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霍格沃兹遇上中国高中-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孙一丹初中毕业的时候考上了北大附中,正逢北大附中王铮校长带领全校进行改革。孙一丹就像一只正在被实验的“小白鼠”,亲历了这样一场改革。 我们总是爱谈教育,这一次,一个改革的亲历者来告诉成年人,她们正在经历着什么,她们是怎么思考的。 《当霍格沃兹遇上中国高中》正是从教育的主体——中学生的视觉来谈对改革的体验和认识。关于教育的声音,我们希望从多个角度来表达。作者简介
孙一丹,于2010年出版《一丹卧底美国小学》。2014年至2017年就读于北大附中。内容提要
中国高中已经进入全新的新高考时代,新高考时代的高中,我们更关注,学生要经历些什么?是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综合素质评价?是新“3+3”模式的高考,是更重分量的高校自主招生? 这本《当霍格沃兹遇上中国高中》是北大附中毕业生,在经历北大附中这所“魔法学校”高中三年的亲身体会。 作者孙一丹为我们展示不同一般的高中生活:自己选课表,自己选导师,亲历学校五花八门改革,敢于尝试去改变学校的规则。 作者也用亲身经历回答:追求个性化发展和高考考出好成绩,这到底是不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选择题?目录
走进魔法学校 One 选择与责任 我不想去北大附中 被驳回中了解北大附中 选择一个新家 我的课程我做主 大家一起选会长 零分的铅笔试卷 座无虚席的图书馆 接受还是拒绝 努力,在哪里都是值得敬佩的 Two 愉快的玩耍 百团大战 四大赛事 和导师一起玩烘焙 短命的支教 沙盘中的个性 美味的课堂 空竹,不只是老人玩的 西班牙语课 Three 学习,不打折 英语跳级 玩转《史记》 难度系数:0.55 化学课上的PK 向着雾霾奔跑 误人大学生群的调研 编程是真爱啊! 学中玩,玩中学 一天也不能少 Four 神奇的北大附中 第一天,奔跑在北大附中 邮箱的108种用法 跪求意愿点 高中生也有导师 校服?No,no,no 不支持,不反对 成绩?可以商量 校会,是全校大型集会 知的作业 规矩是用来打破的 未来学校 Five 带我学习,带我飞 补裤子的学长学姐们 我身边的学姐 在游戏中了解北大附中 传承 Six 老师,可敬又可爱 终于见到铮哥 论新老师这种神奇的生物 老太太不好惹 和CQ一起漫游在数学的海洋 遭遇智神 有个性的老师 略论北大附中的辈分问题 来自名校的老师们 老师们的竞争也很激烈 教师迟到,我们怎么办 再见CQ Seven 亲历五花八门的改革 略论“荣誉” 人生不设限 有目标也要有梦想 在这里我学会了适应 优秀与卓越 2017,被放弃的一届 为什么北大附中不出状元了 改革急刹车 我们用脚投票 我们骂,因为我们在乎 Eight 高一高二杂记 我的朋友圈 教师节,回去看老师 文理,是否是一道分水岭 救命啊!水痘来了 什么是主流 论好队友的重要性 老北京雾霾,还是熟悉的味道 北大附中冒险记 玩转高考游戏 Nine 慌张地闯入高三 高三将至 高考 无路可退 最后的最后 分班,请认真 高三前,打点鸡血 外地大哥 Ten 高三,亦苦亦乐 我们的高三不讲课 课,可以不上;作业,也可以不写 上课用平板 外地大哥后续——也没那么厉害 运动可不能少 板报这种神奇的存在 高三,与老师共立硬币 文科生的生活情趣 三好生,好尴尬 春游 一群吃货的高三日常 晚自习的缺席 SHHH…苏洁来了 导师组 高考第一天,老师送行 略论自招的重要性 Eleven 后高考时代 用好每一秒、干翻斜对角 想出国永远都不晚 毕业,却不是终止 高三带你飞 我不后悔 闲言碎语 Twelve 随笔 别让梦想变成白日梦 内心与现实 机会主义与理想主义 《史记》与现世人生百态之君臣关系 我的父亲 选择 论英雄 学姐采访记录 个人感悟与总结 仪式是美好的,形式不是 论雾霾听课 朋友眼中的一丹 后记 追忆北大附中的日子精彩试读
百团大战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北大每年三角地边上的百团 大战,其实我们北大附中也有一个迷你版的百团大 战。规模虽然小了一些,但趣味却是丝毫不会减少 的。 每年九月的某个中午,一张张桌子在西楼前面 的小广场上支了起来。每张桌前都挂着一个社团的 海报,旁边或站着或坐着的是几位面上挂着“诱拐 ”的微笑,时刻准备将魔爪伸向过往学弟学妹们的 学长学姐。每个社团都在使出浑身解数以便拐带尽 可能多的学弟学妹们。国际象棋社的当街摆起了棋 局;咖啡厅的表演起了拉花;日本文化社的发起了 和果子。不过最具观赏价值的还要数cosplay社和街 舞社了。虽然九月的北京还略显炎热,但cosplay社 的众人还是不惧骄阳地穿上了厚厚的costume、带着 五颜六色的假毛,可以说是非常敬业,特别是有些 学长非常有牺牲精神地穿上了女装,引得大家频频 驻足。我们那年社团招新的时候,感觉他们还有几 分业余,但今年校友日回去看宣传的时候却发现 cosplay社比三年前似乎壮大了不少,水平也和专业 的别无二致,看来招新还是值得下功夫的。再说街 舞社,似乎找来了斜对角街舞社的外援,在西楼门 口的空地上搬来了音响,跳起了舞。领舞的小姐姐 跳得特别好、动作超级帅气,他们一开始跳附近的 人就都被吸引着围了过来。就连别的摊位的负责人 们都放弃了自己的摊位,前来围观,可见吸引力之 大。当然虽然舞蹈表演很是花哨,但实际上对于没 啥艺术天赋的大众来讲还是经济实用型的社团比较 受欢迎,所以像支教项目、模拟联合国之类的社团 几乎是不需要宣传就已经人满为患了。 在百团大战的热烈的气氛中,大家都会因为种 种原因被诱拐进许多社团,拿我自己来说,那一天 我加了五个社团,而且我应该并没有超过平均水平 。然而实际上当一开始加入那一瞬间的肾上腺素爆 发平息了以后,不少人会发现自己其实不想参加这 个社团的活动,到最后我一直还参加活动的社团大 概也就只有一个了。不过这也没什么不好的,多尝 试一点总还是有趣的。 四大赛事 在北大附中三年,如果没有参加过四大赛事, 那不得不说你的人生绝对是不完整的。毕竟,这项 横跨8个书院,纵贯四个学段的活动可几乎算得上是 大家除了上课以外最重要的活动。四大赛事包括篮 球赛、戏剧节、舞蹈节、足球赛,分别在第一到第 四学段举行,算是我们非常重要的课余活动。 看到这些项目,是不是觉得和一般中小学里小 打小闹的课余活动区别不大?那您可就是大错特错 了,我们,可是玩真的。我们的篮球赛、足球赛从 各个书院宣传标语、宣传视频到宣传海报开始可都 声势浩大,随后的开幕式+抽签仪式也是颇具规模 。再然后便是一轮一轮的比赛,每个中午一场,通 常也要打个一个多月,而每一场球赛都会有书院同 学呐喊助威,并在书院公众号上发布战绩。最后在 季后赛什么的都打完以后,会有一场全校规模的颁 奖典礼,典礼上依次念出每个书院男篮、女篮或者 男足、女足的排名,并为前三名颁发奖状、奖杯和 丰厚的奖金。 再说戏剧节、舞蹈节就更是十分“兴师动众” 了。每个书院都会有两名指导教师,一般来讲一名 来自戏剧学院、一名来自舞蹈学院,分别负责指导 学生完成戏剧节和舞蹈节的筹备。网红papi酱就曾 经是诚意书院戏剧节的书院指导教师,怎么样,很 厉害吧?虽说有指导教师,但是他们真的只是起引 导作用罢了,从主题的选定,剧本的撰写,舞步的 大概配置到排练时的导演任务都是由学生完成的, 所以在有趣好玩的同时,同学们也要花费较大的时 间和精力。比如说我自己参加过的戏剧节,在临近 表演的时候经常要排练到晚上9、10点,这还不算什 么,听说明德他们有一次排练到凌晨2、3点,校门 锁了,翻墙出去的,不过参演的同学们都没什么抱 怨,反而觉得十分有趣。 也正是在附中丰富的活动的熏陶之下,近年来 我们去中戏、上戏等的同学越来越多了,人数比清 华附中类的要多上几倍。不知道可不可以算得上是 一种成功。 P15-17卖贝商城 推荐:当霍格沃兹遇上中国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