱德华王子岛大学。校园的气氛有点像旧时上海的沪江大学或圣约翰大学。我在楼里楼外漫步了近1小时,几乎没有见到一个人,似乎是苍天有意安排,让我可以独自与莫德的幽灵相处,细细体味一个未踏进社会的女学生的多彩幻想与美丽憧憬。
我在岛上住了3夜之后按原定日程经由哈利法克斯飞往多伦多。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未能看到音乐剧《绿山墙的安妮》,它要到7月才开始上演。
卖贝商城 推荐:【正版包邮】红发安妮系列 绿山墙的安妮 6-12岁儿童文学书籍 小学生课外读物书籍 一起畅游风光旖旎的爱德华王子岛 畅销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