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学科学业指导》(桑哲 唐子恒)-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山东、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海南、湖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广东、重庆14个省市2022年新高考语文专用。本书基于语文高考命题方向,对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部分进行精细剖析的基础上,也注重各部分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整体性养成很有帮助。 信息类文本深度解析 名篇名句一网打尽 文学类文本精准剖析 语用学习精准讲解 文言文阅读全面掌握 写作技巧多维梳理 古诗文鉴赏技巧详解 把准方向精准备考
内容提要
本书对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部分进行精细剖析的基础上,也注重各部分知识和技能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和素养的整体性养成很有帮助。举例来说,现代文阅读训练,要求学生熟悉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的基本特征,能据此确定文本类型,把握文本中包含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程序、数据等关键信息;能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的关系;了解文本论证和说明的基本要素和主要方法; 能正确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能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并进行必要的补充或反驳;等等。而掌握了这些知识技能,对写作肯定会有直接的帮助。平时多读 的规范的文章,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语感,对用词准确、消除语病、使表达连贯得体也肯定有帮助,而准确获取文中传达的信息,也是古诗文阅读应当具有的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侧重形象思维和艺术审美,兼及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这又与古代诗歌阅读有相通之处。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训练,无疑又会对写作有帮助。 学语文,既要重视课本学习、课堂训练,又要紧密结合日常语文生活,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语言积累,结合实际生活需要,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我们衷心祝愿每一位中学生都能掌握利用语文这个基础性的工具,促进各个学科的学习,陶冶性情,提高素质,为自己赢得 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简介
桑哲,文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语文课程专家,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特邀教育督导员,民建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校园文学委员会副会长,日本早稻田大学 访问学者。桑哲长期致力于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和实践,专注于语文教育测试与评价研究,目前主持完成 社科基金、 社科基金等语文高考研究有关省部级以上规划课题多项。 唐子恒,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古代汉语、汉语词汇、语法以及古籍整理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曾经多年参与山东省高考命题工作,关注山东省及全国高考语文学科命题特点和倾向,对高考语文科试卷及答题方法有深入研究。
目录
序 言 1
章 关于信息类文本阅读 1
节 课标要求及考情考点分析 1
第二节 全面准确获取、理解文本信息 2
一、解答筛选信息类、辨别信息正误题,要细心比照选项与原文对应区间,
慧眼识“陷阱” 3
二、解答信息筛选、整合的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 3第三节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12第四节 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0一、新闻的文体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 20
二、传记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 22
三、科普类文本的文体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 23
四、调查报告的文体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 23
五、段落作用分析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4
第五节 比较阅读:同一专题的不同文本在观点、内容、
表达方式和价值倾向等方面的异同 34
第六节 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评价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评判文中的
观点,合理推论出新的观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42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关键能力的考查点 42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关键能力的考查点 43
三、解答探究类题目的基本方法 43
第二章 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 50 节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课标要求 50第二节 小说阅读考情分析与学习指导 53一、近四年高考命题情况分析 53
新高考语文学科学业指导
二、小说主要考点解读 59第三节 散文阅读考情分析与学习指导 86近四年高考命题情况分析 86
第三章 关于文言文阅读 96
节 文言文学习的重要性 96第二节 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98一、要注意古今词义的不同,正确理解词义 99
二、要注意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 110
三、了解常见的通假字和古今字 127第三节 关于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130一、关于断句题 130
二、关于文化词语理解题 135
三、关于阅读材料内容概括 136
四、关于文言文翻译 137
五、关于问答题 138
第四章 关于古代诗歌阅读 140 节 学习古代诗歌的重要性 140第二节 怎样提高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141一、学习掌握诗体基本知识 141
二、熟读背诵 142
三、理解常见意象及含义 143
四、丰富仓储,把握诗人、风格、流派 146
五、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147
六、了解古代诗歌常见思想情感 149
七、学习积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典故 150
八、鉴赏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 153
九、品味鉴赏语言 159 第三节 如何解答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目 163一、分析、理解、评价作品中表现出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163
二、鉴赏诗歌的形象 171
三、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74
四、鉴赏诗歌的语言 177 第四节 偏误例析 182 一、审题不准,答非所问 182
目 录
二、主观臆断,曲解原意 183
三、只作概括,表述空泛 184
四、滥用术语,乱贴标签 185
五、作答不规范,无谓失分 186
第五章 关于名篇名句默写 188
节 经常出现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名句类型 188 第二节 从高考真题看命题的规律 190 第三节 考生答题误区和纠偏策略 193
一、对“ 情境”设置的关键提示性信息把握不准,
从而造成选句不准 193
二、在语句的颠倒、关键字或者虚词处的误记导致错误 194 第四节 怎样提高名句名篇的背诵和记忆效率 196 第五节 理解透彻,准确记忆高考必背古诗文 197 一、必修(10 篇) 197
二、选择性必修(10 篇) 208 三、诗词曲(40 篇) 216 四、选修(12 篇) 241 五、其他(4 篇) 250
第六节 通过高效训练提高得分效率 251
题组一 251
题组二 255
题组三 260
第六章 关于语言文字运用 266 节 语言文字运用的课标要求 266 第二节 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原则 266 第三节 语言文字运用主要考点学习指导 270一、正确使用词语 270
二、辨析、修改语病 274
三、正确运用修辞手法 285
四、语言表达连贯 294
五、语言表达得体 299
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03
七、提取信息,压缩语段 313
新高考语文学科学业指导
第七章 关于写作 316
节 写作概述 316 第二节 议论文写作 317 一、审题与立意 318
二、如何阐述观点 320
三、深化理性思考 332
四、学写文学短评 339 第三节 文学类写作 347 一、叙事要引人入胜 348
二、描写要生动 353
三、说真话抒真情 357
四、学习写诗歌 361 第四节 实用类写作 373 一、清晰地说明事理 373
二、掌握常见实用类文本写作知识 378
三、常见偏误例析 386
四、单元写作题目设计 387
第八章 把握方向,精准备考 389
节 研读高考政策,把脉高考命题方向 389
第二节 辨析命题技巧,增强备考精准性 392
一、明晰高考试题命题形式的变化 392
二、明晰课程标准对高考的 性作用 393
第三节 精钻细研高考试题,辨析变化背后的玄机 394
一、后考纲时代,《课程标准》和《中国考试评价体系》是命题
主要遵循的纲领 394 二、“ 核心价值”贯穿高考命题始终 395 三、强化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 395
四、基于具体情境的问题解决 395
五、突出能力和注重实践是基本思想 396
六、夯实 知识,培养关键能力 396
第四节 复习备考建议 397
文学类文本文章选择应多元,文学文化 知识要了解 398
附录 从高考真题看命题的规律及通过高效训练提高得分效率参考答案 403
序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