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与贫儿(青少年读本,张友松先生未删节全译,详细注释,无障碍阅读)》-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马克·吐温送给女儿的温馨礼物,用心撰写关于梦想与勇气的经典之作

一个极富戏剧性的角色互换故事,一场人性善恶伪丑的较量。马克·吐温*满意的作品,带给无数人笑声与沉思,风行一个多世纪。

◎权威名家经典译本,无删减全译

张友松先生翻译了马克·吐温的众多小说,对马克·吐温的文风极为熟悉,还与人合译了《马克·吐温传奇》一书,是翻译马克·吐温作品的专业户,其翻译权威且能保留原有的幽默属性。

◎人生悦读经典,助力中小学生课外阅读

◎轻松愉快的悦读体验,才是养成阅读习惯的基石

   阅读从来都不是一件枯燥乏味、需要被逼迫的事情,培养阅读习惯就要挑选*好读*有趣的经典。此版本段落短小,大量注释,原汁原味的幽默读起来毫无障碍,从此让你爱上阅读。

◎大量注释,无障碍阅读,在欢乐中拓展知识

字词的理解*好结合语句来掌握,本版本加入大量注音、注释,如“敕(chì)令”“边厢”“戟(jǐ)”“洗马池”;一些人名也作了注释,如“本韦努托”“马利亚·抹大拉”等,轻松阅读间掌握大量字词知识点。

【内容简介】

王子与贫儿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描写了身份悬殊但长相相似的王子爱德华和贫儿汤姆,阴差阳错地互换了角色。起初他们只是好奇心驱使,互换了衣服,没想到命运从此改变。贫儿汤姆穿着王子的衣服在王宫里上了英国的新国王;而真正的王子爱德华却四处奔波流浪,受尽了贫穷和乞丐们的欺凌与嘲讽。

作者用极具讽刺意味的语言描写了他们互换身份后的生活,王子爱德华看到了子民真实的生存状况,贫儿汤姆在王宫里废除了残忍的酷刑。后来,在汤姆的的加冕仪式上,爱德华进入教堂证实了自己,汤姆也同意换回了身份。从此爱德华成为一名深明大义、爱民如子的好国王。

故事的想象极其丰富,语言幽默风趣,在带给读者快乐的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对纯洁、善良、美好事物的向往。

【目录】

一  王子和贫儿的诞生

二  汤姆的幼年时代

三  汤姆和王子的会见

四  王子开始遭难

五  汤姆了王子

六  汤姆习礼

七  汤姆的初次御餐

八  御玺的问题

九  河上的盛况

十  落难的王子

十一 市会厅的盛会

十二 王子和他的救星

十三 王子失踪

十四 老王驾崩——新王万岁

十五 汤姆了国王

十六 御餐

十七 疯子一世

十八 王子与游民一同流浪

十九 王子在农民家里

二十  王子与隐士

二十一 亨顿救驾

二十二 诡计下的牺牲者

二十三 王子了囚犯

二十四 脱逃

二十五 亨顿第

二十六 被否认了

二十七 在狱中

二十八 牺牲

二十九 到伦敦去

三十  汤姆的进步

三十一 新王出巡受贺

三十二 加冕大典

三十三 爱德华了国王

尾声  赏罚分明

译后记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

马克•吐温(Mark Twain ,1835—1910),美国小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1835年11月30日出生于密苏里州弗罗里达,年幼丧父,因贫困不得不弃学外出谋生,先后过印刷所学徒、报童、排字工人、水手、轮船驾驶员和报馆记者等,四处奔波经历丰富。1865年,他以“马克吐温”这个笔名,发表了成名作《加利维拉县声名狼藉的跳蛙》。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有长篇小说《王子与贫儿》《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及中短篇小说《百万英镑》《竞选州长》《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等。他是美国文学史上个用纯粹的美国口语进行写作的作家,开创了一代文风,被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小说家福克纳称为“美国文学之父”,又被诗人托马斯·艾略特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译者介绍】

张友松,翻译家。曾任上海北新书局编辑。创办春潮书局,任经理兼编辑。建国后,任《中国建设》编辑。张友松先生翻译了了马克·吐温的众多小说,对马克·吐温的文风极为熟悉,还与人合译了《马克·吐温传奇》一书,受到海内外读者热烈欢迎。除此之外,他的主要译作还有《金银岛》《茵湖梦》等。

【媒体评论】

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了。

                                  ——中国文学家、思想家  鲁迅

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美国作家、教育家  海伦·凯勒

马克·吐温是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美国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威廉·福克纳

新课改后的高考注重回归语文之本,强调“读书”和“生活”,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体会语文的本真滋味,懂得学习语文的本质其实就是阅读、思考和表达。

——全国中学语文优秀教师、四川省教学名师导师、广汉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王小槐

【精彩书摘】

 三 汤姆和王子的会见

  汤姆饿着肚子起来,又饿着肚子出去游荡,可是他心里还是忙着回想头天晚上他做的梦里那些迷迷糊糊的辉煌景象。他在城里到处游荡,简直不大注意到自己在往哪儿走,也没有发觉身边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人家拼命挤他,还有些人骂他,可是这一切对这个沉思的孩子都完全不起作用。

  后来他走到了邓普尔门,这是他由家里往这个方向走得远的一次。他站住想了一会儿,然后又沉入他的幻想中,随即就再往前走,出了伦敦的城墙。河滨马路时已经不是一条乡间的大路了,说它是一条街道,可是这种说法是很牵强的。

  因为它虽然有一边排列着大致紧密相连的一排房屋,另一边却只有几所分散的大房子,这些大房子都是时富有的贵族之家的大厦,前面都有宽大而美丽的庭园一直伸展到河边——这些庭园中现在都密密地盖满了占地若干英亩的、威严的砖石建筑物了。

  汤姆随即就发现了翠林庄。早年的一位死了亲人的国王在那儿建筑了一座美丽的十字碑,他在十字碑前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又顺着一条幽静的、可爱的路闲荡过去,经过红衣大主教的庄严大厦,朝着一座更雄伟、更堂皇的建筑——威斯敏斯特宫——走过去。

  汤姆瞪着眼睛望着那老大的一堆建筑物,望着那伸出很远的边厢[1],那威严的棱堡和角楼,那巨大的石造大门,上面有金漆的门栅,门前排列着许多庄严的、庞大的花岗石狮子,还有其他一些英国皇家的标志和表征,他简直看得满心欢喜,非常惊奇。难道他心中的愿望终于可以满足了吗?!这儿可的确是一座国王的宫殿呀。假如老天爷愿意开恩的话,他现在岂不是有希望见到一个王子——一个有血有肉的王子吗?

  那金漆大门两边都站着一个活的人像,那就是说,两个站得笔挺的、威严的、一动也不动的士兵,从头顶到脚跟穿着全副闪亮的钢盔甲。有许多乡下人和城里来的人,为了表示尊敬,站在一段距离之外,大家等待着机会,希望偶然有王族出现的时候能够饱一饱眼福。豪华的马车里坐着豪华的人物,外面还有豪华的仆从,一辆辆地从另外几座雄伟的大门里驶进驶出,穿过了王邸的围墙。

  可怜的小汤姆穿着他那身破烂衣服走过去,他心头剧跳,希望高涨。他畏怯而迟缓地走过那两个卫兵的时候,忽然从那金漆栅门里一眼瞟见里面有一个出色的人物,这使他几乎欢喜得大声喊叫起来。门内有一个漂亮的男孩子,他因为常在露天地方游戏和运动,皮肤晒得又红又黑;他穿的衣服全是漂亮的绸缎,满身宝石闪着光彩;他腰上带着一把剑和一把匕首,都镶着宝石;脚上穿着雅致的红后跟短筒靴;头上戴着一顶华丽的深红色帽子,帽子上的一颗大宝石系着几根往下垂的羽毛。有几个打扮得很讲究的男人在他近旁站着——不消说,那都是他的仆人。啊!他准是个王子——准是个王子,活生生的王子,真正的王子——毫无疑问,那贫儿心中所祈求的事情终于如愿以偿了。

汤姆兴奋得呼吸都加快和短促起来,他的眼睛也因为惊奇和高兴而睁得很大了。他心里立刻就忘记了一切事情,完全让一个愿望占据了:那就是走近王子身边,把他仔细盯住,好好地瞧一瞧。他对自己的举动还在不知不觉的时候,就把脸贴近那栅门了。那两个兵士之中马上就有一个很粗暴地揪着他,一把推开,推得他像个陀螺似的滚出老远,滚到张着嘴看热闹的一群乡下人和伦敦的闲人中去了。那个士兵说:

“规矩点儿吧,你这小叫花子!”

  那一群人都嘲笑起来,还哈哈大笑。可是那年轻的王子飞跑到大门那儿,满脸涨得通红,眼睛里闪着愤怒的光。他大声喝道:

  “你怎么胆敢这样虐待一个可怜的孩子!你怎么胆敢这样虐待我父王微的老百姓!快打开大门,让他进来!”

  这下子那一群反复无常的闲人就连忙摘下帽子来,那真是叫你看了好笑。你只消听见他们大声欢呼“太子万岁”,也会觉得怪有趣的。

  那两个兵士举起戟[2]来敬礼,随即打开大门,并且在那“穷人国的王子”穿着那身随风飘动的破烂衣裳走进来和那富甲天下的王子握手的时候,他们又敬了一次礼。

爱德华• 都铎说:

“你好像是疲倦了,肚子也饿了吧,你受了委屈哩。跟我来吧。”

[1] 边厢,正屋旁边的侧屋。

[2] 戟(jǐ),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卖贝商城 推荐:《王子与贫儿(青少年读本,张友松先生未删节全译,详细注释,无障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