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思考.展望: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图书推荐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上海市2012年教育科学重点项目和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教育学项目(A1225)研究成果,该书结合工作实际,从上海中外合作办学目前发展现状,梳理存在的问题,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并提出了上海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规划和策略以及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思路。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背景与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手段
第四节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比较研究: 从国外到国内
节 国际组织关于跨境教育及其质量保障政策
第二节 跨境教育输出国研究
第三节 跨境教育输入国研究
第三章 现状研究: 从数量到质量
节 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之发展历程
第二节 中外合作办学实践之主要成效
第三节 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政策: 沿革与变革
第四节 跨境教育监管与质量保障
第四章 问题研究: 从过去到现在
节 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近20年的主要问题梳理
第二节 针对前突出问题的调研背景介绍
第三节 基于调查与分析的总结
第五章 规划研究: 从前到未来
节 上海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未来五年发展规划研究
第二节 上海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师资队伍结构及优化策略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上海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学科专业布局结构研究
第六章 策略研究: 从宏观到微观
节 中外合作办学政策法规研究
第二节 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第三节 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第四节 中外合作办学政府服务体系构建
第七章 案例研究: 从理论到实践
节 成功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案例
第二节 内部质量保障的案例
第三节 外部质量保障的案例
附录一: 上海高校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参加认证情况一览表
附录二: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11年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评选的通知
附录三: 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评选指标设计说明(试行)
附录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第二届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评选的通知
附录五: 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评选指标(试行)
【作者简介】
汪建华,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副研究员,著有《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认证案例精选》、《上海市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风采录》副主编,参与编写《上海教育评估规程》《教育评估标准汇编》《教育评估的可靠性研究》《教育评估案例精选与点评》等。
【前言】
中外合作办学活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和探索,经历了酝酿起步阶段、立法发展阶段、规范实施阶段,现正在进入法律修订阶段,即“提质增效、服务大局、增强能力”的关键时期。国家对中外合作办学工作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包括完善准入制度、重点围绕国家急需专业建设、引进优质资源、促进评估认证与信息公开、创新工作方式、加强党建工作等。中外合作办学在未来将引领和示范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向,作为改革创新路径的重要途径,把国际一流的经验在中国土壤上进行中国化的实践,逐步实现以规范为基础、以质量为核心、以优质资源引进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
上海中外合作办学探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截至2017年6月,上海在办中外合作办学规模已达机构28个,项目161个。办学层次覆盖博士、硕士、本科、高职高专、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等各个学段,合作专业覆盖理工农医、金融经管、人文政法、语言教育、艺术设计等各大门类。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上海中外合作办学活动逐步加大了对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含课程、师资、理念、方法等)引进、借鉴、利用和辐射力度,有效促进了上海教育内涵发展和教育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上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上海市先后涌现了一批办学规范性高、质量成效突出、辐射作用明显的优秀中外合作机构和项目,特别是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评选的两届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15个示范性机构(项目)和14个表扬机构(项目)在上海中外合作办学发展过程中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然而,办学实践中也存在一部分办学质量有待提高、规范性欠佳的项目,不利于办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广大师生权益的维护。对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在专业机构的支持和广大办学单位的配合下,以国家宏观战略为导向,以现状为出发点,以实践为基础,积极探索新时期中外合作办学管理的新路子、新对策。
如何更好地把握现状、认清问题、促进发展,是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工作迈向新阶段的必由之路。对现状的研究,建立在与其他国家、组织的横向对比以及本地区中外合作办学实践发展历程的纵向梳理基础之上。在了解现状的前提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与反思,并提出与之相应的规划与策略,是有效开展下一阶段工作的基础。对于中外合作办学而言,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师资建设、专业布局、质量保障、服务支持、信息公开都是其中的重要要素,宜作为实践工作的抓手与突破口,也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所在。
本研究从比较研究出发,章为绪论;第二章对跨境教育各大输出、输入国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关于跨境教育的质量保障进行对比研究;第三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反映了上海中外合作办学正从数量向质量过渡健康发展;第四章对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全面的分析和总结;第五章重点探讨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未来发展的规划,尤其是对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研究等关键问题提出构想;第六章从政策法规、质量保障、数据平台、服务体系等多个方面探索宏观和微观两方面的发展策略;第七章佐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质量保障的成功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衔接。
本书由上海市教育评估院汪建华同志承担的上海市教育科学重点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现状、问题与发展策略研究”(A1225)的研究成果编撰形成,参与研究人员有上海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高校和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近20人。全书由汪建华同志策划和统筹,章由汪建华撰写,第二章由方乐、侍伟民、万晓旻撰写,第三章由蔡盛泽、汪建华、解丽丽、戴婕撰写,第四章由汪建华、胡珍、周益斌撰写,第五章由汪建华、王瑛、丁树哲、侯定凯撰写,第六章由汪建华、方乐、周益斌、侍伟民、万晓旻撰写,第七章由汪建华、解丽丽撰写。全书由汪建华、万晓旻统稿。张民选、江彦桥、赵中建、蔡盛泽等专家在百忙之中为本书审稿。研究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此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课题组成员表示衷心感谢,同时要感谢向我们课题研究提供支持与帮助的有关学校和人员,还要特别感谢各位专家在研究过程中所给予的指导与帮助。
由于时间仓促,不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