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策略研究》(编者:张涛//张基林//陈斌|责编:武雯雯)-图书推荐
内容提要
“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是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提升师范生中学生物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策略研究》是作者在重庆师范大学该门课程的长期教学实践基础上编著的。《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策略研究》共七章,**章主要介绍现代生物教学论;第二章主要介绍生物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第三章主要介绍教育测量与评价;第四章主要介绍生物高考改革与应对策略;第五章主要介绍生物高考大纲(课标)解读与生物命题实践;第六章主要介绍高中生物试题解题策略研究;第七章主要介绍生物命题与解题教学案例探究。
目录
目录绪论 《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策略研究》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1一、文献阅读,拓宽视野 2二、体验学习,积累感悟 2三、调查研究,把握现况 3四、行动研究,改进实践 3五、反思学习,提升认识 4**章 现代生物教学论 5**节 现代生物教学论概述 5一、“发现学习理论” 5二、“掌握学习理论” 8三、现代教学论导向下的学科课堂文化建设 12第二节 现代教学论导向下的优质课堂 13一、优质课堂的背景 13二、优质课堂的理念 14三、优质课堂的教学模式 14四、优质课堂的教师素质 14五、优质课堂的时间安排 15六、优质课堂的总体构架 15七、优质课堂模式流程 16八、优质课堂的特征 21第三节 现代教学论导向下的生物学知识复习 24一、复习的作用 25二、复习的类型和方法 26三、生物复习课 31四、高中生物学困点的研究设计 35第二章 生物学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41**节 生物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 41一、观察能力的培养 42二、实验能力的培养 45三、思维能力的培养 45四、自学能力的培养 47第二节 生物学教学与非智力因素 48一、在生物学教学中激励学生的情感与动机因素 49二、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与意志力 51三、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52第三章 教育测量与评价 53**节 现代教育测评理论 54一、教育测量概述 54二、教育测评方式 56三、生物学教学评价概述 62第二节 教师自编教学成就测试题 66一、测验编制计划的制定 66二、编拟测验试题 70三、试题与测验的审查 73四、试题与测验的分析 75五、试卷的编辑 75六、生物命题的案例 77第三节 阅卷和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 84一、试卷的评阅 84二、评价考试质量的指标 86三、学习成绩的评价和分析 93四、试题分析 96五、试卷分析 99第四节 生物实作评价 103一、实作评价的类型 104二、实作评价的实施步骤 106三、实作评价的方法 108第四章 生物高考改革与应对策略 114**节 全国卷高考生物试题特点与应对策略 114一、加强顶层设计,科学构建高考评价体系 114二、注重协同推进,逐渐完善改革支撑体系 116三、应对策略——以考纲为准绳,以学情为依据,以教材为依托 117第二节 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重庆市高考改革方案 122一、提高站位,认清改革形势背景 122二、聚焦关键,把握改革目标任务 124三、精心组织,确保改革平稳落地 129第三节 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与应对策略 132一、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背景 132二、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说明 134三、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137第五章 生物高考大纲解读与生物命题实践 143**节 生物高考大纲解读 143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43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144三、生物知识内容表 144第二节 中学生物学考试命题与组卷实践 162一、命题前的基本要求 162二、试卷的设计 164三、命制试题(包括原创和选改) 167四、科学组卷 175五、试题、试卷打磨 176第三节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试题命制案例及分析 184一、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184二、学业质量标准 185三、学科核心素养进阶水平 187四、考查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试题命制案例及分析 189第六章 高中生物试题解题策略研究 262**节 高中生物选择题解题技巧 262一、生物选择题解题方法 262二、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271三、以科学史为背景命题的选择题的解题策略 273第二节 高中生物简答题解题技巧 274一、突出能力与核心素养的简答题的解题策略 274二、信息给予型试题的特点及解题模板 276三、以坐标曲线为背景的简答题的解题策略 278四、非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280第三节 高考实验题答题模板案例研究 281一、明确实验目的类试题 281二、理解实验原理类试题 284三、设计实验方案——遗传类试题 287四、设计实验方案——生理类试题 290五、评价实验方案类试题 294六、完善实验步骤类试题 298七、预测实验结果——验证类试题 301八、预测实验结果——探究类试题 305九、分析实验结果——解读现象类试题 309十、分析实验结果——解读表格类试题 312十一、分析实验结果——解读图示类试题 315十二、分析实验结果——解读曲线类试题 318第七章 生物命题与解题教学案例探究 322**节 教学案例概述 322一、教学案例的特征 322二、教学案例素材 322三、教学案例写作 323四、教学案例理论学习 324五、教学案例总结经验 324六、教学案例交流研讨 325七、教学案例研究成果 325八、教学案例的意义 325第二节 分离定律的解题方法案例 327一、课标考纲解读,策略方法** 327二、分离定律的常规解题方法 328三、关键能力强化,解题技巧升华 342第三节 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方法案例 345一、课标考纲解读,策略方法** 345二、用分解组合法(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解自由组合定律试题 347三、用十字交叉相乘法解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病试题 353四、用配子拆分法解自由组合定律测交类试题 354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中出现异常分离比(9:3:3:1的偏离)的分析方法 355六、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情况 361七、关键能力强化,解题技巧升华 366第四节 伴性遗传的常规解题方法案例 375一、课标考纲解读,策略方法** 375二、半性遗传系谱图的解题规律 377三、判断基因所在位置的实验设计 381四、关键能力强化,解题技巧升华 384后记 399主要参考文献 400
精彩试读
绪论 《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策略研究》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方法 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师范大学时指出:“一个人遇到好的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教师,不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任务。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首先找准师范生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深化师范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大对在校师范生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在校师范生培养培训的质量。” 近年来,为了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大了教师教育改革力度,陆续**了《***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将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和深化教师教育改革提到了**高度。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当前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使命和战略目标。为了全面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需要在教师教育理念、制度、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各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其中,教师教育的教材体系建设,是教师教育改革创新的核心枢纽,是培养“四有”教师的主要抓手,需要优先关注和深入研讨。 师范教育阶段开设《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策略研究》课程是师范教育领域的重要学科课程之一,其精要是展示生物学教育的基本内容,反映生物科学教育的本质。它既要让师范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师范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策略研究》课程期待师范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和发现规律等过程中获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本课程是每个师范生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师范生素养的基本组成。师范教育阶段《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策略研究》课程是以提高师范生生物学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学科课程,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 《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策略研究》属于课程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既要注意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又要积极参与生物命题与解题的实践活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文献阅读、体验感悟、合作研究、调查研究、反思提升得以加深认识、深化理解。 一、文献阅读,拓宽视野 昨天的终点,**的起点。教师这个职业是在高平台上求发展,需要*多的胆识与才气。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板块: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教师原有的专业知识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新。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自己的“教育问题”和“教学困惑”寻找自我**的方法,需要一面镜子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面“明镜”就是书籍。读书是一个知识人做学问的基本功,是一个文化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读哲学书可培养人的大气,读专业书可培养人的才气,读休闲书可培养人的灵气。读书能使人通晓古今,高瞻远瞩;读书能使人洞明世事,虚怀若谷;读书能使人穿越时空,聆听历史的回音,对话伟人的思想;读书能传承人类文明,唤醒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彰显人格魅力,从而开创新的世界。 所以,文献阅读是教师这一职业内在的要求,阅读的范围和程度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劣。文献阅读是教师课程视野拓展和课程开发实践活动的原动力。文献阅读要“精”,也需要“杂”。在《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策略研究》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需要阅读命题与解题的论文和著作,深入理解涉及本课程开发的目标设计、内容选择、课程组织、评价与领导理论知识,把握命题与解题的脉络、实质与价值。必要时,还可以对命题与解题相关文献的具体内容进行整理,通过对某一研究专题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主要观点、存在问题以及发展策略等的归纳分析,整体把握该研究领域的全貌。另一方面需要跳出命题与解题的框架,广泛学习与命题解题相关的文献,尽可能拓宽视野,成为命题解题的“源头活水”。 二、体验学习,积累感悟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积极参加命题解题实践活动。一方面,要善于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命题解题案例,解答命题解题实践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要立足中学实践现场,开展课堂观摩等活动,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揭示命题解题中的问题,并为命题解题的有效推进提出建议。例如,以实践者的姿态进入命题解题课堂,与相关师生互动发现学生成长的需求,参与教师群体审议,共同确定命题解题目标,选择命题解题内容,真实地感受命题解题过程,丰富自己对命题解题过程的感悟。在体验过程中,也要学会“听”“评”。要善于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倾听命题者解题者的声音,还要注意家长、社会人士、研究机构或高校专家的声音,善于从这些声音中发现有利于深化命题解题课程开发认识的养料。在参与命题解题研讨与交流活动时,也要学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学会“评”,把自己的看法融入评论的“大潮”中,让他评的声音来检测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体验学习,积累感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理论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思考别出心裁的研究侧重点,挖掘新颖独特的切入角度,设计独树一帜的教学思路,塑造特色鲜明的授课风格,展现别具一格的学术品位,形成与众不同的教育艺术,从而教出特色,教出文化,教出内涵。 三、调查研究,把握现况 教育是“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的工作,这就要求教育者重视调查研究、把握现状。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的调查研究法是指在命题解题的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方式,搜集命题解题的资料,从而对命题解题现状做出客观描述和科学阐释,并提出具体建议的一套方法。在命题解题研究中采用以下几种方法:①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日常命题解题现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通过观察法,可以看到命题解题中直接而即时的事件,能查看事件发生时的情境,对人际行为与动机具有深刻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命题解题的本质和规律。②访谈法。是以交谈的形式,根据被访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的有目的的研究性活动。访谈法目的清楚,有针对性,能呼应研究主题,可以获得有深度的解释,对深度把握命题解题的目的、内容、方法、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等有重要作用,因而是命题解题研究的重要方法。③问卷调查法。因其快速、高效、客观、调查面广等特有优势,在**外的科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是命题解题研究中资料收集的重要手段。通过问卷调查,可以针对命题解题较大范围的研究对象,得到有一定推广意义的普遍性结果,因而在命题解题现状及问题研究中占据独特的优势。在命题解题研究中同时使用观察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可以相互验证,以准确把握现状及问题,为提出命题解题方法改进提供*为可靠的依据。 四、行动研究,改进实践 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的信心是否越来越足,这一切应当被老师所关注。当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时,老师应当好好反省:是自己的教学内容不够吸引人,自己的教学技法不够启发人,自己的教学态度不能感染人,还是自己的人格魅力不够影响人?这就要求教育者对教育行动进行研究,改进教育实践。 中学生物命题解题本身就是课程行动研究。课程行动研究是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研究者、一线教师与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学者密切合作,以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或者独立研究的方式,将研究成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课程与教学实践中去的一种研究方法。命题解题应从课程问题(课程教学不适合学生学习)入手,通过合作寻找解决课程问题的方法,再经实践改进、解决问题,实现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很多学科的命题解题就是在行动研究浪潮中发展起来的。参与行动研究,解决课程问题是本课程学习比较理想的综合性学习方式,文献阅读、体验学习、反思学习往往伴随着行动研究的全过程。具体而言,学习者可以参与专家领衔的课程行动研究课题,由专家领衔,以课题为纽带,与教师合作开展研究;也可以参与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为研究基地、由专家提供专业支持的课程行动研究;还可以由学习者自身主动发起,与教师合作展开课程行动研究。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学习,学习者在行动研究合作群体中都要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实现多向信息交流,在合作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学习和研究的快乐。 五、反思学习,提升认识 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过程也是不断反思的过程。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说明教师的学习离不开反思。叶澜教授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尤其重视反思。反思可以分为回顾反思、观察反思和对话反思三种,从内容上讲反思又可以分为效果反思、改进反思和探究性反思。效果反思主要反思命题与解题哪些方面达到预期效果,哪些方面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有没有引出新问题,如果有,是什么,为什么产生这些问题;反思行动对策有没有形成对这些问题的新看法;有没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命题解题方法的改进反思是在考察整个研究过程后对遗留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效果反思基础上下一步将采取什么行动,这些行动将在哪些方面改善现状。将研究反思得到的启示、体会、对策转化成为后续研究与实践的具体措施。在效果反思和改进反思的基础上,可以展开命题解题探究性反思,即系统回味命题解题研究的全过程,探讨“所做的实践”对“问题的解决”有哪些“作用和意义,体现了哪些“道理”及其“对命题解题的价值”等。坚持反思,可以提升体验学习、行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大大提高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效能。 总之,中学生物命题与解题的方法、步骤、要领应该在学习中积淀,在实践中沉淀,在带教中提升。 **章 现代生物教学论 **节 现代生物教学论概述 当今,世界正处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人类知识信息“新陈代谢”周期加快,生产领域内劳动的复杂程度提高,脑力劳动的比重不断增长,越来越要求学校教育培养数量众多的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开拓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而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各国先后兴起了教学论研究和教学改革热潮,呈现出学派林立、百家争议的局面,其中已初步形成影响较大的理论体系是美国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发现学习”理论;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西德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美国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苏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优化理论”等。我们应积极地了解和研究当前世界教学论理论,做到有所借鉴、博采众长、洋为中用,努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学理论体系。本节重点介绍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一、“发现学习理论” “发现学习理论”的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是以培养探究性思维能力为目标,以基本教材为内容,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来进行的学习。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像科学家发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的起因和内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概念,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一)“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 “发现学习”的基本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 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 “发现学习”始于感性的具体事实的观察,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发条”,“发现学习”难以顺利展开。这就要求教师尽量在带有诱导性的情境中提出具体事实。学生在观察具体事实时,开始只能认识事