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笔下的教育-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泰戈尔是享誉世界文坛的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的散文创作与诗创作几乎是同时起步的。教育是泰戈尔散文重大题材之一。泰戈尔有关教育的论述至今具有现实意义。白开元编著的《泰戈尔笔下的教育》是从孟加拉语《泰戈尔全集》和三卷本英语泰戈尔作品中选择编译的。相信本书对我国教育界研究泰戈尔教育思想有所帮助,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内容提要

泰戈尔把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视为一条重要的救国之路。他强调学校应是一方净土,在他创办的学校中着力建立超越金钱的全新师生关系。在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他极为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创立了独特的教育方法。他对教育的精辟论述,至今不乏现实意义。 白开元编著的《泰戈尔笔下的教育》对我国教育界研究泰戈尔教育思想有所帮助,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目录

译者序 初入学堂 记忆中的师范实验小学 学习英语 在家里学习 在英国留学的日子 鸟巢里的教育 初等教育 自由的教育 重提老问题 科学协会 再谈科学协会 历史书籍 历史故事 教育的载体 教育方法 教育和目标 民族学校 教育问题 教育的弊端 《教育的弊端》引发争论 教育改革 教育运动的序幕 大学议案 学生的隔离服 印度教大学 宗教教育 圣蒂尼克坦的老师们 国际大学 梵学书院 图书馆 在北海公园对少年儿童的讲话 在北京英语教师联合会举行的欢迎会上的讲话 对北京大学学生的讲话 在上海贝纳斯夫人家中谈儿童教育 在国际大学中国学院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在莫斯科和小学生就教育进行座谈

精彩试读

初入学堂 我们三个男孩①是一起长大的。两个伙伴比我大 两岁。他们师从马达波昌德拉,按部就班学习的时候 ,我也已开始读书,详细情况现在记不太清了。 记得当时吟诵的一句诗是:细雨霏霏,树叶战栗 。那时节,我头顶着“玻、坡、摸、佛……”等字母 的风暴,刚刚登上彼岸。“细雨霏霏,树叶战栗”, 是我今生读到的第一首诗。后来每当记起当时是多么 快乐,我就深刻地感到,诗为什么需要韵律。诗句押 韵,诗读完了,却意犹未尽。诗的内容表达完了,却 依然余音绕梁。诗意以韵律与耳朵和心灵继续做游戏 。那一天,在家里走来走去,我满脑子是“细雨霏霏 ,树叶战栗”的意境。 童年时代的另一件事,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扉。 我家有一位老账房,名叫格伊拉施.姆卡吉,他跟我 .家的亲戚一样,非常幽默,和我家每个人开玩笑。 新女婿初次登门,他总是充分发挥诙谐的才华,把人 家推进尴尬的境地。传说,他死后,他的幽默感有增 无减。过去,我家长辈喜欢使用制图仪器,与亡灵对 话。有一天,他们用圆规的铅笔芯画的笔迹中,出现 了格伊拉施·姆卡吉的名字。于是问他:请告诉我们 ,你居住之地的民风如何?传来的回答是:你们活着 想骗我告诉你们我死了所知道的一切,别做美梦! 小时候,正是那个格伊拉施·姆卡吉以极快的速 度,朗诵一首很长的儿歌,博得了我的欢心。我就是 儿歌中的男主人公。儿歌浓墨重彩地叙述的一位女主 人公,在不远的将来,像我希望的那样,毫不踌躇地 走到我身边。这位迷醉世界的姝丽,以容光照耀着守 望者的命运。听着,听着,我的心被那种情景迷住了 。从头到脚,她戴的价值连城的首饰,他一件件细细 叙述。接着讲述男女主人公相会的缠绵情状,不少理 智的成年人,听了也会怦然心动。我这个少年更是热 血沸腾,眼前看到的是色彩缤纷的奇特的欢乐场面。 之所以有这样的艺术效果,根本原因在于不停地快速 朗诵诗句和抑扬顿挫的节奏。少年时期,品尝文学趣 味浓郁的作品的情景。历历在目。我还记得另一首儿 歌的两句诗:噼里啪啦下大雨.河里波涛汹涌。这首 儿歌简直就是我儿童时代的《云使》①。 此外,第一天上学的情形,也记忆犹新。有一天 我发现,哥哥和年长的外甥苏笃波拉萨特上学去了, 可我还没有被认为有资格上学。除了放声大哭,我没 有其他宣传我也有上学资格的良策。在这以前,我没 乘过汽车,也没有外出过。苏笃波拉萨特每天放学回 来,极其夸张地讲述上学和放学路上的所见所闻,弄 得我再没有心思待在家里。我的家庭教师为了扼杀我 上学的热情,用学校暴戾的教鞭吓唬我,说了句后来 被证实的话:现在你哭着要上学,日后你为了不上学 ,哭得更凶。那位家庭教师的姓名和模样,无论怎样 搜索记忆也记不起来了。但我清楚地记得他那一针见 血的话和那条可怕的皮鞭。今生今世,我还没有听到 过像他那种灵验的预言。 凭借眼泪的力量,我终于提前进了东方学校。记 不清楚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知识,但学校里惩罚学生 的高招,依然记得。哪个学生背书结结巴巴,就勒令 他站在长凳上,平直地伸出两条胳臂,两摞写字板压 在他的两只手上。小学生娇嫩的身体和脆弱的心灵能 否培养出承负如此沉重的石板的能力,是值得心理学 家研究的课题。 就这样,幼小的我开始读书了。最初,我阅读仆 人们爱看的几本书,踏上文学的探索之路。其中最重 要的两本,是贾诺卡创作的诗歌的孟加拉译本和葛里 迪巴斯改写的《罗摩衍那》。我至今记得某一天读《 罗摩衍那》的情景。 那天天空阴云密布。我在外宅甬道旁的游廊里玩 耍。记不清因为什么原因,苏笃波拉萨特为了吓唬我 ,突然大叫起来:“警察!警察!”关于警察的职责 ,我大致有个印象。我知道,认定某人是罪犯,把他 交到警察手中的话,那么,就像鳄鱼用锋利的牙齿咬 住猎物,消失在深水里那样,警察拧着不幸的犯人的 胳膊,消失在高深莫测的警察所,是他们的天职。想 不出什么办法,能让我这个无辜少年免受那种残酷的 处罚,我撒腿就往内宅跑去。他们在后面紧追不舍— —这种无根由的恐惧,诱发了我满背的鸡皮疙瘩。一 见母亲,我向她报告了我的危急处境,她没有露出特 别忧虑的神色。可我觉得外出很不安全。外祖母和一 位远房婶婶正在读葛里迪巴斯改写的《罗摩衍那》。 我把这本云石纸(Marble paper)封面已经污渍斑斑、 书角破损的书抱在怀里,坐在母亲卧室的门口读了起 来。前面是内宅环围花园的正方形游廊,从布满阴霾 的天空,下午暗淡的日光费力地挤进游廊。见我读到 《罗摩衍那》中悲伤的故事,扑簌簌落下眼泪,外祖 母硬是把书从我的手中夺走了。P1-4

卖贝商城 推荐:泰戈尔笔下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