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秋(青少年版)》-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是久经时间考验,影响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传世之作!是培养正向人格、学会“做人”的读本!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说,久经时间考验,对于青少年人格的培养、精神境界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重大的作用!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汤一介说: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要讲道德、学问,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话,学会“做人”。
内容简介
《中华人文精神读本:秋(青少年版)》精心挑选数千年来对中国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在今天仍然在被人们所关心的36个主题,并从中国重要的文化典籍中挑选朗朗上口,思想性和文学性很强的内容呈现给读者。丛书不仅仅是对古代文言进行注释和文意解说,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每个阅读单元还提供了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并引申出对今天人们行为的有指导性的启示。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要讲道德、学问,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人9文精神,一句话,学会“做人”。
精彩书评
人文精神,它有四个侧面要同时顾及:一个是自我问题,一个是群体问题,一个是自然问题,还有一个是天道问题。
——杜维明《美国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哈佛燕京学社社长)
我们这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到底是什么?孔子讲:“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要讲道德、学问,使自己的行为符合道义,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人文精神,一句话,学会“做人”。
——汤一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弘扬传统文化应当落实到提高人的素质上,让传统文化的营养像春雨一样沁入人的心田。
——袁行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学研究》主编)
中国的振兴,正在国内外造成强烈的震撼。身历祖国由积弱转趋盛强的中国人,不会忘记反躬省察自己的文化传统,希望以其精华贡献于世界。
——叶圣陶(中国著名教育家)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大学》
目录
第一单元 民惟邦本人民是国家的根基
休养生息
1.民惟邦本
晏子为民造福
2.民贵君轻
刘备以民为贵
3.载舟覆舟
民心不可违
4.富之教之
富民兴邦,文教兴国
5.以人为本
文景之治
6.与民休息
唐太宗减轻百姓负担
第二单元 无信不立诚信是社会生活的普适法则
古人的盟誓
1.诚信为本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2.言而有信
晋文公谨守诺言
3.言信行果
梁颢说话算数
4.无信生患
季布一诺千金
5.不轻许诺
宋濂守信成大器
6.曾子无戏言
商鞅移木立信
第三单元 和而不同人类需要和谐与宽容
盛唐气象
1.德莫大于和
文化使者文成公主
2.亲仁善邻
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3.千人同心
众志成城
4.有容乃大
子产不毁乡校
5.万物并育
百家争鸣
6.和实生物
和而不同
第四单元 明礼尚礼 礼仪之邦的社会理想
中国为什么称为“礼仪之邦”
1.人禽之辨
晏子重礼
2.道德仁义,非礼不成
叔孙通制礼
3.礼义之始
孔子守礼
4.立爱立敬
黄香温席
5.冠礼祝辞
赢政加冠
6.用餐礼仪
文雅进餐
第五单元 古代的巡视与监察
1.“不贪”为宝
子罕拒贪
2.暮夜却金
“四知太守”杨震
3.敢饮“贪泉”
贪泉与廉泉
4.物来不易
“一品宰相”曾国藩
5.训俭示康
一双象牙筷与一个王朝
6.俭昌奢败
成由勤俭败由奢
第六单元 为什么要过节
1.千门万户换桃符——元旦
辞旧迎新的春节
2.火树银花不禁夜——元宵节
憧憬光明的元宵节
3.梨花风起去游春——清明节
饮水思源的清明
4.彩索缠筒吊汨罗——端午节
端午思屈原,重温爱民情
5.明镜满月思团圆——中秋节
希冀圆满丰收的中秋
6.饮菊登高佩茱萸——重阳节
企求健康长寿的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