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市新杨中学为例》-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尊重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市新杨中学为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目录】

总序 
编尊重:从概念到理念 
章绪论一 
一、尊重与“尊重的教育”的内涵 
二、新杨中学“尊重的教育”的理念与定位 
第二编尊重:从理念到行动 
第二章尊重理念下的学校管理 
一、管理理念中的尊重 
二、在管理制度中体现尊重,是学校管理伦理的价值诉求 
三、管理行为中的尊重 
第三章尊重理念下的学生培养 
一、尊重理念下学生培养的理论研究 
二、尊重理念下学生培养在中国的发展 
三、尊重的教育理念下新杨中学的学生培养目标 
四、新杨中学在尊重的教育理念下学生培养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第四章尊重理念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二、以尊重的理念,指导校本研修实践 
三、“尊重”理念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色内容 
四、打造合作互助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 
第五章尊重理念下的家校沟通 
一、学校的困境与“家、校、社一体化”的设想 
二、“家、校、社一体化”的实践 
三、新杨的收获 
第三编尊重:从行动到文化 
第六章以“尊重”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 
一、学校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二、建设学校文化的重要意义 
三、新杨中学以“尊重”为核心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第七章“尊重的教育”的成果与展望 
一、新杨中学“尊重的教育”的实施成果 
二、“尊重的教育”的回顾与反思 
三、新杨中学“尊重的教育”的规划与展望 
四、结束语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2.“四步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自学:
  强调导学稿在精简内容的基础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绝不采用“一刀切”,切实提高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同时培养有能力的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突出导学稿“先学后教”的功能,对于有能力的学生,导学稿应课前先发,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提早下发的导学稿,教师会在上课前予以检查,查看学生的预习情况,以便在课堂上了解学生预习情况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加快课堂教学进度。
  制作微视频,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用简洁、有效的方式讲解,提高学习课前预习工作的效率。
  交流:
  导学稿在设计上创设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平台,杜绝不着边际的无效探究,又不束缚学生的有效探究。导学稿作为学生探究的引导,让学生在预习新课或学习了某一知识点后,能够经过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并能积极参与交流,这样就建立了有效课堂交流的基础。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动态生成的问题,及时创设探究环境,从而演绎出精彩的课堂交流。对于经常参与课堂交流的学生在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都会有所提高,同时师生之间交流得多了,师生关系也会更加融洽。

卖贝商城 推荐:《“尊重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研究—以上海市新杨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