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最好的教育-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一个家庭的家风有别于这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虽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对家族子弟具有熏染影响、浸润浇灌的意义,但家风是一种不必刻意教诫或传授,仅仅通过耳濡目染就能获得的精神气质,具有“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本书讲述了家风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作者简介

田树涛,1974年9月出生,大学学历,国家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外语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山东省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临沂市优秀教师,临沂市教学能手,临沂市教科研能手,临沂市兼职英语教研员,罗庄区十大杰出青年,罗庄名师,罗庄区模范校长。曾任罗庄区教体局教研室初中英语教研员,现任临沂第二十一中学校长。近年来主持过国家级课题一项,并获成果二等奖;省级课题一项,并获成果一等奖;市级课题十几项,多项获成果一等奖。辅导学生多人次获国家级一、二等辅导奖。

内容提要

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心灵。作为父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何继承并将良好的家风传递给孩子?怎样立规矩,孩子才乐于接受并执行?如何给孩子确立原则和底线,孩子形成良好的世界观?营造良好的家风有哪些方法和技巧?本书从诸多方面细述家风对于孩子的影响,怎样培育和传承良好的家风,让孩子更好的成长。让博大和煦的家风给孩子带来全方位的影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以礼待人,以礼行事,有礼走遍天下!优雅的行为举止,得体的仪表和言语,是一个人做事成功的必要因素。人与人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注重礼节,讲究礼仪,追求文明,掌握交往原则,融洽人际关系,这是每一个向往成功的有志者必修的一门课,也是自尊与尊重他人的表现。

目录

*章 和睦家风和爱的培养构筑和谐家庭 治家有方,赏罚有度 家和才能万事兴 家庭和谐的主旋律 珍惜兄弟姐妹手足亲情 贵在上慈下孝的和谐 和谐邻里要宽厚大度,互帮互助 教育子女要得法,切忌打骂 一定要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好家风是给孩子*好的礼物 人和氛围是家庭爱的核心 家庭活动拉近亲子关系 用孩子喜欢的方式沟通 好家风不允许溺爱孩子 “隔辈亲”是上帝恩赐的福报 不要剥夺孩子体验失败的权利 第二章 好家风就是对孩子*好的教育 用文化孕育好家风 优良的家风哺育贤明子孙 好家风从家规开始 品读吸收家训中的文化精华 以身作则,做好家风榜样 把传统文化导入日常家庭活动 从各种文化中汲取营养,打造特色家庭文化 中华民族崇尚家风传承 家风显润雨无声 好家风让家庭更和谐 好家风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家风让孩子的情商更高 第三章 以身作则,规矩有成的家风助孩子成大器 成为一个好父亲的关键 父母相亲相爱就是孩子的榜样 孝敬老人具有示范作用 家风家规,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父母谦恭有礼,孩子差不了 播种幽默,快乐地生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既讲规矩又有爱 让孩子对规矩产生敬畏之心 在细节中让孩子守规矩 让孩子充分表达,但不能乱插话 培养孩子正确的生活习惯 站姿坐姿体现教养 餐桌上的规矩也能体现家风 第四章 让孩子充分感受诚信的家风 心怀善良之心,仁善家风的根本 善待家人爱护亲友从自己做起 尊老爱幼,是家风传承之* 帮危扶难,尽己所能 有仁心才会有仁行 乐善好施,家风必仁善 诚信家风,是对孩子*好的馈赠 要把诚信作为家庭的*高原则 筑就诚信家风,养成守信好习惯 言传不如身教 说到做到,对孩子要履行承诺 从家教开始,锤炼诚信家风 第五章 用良好家风培养孩子良好情操 从传统家风寻找精华 向孩子传递正确信息 别拿孩子跟人比 永远做孩子的支持者 父母不必苛求孩子完美 把老师看成家风教育的盟友 既要教知识,更要育心灵 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走自己的路 教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鼓励孩子宽容大度,学会原谅他人 教会孩子发泄心中的烦恼 学会取舍,懂得释怀 引导孩子正视身体缺陷 第六章 谦虚勤俭的家风能塑造孩子优秀品德 恭而有礼的家风更和谐 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传承良好的礼仪风度 礼貌待人对孩子有示范作用 为人谦恭低调是良好家风品德 从小就要教育孩子不狂傲不妄为 谨守法纪是家风的优良传统 好家风里定有勤俭之风 让孩子树立劳动光荣的家风理念 让孩子从小养成勤劳的习惯 不要让孩子养成懒惰和懈怠 以俭为荣根植于良好的家风 杜绝浪费让孩子养成节俭习惯 在金钱和财富面前不盲目攀比 第七章 勤奋好学,爱国爱家的家风助孩子迈向成功 为孩子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让孩子有目标地学习 让阅读成为习惯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人人皆可为师 帮助孩子克服骄傲自满 打造快乐温馨学习型家风 让孝成为孩子的立身之本 孝敬父母是孝道家风的核心 更多培育孩子的感恩之心 从小培养爱国思想和情操 教导孩子以报效祖国为愿景 引导孩子把爱国落实到行动上 第八章 华夏先贤家规家训 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庭训为孔氏子孙画出人生坐标 范仲淹:一生先忧后乐,千载廉俭家风 林则徐:一代忠贞垂史传 张之洞:诗书寄厚望教诲启后人 陈廷敬:清贫耐得始求官 杨震:“四知”拒金清白传家 梁启超:一生家国梦几代赤子心 公安三袁:敦厚家风哺育文学三子星 朱熹:落落三百余字千古“治家之经” 纪晓岚:守正规直诗书传家 黄庭坚:遗子万金不如教之敦睦 颜之推:家训之祖金声玉振 胡铨:立身忠孝门传家清白规 朱柏庐:律己修身垂训后世 张謇:《家诫》传世警言流芳 杨升庵:一曲诗词传天下“四重”“四足”教子孙 许汝霖:为官清慎勤治家孝俭廉 王阳明:家规家训——一盏永远不灭的心灯 何以尚:十二则家训十条乡约传承相守五百年 秦良玉:庭训家规 诸葛村:百世传颂《诫子书》 汉阴沈氏:勤俭承家风清廉为镜鉴 浙江临安钱氏:一代钱王千古家训 山西闻喜裴氏:《家训》润无声《家戒》醒后人

精彩试读

治家有方,赏罚有度 严格治家,是中国文化 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家风 的一个特色。纵观中国古 代留下来的许多著名家训 、家规,就可以看出古人 治家如治国一般严厉。 古人治家,是相当严厉 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说明国法和家规在古人 眼中有一样的地位。我们 在电影中常常会看到古代 家族子弟一旦有行为不端 者,家长都会请出家法来 惩罚。现在我们看来可以 当一种娱乐,但在古代, 这是每一个家庭都会常见 的场景。 现代家庭讲究民主和谐 ,讲究平等自由。不管是 父母亲还是家族长辈,都 不可对家庭成员有过多的 干涉和约束。但这并不是 说现代就没有家教,没有 家规,也没有家法了。只 要有家庭教育,就不可能 没有家规家法,“不以规矩 不成方圆”,没有家规家法 ,如何能治理家庭、教育 好子孙? 现代家庭,大多人口少 ,三口或四口之家,加之 现代人*讲究和谐亲密的 家庭关系,家规家法远远 不如古代严格。很多家庭 甚至完全没有规矩,子女 可以随便称呼父母之名, 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也大多 放任不管,对孩子*尽娇 宠,全无严厉,以至于给 现代教育带来了很多困惑 和难题,许多问题子女大 多是出自娇宠家庭。相反 ,那些卓有成就的孩子恰 恰来自于家规严厉的家庭 ,所以从子女教育的角度 来看,严格一点还是有好 处的。一个家庭要是没规 没矩,没奖励没惩罚,看 似民主,实则散漫,没有 丝毫凝聚力,这对于孩子 成长和家风塑造都没有什 么好处。 现代家庭严格治家,并 不是要求像虎妈狼爸那样 制定严格到一般人接受不 了的家规,更不是像他们 那样天天棍棒教子,打骂 成才,现代家庭教育孩子 的严,严在执行规矩要严 和赏罚要严上。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 家篇》中特别强调在一个 家庭的管理中赏罚分明的 重要性。他说:“答怒废于 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 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治家之宽猛,亦尤国焉 。”意思是家庭中如果不用 鞭挞和怒呵,小孩子的过 错马上就显露出来;就像 一个国家的刑罚若使用不 当,人民也就不知所措了 。当然,执行规矩的宽厚 和严厉,就像治理国家一 样,要有一定的限度。一 个国家需要用法治和奖励 来树立和调动民众的敬畏 心和积*性,一个家庭也 需要有奖罚措施。奖罚分 明,既可鞭挞顽逆,又可 树立正气,使孩子觉得有 规可循,有德可依。但惩 罚也要有度,不能经常惩 罚孩子,孩子被打骂惯了 ,会习以为常,不把惩罚 当回事,在俗话上讲这叫 打疲了,反倒失去了惩罚 的意义。 相比惩罚,奖励的意义 更大。教育孩子有一个“南 风原则”,意思是像和煦的 春风那样感化孩子。对于 孩子的优点,哪怕它很不 起眼,也要随时发现,适 当给予表扬和奖励。有时 候,精神奖励比物质奖励 更重要。适时的一句好话 ,一个抚摸,一个微笑, 一个点头,对孩子的激励 都很大。对孩子,奖要奖 得怦然心动,罚要罚得刻 骨铭心,赏罚分明,孩子 自然善恶立辨,积*进取 。 品读名人家风 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 旦,周文王姬昌第四子。 因采邑地在周(今陕西岐 山北),故称周公或周公 旦。周公是古代杰出的政 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 周公甘愿为国家奉献一切 ,奋发有为的精神深深地 感染了身边的亲人,其良 好的家风影响中华民族数 千年,也是孔子*崇敬的 古代圣人之一,被儒家尊 为“元圣”。 家和才能万事兴 中国古代以“和”为*高 的价值,“和”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内在精神,中国传统 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关 于和谐、和合、和睦、平 和的思想和观念。“和”也是 *重要的齐家之道。古人 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统一,把齐家与修身、 治国、平天下提到同等重 要的地位,《礼记·大学》 中说:“家齐而后国治。”家 齐是国治的基础,故而古 人相当重视家教家风的建 设。俗话说“家和万事兴”, 意思是家庭和睦、家风和 谐,家庭就能兴旺发达, 繁荣昌盛。和,即为和谐 、和睦,是一家门风*好 的状态;家庭的和谐、稳 定是家族兴衰的根本。 P2-3

卖贝商城 推荐:家风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