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101条建议-图书推荐
作者简介
张楚廷,1937年生于印度尼西亚,祖籍湖北天门,自幼生活在湖北沔阳(今仙桃市)。 在武汉三中念完中学后,大学读书、教书都在湖南师范大学。从1982年起任湖南师范大学行政负责人18年,后又在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任校长、名誉校长12年,计30年校长生涯。 数学教授、教育学教授,指导过博士、硕士百余人。发表论文1200篇:诗作1010首,著作100部(70部为独著,其余为合著或主编),讲授过23门不同课程,在100多所大学做过300多场学术演讲。 曾任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学名词审订委员会副主任,以及其他社会兼职。内容提要
《给教师的101条建议/名师工程思想者系列》是张楚廷教授总结自己50多年的从教经历,提炼出的对教师的101条建议。这些建议皆为他在高校执教和担任校长期间,针对教师的教学、业余生活、职业发展等各个方面,非常全面细致,饱含个人见解,对于教师提升自身职业素养,改变教育观念较有帮助。他提倡从哲学的高度来思考教育,从而形成和建立自己的教育哲学,如《处理好直觉与逻辑的关系》等篇章,从哲学的一般性原理出发,来讨论教育、教学中的个别问题的处理,有利于教师从宏观的角度来思考教学,认识教育,加深对教育的理解;在教师素养方面,他提出教师应该广泛了解所教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增强授课的生动性和丰富些,达到吸引学生兴趣的目的,如《钟情心理学》《视音乐为教育之魂》,提出教师应充分利用人文艺术学科、体育学科的趣味性。书稿还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如《更多注意方法的训练》《不妨只说好、对、能》等篇目,都是张楚廷先生在高校执教过程中总结出来的非常有效的、实用的教学方法。结合当今的教育实际,也不显得过时。目录
关于“建议”的建议 尽可能拓展知识面 在渊博之间穿行 在精读与粗读之间做适当取舍 细细体验教学过程 钟情于心理学 杜绝任何形式的体罚 无论如何念一本教育哲学 多多思考“学生是什么” 做被要求者 把学问变成学“问”、教“问” 关注如何走向原创 不妨将“更富有、更智慧、更高尚”作为培养目标 为使每个学生成为自己而努力 视引导学生做人为第一要义 把独立、自由与智慧连接起来 向着教学艺术境界前行 把音乐、美术、体育看得更重些 在语言上一直磨炼 让故事充满课堂 琢磨笑料,创造笑料 珍惜并培养学生的自信 从平等、尊重到热爱 不去谋求调动、激励他人一类的事 着眼于让教育是它自己 对评估保持警觉 体味元学习 更多地注意方法的训练 思考学生的内在之物 关注诸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关切其他心力 从教育自身来理解教育 掌握或自创教学原则 把握深入浅出 培养自己的理论兴趣 辨析认识的层次 追寻教师的真善美 锤炼自己的知情意 提防男一面 了解·理解·谅解 意识到教与学的非对称性 把课程建设作为基本建设 勿忘广义课程 不妨践行“五I”课程观 处理好直觉与逻辑的关系 明确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把知识本身当目的 不妨只说好、对、能 还是让学生酸甜苦辣都尝尝 思考、体验和确立自己的信仰 生成自己的理想,引导自己前行 有机会,还做点管理 维护学校的自组织性 不视“玩”在学习之外 让学生大声说出“我” 保存好对学生、对教育的神秘感 再议寻求教育的根和底 不必觉得规律不可逾越 注意“回归生活”之说的毛病 辨析“理论联系实际” 琢磨关心之事 只做被要求者 不做激励之类的事 拒绝示范 质疑培养模式 竭力去理解学生的生命 少说或不说本质 不必事事都问因果 先引着学生走进象牙塔吧 体悟“体” 辨析教育与劳动 把握内涵与外延 关注终身学习 妥善对待厚与薄 形式流派与实质流派之争 关于直观与抽象 多多引导学生去猜测 兼顾思辨与实证 发展CIT格言 重发明。更重发现 充分理解人文课程的地位 再议人文 繁忙终身,张弛有度 教育学属于人文科学吗 研习心理学 还有什么必修的 还修炼些什么 从“士兵”做到“将军” 立足脚下,放眼未来 常到山顶上看看 仰望天空,脚踩大地 为自己骄傲 备足工具书 权威与权威主义 与寂寞为伴 探寻教育的根底 关于时间的学问 无限与永恒 当可尊敬的人,不必崇拜他人 作为校长的教师,作为教师的校长 再次联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卖贝商城 推荐:给教师的101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